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探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4喜欢:26

送了一天外卖,累成狗,回来一看,哎呀,又涨了两百粉,快300粉了,还收到30多块的投喂。

开心,好多股东可能想看我写写新城发展,毕竟新城发展是目前最低估的地产票,如果不是考虑摩擦成本以及控股这边我可以上多倍杠杆,我肯定也去买新城发展了。

今天就顺着新城发展,说一下公允价值估值技术这个事情,主要解决两个很多人比较好奇的事情: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到底是怎么计算的?

2.新城发展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估值在同业中属于什么水平?

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公允价值的估值是有明确的模型和流程的。而且公允价值的计量要经过三方估值机构和审计的重点审查的,审计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计量会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需要获得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

因此,公允价值的计量并非随意确定的。

但是,公允价值确实又经常大幅变化,引起利润表的变动。这是为什么呢?

我送外卖的时候问过另一个外卖小哥,他告诉我说这叫做会计估计,具有主观性。

模型是确定的,流程也是确定的,这就像写好的程序一样,输入指令就能直接得到结果,但是这个指令输入多少,这是人确定的,这里就有商榷的地方了。

那么,我们反过来,只要找出他输入的关键数据是什么,就知道他的估值到底靠不靠谱。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到底是怎么计算的?

在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A.比较法:最简单的办法,先看别人的MALL值多少钱,然后我的MALL和他的MALL差不多,那么通过别人的MALL算我的MALL。

问题是很少有这么大的巧合,恰好有差不都的MALL,还有明确的市场价格。所以缺少可比对象,目前少有公司采取这种方法,只有新城的没动工的土地使用了这种方法,因为土地的话,同质化高,容易获得市场价格。

B.成本法:核心原理是重置成本—折旧。很简单的,现在有个8成新的MALL,先算一下造一个全新的需要多少钱,然后按照折旧程度算一下这个8成新的MALL值多少。

缺点是重置成本也是靠算,不够准确,而且不能代表MALL本身的内在价值。比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个MALL,平时就是负资产,但是你要算重置成本,那就高的离谱了,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就完全脱离价值了,目前也少有企业采用这种方法。

C.收益法:这是站在投资者角度的方法,用未来的现金流进行折现,是最合理的方法。因此,收益法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方法,并且主要分成了三个流派。

第一个流派,叫直接资本化法

MALL的价值=NOI/资本化率。NOI可以类比成股票的净利润,资本化率在数值上大约等于折现率减去NOI的增长率。

可能有点绕,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比如有个MALL,净利润是4000万,折现率是5%,以后每年净利润每年增长1%,那么估值就是4000万/4%,等于10个小目标。如果净利润每年增长2%,估值就是4000万/3%,等于13.3个小目标。

你看,资本化率只是降低了一个点,估值直接增加了3.3个小目标,影响巨大。

优点是估值太简单粗暴了,别人给我一说,我就会了,我给你一说,相信你也会了。

使用这个方法的公司有华润,万达,大悦城等。

第二个流派,叫收益乘数法。

这个更加无脑,和股票类比的话,大概就是板块市盈率法。我有一个MALL,你有一个MALL,咱们哥俩好,都在一个城市里。我的MALL估值多少我不清楚,但是我听说你的MALL估值10个小目标,每年的净利润是5000万,收益乘数就是20。那我的MALL每年净利润4000万,我也乘个20,我的MALL就值8个小目标。

优点就是有手就能算,但实际上这个收益乘数不就是张嘴就来嘛,假设我周边有3个MALL,收益乘数分别是16,26,27。那我的收益乘数算多少合适?我说取个平均值23,言之有理,取个中位数26,也是合理的。而且别人的数据怎么获得也是个问题。

第三个流派,叫现金流折现法。

这是最合理,看起来最高大上,最准确的估值方法。

基本原理就是折现。把MALL未来的现金流分成两段。比如假设一个MALL未来还能开业30年,前3年有租约在手,租金每年增长2%,后来27年没有租约,假定每年增长1%,30年后,退出,收到最后一笔钱。那么前3年折现的时候,要用到折现率和年期收益率。后27年折现的时候,要用到折现率和复归收益率。很明显,复归收益率是最关键的指标。

甚至很多公司懒得算前三年,或者有租约的那部分,直接用复归收益率算30年。

而且在算折现的时候,复归收益率是假定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因此和最后的估值结果有强烈的负相关性

同时,在算退出MALL的残值时,也要用到资本化率,因此资本化率同样对结果有影响,也是负相关。

2.新城发展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估值在同业中属于什么水平?

