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五次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26喜欢:10
除了公司管理层情绪方面,我谈点这次业绩发布会内容方面的体会:
第一,“融资模式”未来转变了。
从过去的“总对总”到未来的“项目对项目”。
这一块需要大家好好体会、认真理解。
第二,未来缩减债务规模1000亿元。
这个基本上已经把未来的经营方式讲的很清楚了。
第三,现金流量表方面。
经营性现金流科目反映的截至去年年末叠加销售下滑的交付高峰情况依然在持续。经营性行现金流入降了,但支出降不下来。
说白了就是:房开方面收支状况还是崩的比较紧的。
一季度和半年报经营性现金支出这一块还需要继续观察。
第四,经营性资产EBITDA对当前状态下利息尚不能完全覆盖。
至少在我看来,管理层是比较坦诚的,该说的都说了。理解到什么程度看个人。
郁亮最后说到“万科绝不躺平”。
就凭这句话——只要做到,我依然认为万科是值得尊敬的。
$万科A(SZ000002)$$万科企业(02202)$

热门回复

我的一点点想法,你看看。。。
第一‘总对总’变为“项目对项目”
说明企业的资金超募能力被取消了,甚至需要开始归还以前超募的贷款。至于好与坏,我觉得一半一半吧,好的一方面是超募可以放大正确的决策也会放大错误的决策。现在就是在为2021年错误的决策买单。没了超募能力,以后就老老实实营业企业,做个小而美吧。至于坏的一方面:资金的流动速度慢了,国家也不信任你的自觉性了,资金控制在监管账户“帮着保教楼”。所以物业贷根本不是带来了新的贷款,只是信用贷转换成了抵押贷款。贷款的质量其实劣化了。
第四,经营性资产EBITDA对当前状态下利息尚不能完全覆盖。
信用贷款转换为项目贷或抵押贷过程中还涉及一个问题,新的超募贷款被项目制限制住了。那么现有的贷款额度能不能稳住,结果是不能稳住。因为贷款经营性资产EBITDA2023年只有111亿,对应的贷款额度最大也只有20倍大约是2000亿。而现在的有息负债是3200亿。那么这中间的大约1000多亿贷款实际上是稳不住的,是不得不降下去的有息负债。这也就是为啥有第二条:未来缩减债务规模1000亿元。正好这两年也是信用债券的归还高峰,现在信用债的总欠款额度大概在900亿。很多时候,你想不想其实一点都不重要,现实会逼着你这么干。
第三条,现金流量表方面。
因为要降负债,现金流量表稳定住是前提。2023年底应付比2022年底少700亿左右。如果今年销售额的减少能控制在700亿以内(全年3000亿,对应今年余下每个月260亿月销),那么今年不拿地了,能还掉500亿有息负债,卖资产回款的300亿可以保证在手现金不再下降,控制在1000亿。
表面上看,这么干两年也就把降负债的活干完了,但是以后的发展也基本上没了。因为手上的房开基本上没有啥好货在手上了,以后怎么办??完全变成香港类的公司?现有的经营性业务其实支持不住估值的。
如果今年余下的每个月的月销能做到接近300亿,那,还有希望,每年再拿500亿的好地,至少能保证每年2000亿的房开销售额,接近100亿的归母利润,再叠加50多亿的经营性归母利润。以后还是有发展的机会的。至少不至于僵化。

总对总取消,是本次债务危机最主要的引爆点。

基本面越来越差,公司越来越难,不过万科企业就500多亿市值,只要不破产,万科大概率不会破产,这个时候持有也问题不大的

值得尊敬不一定值得投资

不说还可能做到,说了基本就做不到了。

这些参数里,每一个和预期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不确定性真的太大了。往坏里想和打算,是没有错的。

去年说到今年下半年交付高峰过后,开支会变少,在今年销售继续下降、融资受阻的情况下,不知道现金流该善的时间会不会退迟,接下来对销售,现金流变动的观察就很重要了。

我觉得你理解的挺好的,只是“中性”中依然有些“偏乐观”。
如果按照我的理解来看这几个问题的话,必然会带来比较悲观的解释。这对于依然持有$万科A(SZ000002)$ 的朋友来说会感到不适。
另外,$万科企业(02202)$ 也是我曾经持有的股票。我不想给人留下个“刚清仓就开始踩”的印象。
我就讲一个问题吧:
贷款模式转为项目贷之后,贷款资金会转入特定的监管帐户,且根据项目进度提款。这跟之前的一次性提全款产生本质区别。
未来销售端如果持续疲软且得不到改善,那必然影响现金回流。企业收入无法覆盖利息,那么融资端的负反馈就会体现出来。

有没有预估一下五年后万科的经营利润能有多少?

总对总早就取消了,项目融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