北小九

北小九

幸运的傻瓜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年后计划写10篇左右的行业分析的文章,目前有思路的是啤酒行业,玻纤行业,瑞典银行业,香港银行业,中国银行业,某些精细化工行业,再就是想拓展下能力圈,研究下能源行业,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公众号—北小九,以后雪球会作为读书笔记的一个平台进行学习交流。

讨论

回复@知易行难2017: 哈哈哈,非常典型的例子//@知易行难2017:回复@北小九:这个我知道,阿胶[狗头]

讨论

上学的时候就一直追《歌手》,新一期出来,感觉准备得太仓促了,歌手实力断层太大了,用A 股的话说,叫强者恒强。

讨论

一个不断涨价的产品一旦开始降价,渠道的反噬是巨大的,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是种利好。

讨论

回复@Q雪球用户9527: M1 这个指标还是相对靠谱些的,牛市很多时候就是资金市//@Q雪球用户9527:回复@北小九:M1跟整个社会利润增速有关,跟股价是间接关系,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了,资产结构,利润,心理预期等,像14年利润倒退,M1这么低,放开影子银行信贷造了一波水牛。理论上讲,只要他有方法把货...

讨论

十几年前,招商证券的罗毅发表过非常有名的一篇报告—M1定买卖

讨论

如果一个的老板被冠以“神秘”这样的称呼,一定要小心,如果早年的履历查不到,怎么发家的也不知道,很可能就是胡雪岩式的商人,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讨论

回复@jiancai: 感谢这么鞭辟入里的剖析,港商非常讲究货如轮转,97金融危机的时候,纷纷抛售物业,号称“物业倾销”,本质上还是看谁的资产最硬,最吸引人。//@jiancai:回复@jiancai:我顺着说两句对香港开发商的看法,在宏观变化大的情况下,商住一体化抗风险能力是更强的,虽然新鸿基和嘉里这种,...

讨论

银行业竞争到最后比的还是客户基础,招行目前很难,负债端的成本优势正在迅速消失,所以现在病急乱投医,但因此欺骗和伤害客户真的是不被原谅的。

讨论

20多年前,王璟说茅台是奢侈品,这功力真的太深厚了。疫情期间增长不同步是因为茅台做了“盈余管理”,这也是茅台的惯例,LV一季度亚洲下滑,主要原因是汇率,都去日本扫货了,我们的“奢侈品热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消退。

讨论

LV的盈利能力,比茅台差远了

讨论

美国REITs要求把90%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股息分配掉,以取得免税资格,西蒙地产的股利支付率超过100%,这是因为商业地产的分红是根据FFO来的,每股FFO远超每股净利润,期间的差异基本都是折旧的因素。但看新鸿基地产,二者差距是不大的,我估计主要是折旧年限的区别,西蒙地产规定自持物业的年限是10...

讨论

说实话容易让人骂,像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还是有第三方的独立意识的,国内这些事务所真的不行。你给我一份年报,四大审的,我会放心很多。比如工农中建这类的央企,基本都是聘四大给审计,放在国际上别人是认的,每年审计费就几个亿,其实审计行业头部效应也很强,很多国内事务所审个上市...

讨论

2001年在法律上允许发行reits是个关键转折点:
三井不动产毛利润率从2001年至今均保持在20%以上,并由2001年的20.3%提升至2019年的23.5%,净利润率则由2001年的2.2%上升到2019年的9.2%

讨论

新鸿基在1970s认识到单纯靠高周转的住宅开发不长久,反倒是自己开发的豪宅,卖得越慢的那些边际利润越高,因此开始持有物业,用了20年的时间完成了“租售并举”,以售养租,核心地段的购物中心成了家族传承的“非卖品”。三井不动产也用了接近20年的时间完成转型,地产泡沫的破灭,开发销售业务也...

讨论

回复@曹文景: 方丈的意思是马云和蔡崇信的反思都是错的,就应该以店铺为中心,继续收租。方丈觉得芒格不懂零售,costo 是乱投出来的,投资阿里巴巴没挣到钱也是证明。//@曹文景: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那请问亚马逊、ebay分别是啥?

讨论

有没有乔布斯所有采访和演讲的视频汇总,看过很多,但是老是害怕没看全,落下好东西

讨论

日本J-REIT股息率约 4%-5%,再加上资产增值部分,年均回报率在 6.5%,但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光股息率就超过了8%

讨论

回复@寻找克里斯: 历史时期不一样,当时欧洲奢侈品出海的过程中,基本就是找当地的百货商店合作,让他们铺货,不掌控终端销售,所以价格上更亲民。现在是全链条掌控。日本在地产泡沫破裂后的一段时间里,在世界奢侈品销售的比重从接近30%,降到不到10%,中国从2000年的不到1%增长到现在的30%以上//...

讨论

或许10年后再看,会发现历史有些时候会惊人地相似:
“1985年,全世界55%的奢侈品都卖给了日本人。巅峰时期,日本人均持有14个LV包,92%的女性都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LV。直到“就业冰河期”汹涌而至,半数日本年轻人毕业即失业,在被迫打零工、收入骤降里信心碎了一地。LV和Gucci不再是橱窗里的...

讨论

这个角度很有意思,监管者是二流人才,高薪吸引的市场参与者是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