新城发展采用同样估值方法的典型房企,有中国海外发展和龙湖。

从2018年到2023年间,中国海外发展和新城发展的复归收益率基本上是非常稳定的。龙湖集团这几年在悄悄往下调整复归收益率,由于复归收益率和公允价值之间是负相关的,因此龙湖在有调增公允价值的嫌疑。

横向对比的话,2023数据不全,以2022年的数据来看,新城发展的复归收益率明显高于龙湖,因此估值上比龙湖也更保守。中国海外发展的中位数和新城发展的中位数相当,因此可以认为这两者的关键数据选择是比较合理的。

当然,除此之外,贴现率也是影响结果的关键指标,但是由于年报未曾披露,没办法对比,因此没有提及。

$新城发展(01030)$ $新城控股(SH601155)$ $龙湖集团(00960)$

精彩讨论

can_i04-21 22:56

两个核心指标:租金,利率。
吾悦广场的价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租金/利率,
这两个都是变量。即核心是新城租金的变化趋势和新城融资成本的变化趋势。
如果租金下降,融资成本升高,眼下再便宜,也就舔两口的价值,时间一长就是烈日下的冰棍。
但是如果租金上升,融资成本下降。比如3%租金涨幅,折现率6%降到5%,120亿租金估值会增加472亿!
就像存银行一年120万的利息收入,如果存款利率是6%,你要存2000万,假如银行利息降到5%,你一年还想拿120万的利息,就要存2400万,多存400万!如果你想一年拿123.6 万的利息,就要存2472万!

超级界王拳04-21 22:21

公允价值是虚的,但是可以从公允价值估算的过程中看出一些端倪。如果一家公司干什么都在踮脚,那公布的身高大概率是注水的。如果一家公司干什么都在弯腰,那么公布的身高大概率是可信的。还有的公司,本来弯着腰,突然给踮脚了,那有可能是遇到难处了。

绝情小菜04-21 22:54

再写两周专题,以后你就是新城一哥了

全部讨论

不明觉厉

04-21 22:01

这些都是会计手段假设,最终mall的价值还是像股票估值一样最终现金流折现,公允价值只是算不清楚前入账的方式,只需要大概算算吾悦20-30年大概利润和增速毛估估,这个我大概算过,考虑护城河和三四线消费潜力,给15倍利润算很保守了,给20倍也不是不可以。同样算算万科70亿租金30亿利润,公允价值一起算大概就是小几百亿,当然物流地产增速低些估值单独看低些,长租公寓我不知道该怎么估值,这个一直亏钱,以后收入提升涨租金了估计能重新估值

你这拳打脚踢,一天一个啊,明天轮到保利?

04-22 10:48

很怀疑是哪个地产研究员下岗去送外卖了

拿点勇气面对,谁都有S&B的时候,换个号继续吹没必要

04-28 09:46

复归收益率的设置关键是稳定,一贯。

04-24 22:28

复归收益率是什么意思第一次听

04-22 12:57

楼主这个送外卖的会计这么好随口一问另一个送外卖的也是会计这么好,看来送外卖的都是很厉害的呀!

04-22 08:49

上杠杠的有几个活下来了?

有两点误差供参考:一,对股票的估值同样适用净现金流折现法,新城这里的问题在于由于在缩表过程中,每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都用于偿还债务了,导致企业实际净现金流一直是负的,这使得公司估值持续下降,你不能完全不计算这部分流出。二,真实估值会采用两种评估方法加权,其中比较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方法,大部分时候占比50%,也就是一线城市同样收益的商业物业会值钱的多,是因为一个是土地成本贵的多,二是周边商业物业评估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