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涯书社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3喜欢:3
泊寓虽然从财务上看是最差的投资,但从业务布局上来说是有价值的。而且按万科的说法,它已经过了最难的阶段,利润上差不多可以打平了。相对来说普洛斯、贝壳这种是投资性质的布局。而且变现难度也相对低一些吧。

热门回复

是的,泊寓是正向现金流的,并且已经进入稳定状态。泊寓主要是万村计划亏损严重,后期其实还行,万村计划的学费付完也就结束了。商场的话,万科前期的商场大部分缺乏竞争力,这三年新建的商场,基本比较靠谱的。比如上海的南翔印象城、松江印象城;杭州的奥体印象城等等,都很成功,我们去看万科的前十大租金的商场,大部分都是新建的商场,可见其是在进化的。现在,反正完全都是缺点,市场丝毫优点也看不到了。比如把好些现象都总结在万科头上,其实那是行业属性而非万科特性,万科只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优秀罢了(我也认为确实不优秀),但要说它是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反面教材,那好像也是言过其实了。

我是这么想的,实际投资万科亏损的投资者(我就是其中之一),都是自己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发生了失误,其实是为自己的失误买单。万科只是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判断的载体,现在把责任推给万科管理层,显然是为自己的错误开脱的最方便路径,这是其一。其二,市场确实超预期调整,这个是万科管理层所没有预料到的,这本应是他们专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但这次搞砸了,说明他们不够卓越,假如华润和中海也倒下,那万科还有借口,现在接受大家的批评,也是万科管理层应该承受的,毕竟很多人是因为他们专业而投资他们的。

赞同。有一点与你探讨,从感性上说,我认为万科管理层是优秀的,但算不上卓越,因为没有克服利益的局限和人性的弱点,在预判到风暴的情况下,仍存在侥幸心理。如果以内房的高杠杆和万科的规模,能完全避开这轮地产调控风暴,那简直需要上帝视角才行。华润置地、中海能在这轮调整中实现飞跃,应该说得益于央企的风险偏好相对保守,内部监管较严格。保利能否安然无虞也还难说呢,没有它小作文,股价也不比万科好多少。

泊寓是有长期价值的,因为是一个很好的接触C端用户以及将来潜在客户的窗口。

万村后来是怎么退出来着?

请教一下,万村计划的学费付完了怎么理解?当初急于上规模,租金给的比较高,租金有机会下调吗?

所言极是。我给自己定的投资纪律中有一条是避免高杠杆。这两三年算是彻底违反了,也收到了教训。希望这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对万科的投资,是一次深刻的学习机会。最后无论成败,都对高杠杆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会。

前期签的那些物业,陆续到期后,要么重新商量租金,要么不再续约,反正亏损的话,万科就不做了。

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万科和央企在拿地和承担社会责任上面不可同日而语,拿地是有劣势的 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丝毫不少。 华润是不需要转型的,但是万科需要转型,转型需要投入资金,而资金来源于住开,住开就需要拿地 去和央企竞争。判断优秀和不优秀不要从结果来看,从客观条件去看。 哪怕万科的融资模式是总对总,万科依然能实现转型,只不过政策变化太快 始料未及。

是的,而且,这个部门万科非常看重,是祝九盛和朱旭直接分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