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一

溯一

少亏钱,聪明地亏钱!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献花花][献花花]刚好读到凯文凯利的《宝贵的人生建议》中的一句话,“你可以专注于服务用户,也可以专注于打败竞争对手,两种做法都有效,但专注于服务用户会让你走得更远。”发现很适合这个话题。
我感觉,专注于打败竞争对手短期内可能会显得更有效,因为战争往往需要扩大军备(规模),需...

讨论

回复@溯一: 毛利率上不去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一直比例不低的研发开支资本化。//@溯一:回复@PaulWu:复星的其他板块业务和投资我研究了很久也没搞清楚,但是医药板块业务的运营效率真心差,差到我无法理解的地步。
创新药板块,大分子药物最近三年每年研发投入近20亿,除了两位创始人离职前就已经...

讨论

回复@PaulWu: 复星的其他板块业务和投资我研究了很久也没搞清楚,但是医药板块业务的运营效率真心差,差到我无法理解的地步。
创新药板块,大分子药物最近三年每年研发投入近20亿,除了两位创始人离职前就已经上市和申报上市的1个创新药和4个仿制药(Biosimilar)之外,这三年没有任何拿得出手...

讨论

回复@PaulWu: 吴兄可以看看转债,感觉有被错杀的//@PaulWu:回复@何纯在南国:都说错杀,太遗憾,球友们能不能给出一些经营性派息10%以上,生意稳健的标的

讨论

回复@溯一: 之所以觉得管理层最难判断,也许是我个人的问题。反过来想,如果对收益没有过高的预期,多一些不为清单,不靠谱的管理层应该不难回避。//@溯一:回复@PaulWu:好的商业模式+靠谱的管理层+合理的价格=好的投资,很简单的公式,实践起来非常难,可能就是所谓的投资简单而不容易吧。
现...

讨论

回复@PaulWu: 好的商业模式+靠谱的管理层+合理的价格=好的投资,很简单的公式,实践起来非常难,可能就是所谓的投资简单而不容易吧。
现金流折现虽然需要很多假设,但找到简单的、自己能懂的少数几个生意之后,合理的价格并不难判断。尤其在过去几年的港股,低于清算价值和重置成本的不少,甚...

讨论

作为刚刚过去一周多市场中两起热门事件的亲历者,值得写几点总结和感想记录下来。
1,一家企业因为一项临床研究数据“不及预期”引发恐慌性大跌,一周后又因为另一项临床研究数据“超出预期”而大涨,基本上收复了之前的大跌。另一家企业因为美国国会特设委员会的两位议员向政府相关部门写信建...

讨论

回复@动态平衡的战哥: 不懂不投,这是需要牢记的原则,和投资首先不亏损是一样的。
如果要提高对某个行业和学科的全面认知,有很多别的办法,只通过投资反而可能是错误的办法。因为通过投资获得的认知比较多的是有关具体的某一家企业的业务、产品、财务、管理层和企业文化等影响经营成果的原因...

讨论

回复@RL99: 简单说,就是一个颠覆性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无法跨越鸿沟进入大众市场的故事。至于它未来到底能否找到一个利基市场存活下来,我个人相对悲观,因为技术路径、成本结构、组织结构和生态环境都已经固化了,要知道公司首款产品已经上市14年了。也许2018年被ILMN收购可能是最好的结局[捂脸]//@...

讨论

回复@PaulWu: 除了吴兄提到的她的丑陋的曲线(上涨时只有几亿规模,下跌时几百亿规模),我对她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她当时高比例持有PACB,然后在访谈节目中大谈下一代测序如何如何。好嘛,这家企业正好是我懂的企业(他们的Founder兼CTO我曾经陪着一起见过几位客户),我当时听完的感觉就是,她完全...

讨论

回复@动态平衡的战哥: 谢谢分享。这篇文章证据是对的,第一个推论也没错,就是影响HR的主要因素是VEGF,PD-1可能对三代TKI经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可能无效。但由此进一步推出AK112不如贝伐,或者OS不能获益而导致FDA不批准,属于这哥们的主观臆断。一来这个临床试验的数据发表时OS还没有成熟,只有PFS...

讨论

回复@仓又加错-刘成岗: 我也看了,结论是水平很高,主要是几点印象深刻。
一是他说自己看过很多美股,可能是国内的基金经理中看过最多美股的人,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产业演化的一般规律、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以及如何回报股东是相通的;
二是他很喜欢的人是T神,乔尔蒂林哈斯特是富达...

讨论

表现形式是惰性,内在机制可能一是思维惯性,包括禀赋效应和心理账户等,二是所处的协作网络的激励机制,包括办公室政治和同侪效应…

讨论

对比恒瑞和中生低双位数的增长,石药的成药业务增长还是很亮眼的。几个观察值得记录:
1,神经系统用药增长28%,主要来自恩必普的下沉和铭复乐的快速放量,后者脑梗适应症2月份才获批,新处方中60%是脑梗适应症,这个销售能力没得说。
2,抗肿瘤用药触底反弹,得益于白紫集采的出清,和米...

讨论

回复@PaulWu: 同意!甚至我觉得可以给予广度更高的权重,因为投资和经营的角度不完全一样,投资是机会成本的比较和选择,足够广才能优中选优,而经营是选定之后的精耕细作,足够深才能精益求精。同时,企业是动态发展的,是在竞争和服务用户的过程中发展的,竞争对手会变,用户需求也会变,更长时...

讨论

年报季至今1个多月,但市场过山车式的颠簸很有意思,同时企业的1季报和业绩会带来的不少新输入也值得记录和总结。
1,尽管一再告诉自己Biotech是非常差的商业模式,因为巨额的资本投入、至少十多年的漫长亏损期、随时可能被追赶的临床进度、被颠覆的疗效优势以及获批上市后的专利悬崖,使得创...

讨论

回复@动态平衡的战哥: 两个药物完全不矛盾啊,112是肿瘤免疫,是抑制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逃杀机制,ADC是精准化疗,可以联用的哦//@动态平衡的战哥:回复@溯一:昨天有球友还说康方生物的双抗路径是投机取巧,根本无法与科伦博泰的药物偶联技术路线竞争

讨论

AK112数据确实比K药和O药强,生物学机制和分子设计是基础,从原理、设计到结果的逻辑链条很清晰。SKB264从数据、机制和分子设计上都看不出相比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我也不理解MSD为啥重仓押注264[捂脸]
也许可以从商业角度推演一下MSD的想法。K药今年会占MSD整体收入的50%,Too big to fail,...

讨论

产能的问题PPT上其实已经很清晰了,相关问题上业绩会上也回答了好几遍,核心就是目前美国的产能只有新泽西的Raritan,和去年一样,1季度还因为CARTITUDE-5的美国病人入组和诺华CMO产能认证的样品对比用掉了一些,所以单看美国的收入环比是下降的。欧洲的产能Obelisc去年底完成了一部分,主要用于CA...

讨论

有同感!吴兄可以看看国内的医疗器械公司尤其是高值耗材。逻辑是从长坡厚雪的行业中有机会长出大公司,而那些有先发优势的而且文化和价值观更好的企业有较大概率最后胜出。
长坡是因为老龄化已经开始且不可逆,厚雪是因为这个行业具有技术可累积性和复用性、产品卖得越多医生越离不开、临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