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4喜欢:2

$比亚迪(SZ002594)$ $理想汽车(LI)$ $蔚来(NIO)$ 央媒“经济日报”批评(实不应该,你如何判定先进或落后,市场说了算)理想汽车没有技术积累,采用“落后的”增程技术走捷径才赚的钱;赞扬蔚来汽车,尽管目前严重亏损,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而这些投入换来的是全栈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自研芯片等行业领先技术成果和超过8500件全球专利,代表“新质生产力”。

汽车是一个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长周期行业,其竞争高度依赖技术创新和规模优势。车企前期必须投入巨资研发和建设工厂,好不容易把车造出来了,还要通过各种测试验证,经受市场上消费者和各种场景的考验,可谓“烧钱又耗时”。在产销量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前,往往还要经历长时间的亏损煎熬。成功的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跨越投入期与变现期的拐点,方能尽快盈利。即使发展到新能源时代,依然难跳出“规模化鸿沟”。

业界常常借用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里的类比来表述技术驱动造车所产生的规模效应:这就像一个油罐,随着油罐增大,表面需要的钢铁以平方速度增加,而油罐的容量就会以立方的速率增加。这里的钢铁,就是“投入”;而“油罐的容量”就是“产出”及“利润”。也就是说,产品的销量增长越快,平摊的成本就会越低,规模效应就越大。无论是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还是传统汽车企业加速转型,都不能违背汽车产业这个内在发展规律。

有人提出,理想不就盈利了吗?不可否认,经过近9年打拼,理想终于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问题是,这并不等于所有造车新势力都能在同样时间盈利。因为车企盈利能力不仅与产品定位相关,还受技术路线与市场竞争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与纯电技术路线相比,理想选择的增程式技术路线无疑是“落后的”。然而,正是这种“落后的”技术路线,为其降低了造车门槛,也缩短了盈利周期。反观坚持纯电技术路线的特斯拉,历经18年折腾,中间数次差点破产,2020年才开始盈利。而苹果公司由于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无人驾驶汽车之路,历经10年探索,在烧掉数十亿美元后,最近不得不放弃造车。因此,不能简单地因为某企业盈利,就认为其有未来;某企业还在亏损,就断定其没有未来。

衡量一个企业有没有未来,不仅要看赚了或者亏了多少钱,更要看其是否能够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透过财报不难发现,2023年蔚来研发支出134.3亿元,已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而这些投入换来的是全栈自研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自研芯片等行业领先技术成果和超过8500件全球专利。这,岂不就是我们奋力追求和加快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精彩讨论

老怪兽03-16 16:27

盈利就是香。从这个角度,理想就是比蔚来强。至于技术研发,点错科技树的话,研发投入的多少都没用啊。

全部讨论

03-16 16:27

盈利就是香。从这个角度,理想就是比蔚来强。至于技术研发,点错科技树的话,研发投入的多少都没用啊。

03-16 21:38

理想这种短视的车企迟早玩完

03-16 15:48

劣币驱逐良币也是经常会发生的

03-16 16:53

理想的成功可能是自个干了一半的事,别的事交给了合作伙伴,而蔚来是想都自个干,可一旦选择方向错误就万劫不复了啊啊啊……

03-16 21:21

$理想汽车(LI)$
说的没错,本身来说就是先赚还是后赚的问题,就和人一样,有些人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赚钱了,有些人要读到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比别人初中晚十年才踏上社会工作,那你能说读博士的就不如初中毕业将来赚钱多?
所以我坚信$蔚来(NIO)$ 这样目前还在积累的企业,至少还是有很大前途的。
$特斯拉(TSLA)$ 在2019年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依然看好燃油车,但是他坚持走电动车这条路,走到了现在,到了后来者达不到的高度。所以他现在的毛利率遥遥领先其他车企,这就是过去积累所带来的优势。

03-16 16:21

大明白藏不住

映射了问界的增程

03-17 13:18

去年八月经济日报让大家进入炒股,割得不要不要的

03-16 21:03

理想的成功在于市场给它造次的机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