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全进化体

非完全进化体

非完全进化体的私募基金
总收益 135.1%
牛顿定律
主理人:非完全进化体
非完全进化体回复的提问

之前王总讲他亲戚要蜜雪冰城,他给出的建议。我当时正好在补micheal porter竞争三部曲感觉很有意思。但后来发现生活中却不太一样:生活中总是有酒吧一条街;珠宝城;家具大卖场;古玩街;美食街等等。 王总能展开说说这是为什么吗?竞争对手之间的共赢之类的

他的全部讨论

像查理·芒格一样思考:“不做什么”

本文为 $牛顿定律(P000484)$ 年度报告、雪球路演《像查理·芒格一样思考:“不做什么”》的文字精华版,略有修改。
孙子兵法中讲:“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巴菲特强调投资的首要原则是:“不要亏损”
芒格...

讨论

回复@Nemo5: [献花花]//@Nemo5:回复@非完全进化体:大意是,再过几十年,老美人口老龄化,会取出股票,改善生活,只有面向世界的公司,会增加回馈,而非美公司可能存在各种风险,美资公司在海外扩展业务的,就成了投资首选

讨论

回复@投资路上多笑笑: 并不是一定要做品牌,比如有像福耀玻璃这样将制造与管理端的优势向外复制的//@投资路上多笑笑:回复@非完全进化体:特别是能把自主品牌在海外做起来还做得不错的的更少

讨论

不少市场或策略分析师也会将出海当作是防御板块或风格,从中短期市场表现似乎确实如此。但从长期而言,出海公司业绩的增长更多是独立的发展逻辑。
重点布局出海企业并非看空国内经济,而是立足于全球市场更加均衡、确定及广阔。不仅仅日本的出海企业显著跑赢指数,美国更是如此,老巴也多次论...

讨论

回复@ARSkzw: 掘金今年歇了,期待独行侠夺冠带一波//@ARSkzw:回复@非完全进化体:要走出国门才行

讨论

回复@人气不行气人行: 抖音上看到过好多次,孩子求着大人买361中乔鸿星尔克的碳板跑鞋,大人嫌贵。现在孩子们的观念,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完全颠覆了。当然穿碳板鞋通勤确实不是好习惯。//@人气不行气人行:回复@非完全进化体:非常快,我家孩子小时候记得买nike,阿迪和安德玛再加优衣库,现在几乎就是...

讨论

国产品牌越来越硬气了

讨论

回复@批发计算器: 从公司层面还是容易分辨的,原有品类、客户或市场增长如何,新品类新客户新市场增长又贡献多少。如果大部分都是后者带来的,并且持续贡献增量,也没啥好担心的。//@批发计算器:回复@非完全进化体:不光光汽车,很多生活用品都赶在加税政策落地前补库存,很多出海行业业绩没法分辨...

讨论

听了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这轮海运费大涨,一方面是红海危机影响(单有红海影响其实矛盾并不算突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少品类尤其是汽车产业链抢在关税开征前交付或者担心会加征关税。后者有可能会在下半年会出现回落。
不论如何,这轮海运费和部分原材料大涨确实导致了出海板块风格的反转。...

讨论

市场还是相对有效的,参考上述逻辑,受影响小的基本都反弹或稳住了。海运和部分原材料这么涨,出海板块整体还是会受到压制。但还是那句话,逻辑足够长,而海运和原材料波动本身就是难以预测或周期性的,在受影响小的优质公司,足够便宜的位置守着,适度分散,耐心等待周期的自然轮转。

讨论

回复@大战师价投: 2018年之前裕元也是长牛股了。鞋服代工龙头企业似乎已经是代工企业中活得最好的一批了。核心在于下游市场足够大,过去几十年也足够景气,产品也没啥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太稳定了。//@大战师价投:回复@非完全进化体:裕元这种本来就是海外的企业,也具备出海企业的几个特征,但好...

讨论

回复@价值投资旅途: 谈论个股估值相当于买卖建议了。我谈论一些行业、公司商业模式好坏、发展势头好坏,更多是谈论一些事实或基于事实的看法。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
再好的公司贵了也有投资风险。有瑕疵的公司足够便宜了也有投资价值。投资价值与估值大家独立判断。特此声明下。//@价值投资旅...

讨论

回复@扶苏1989: 核心在于“复杂”、“不好判断”更容易滋生骗局。复杂的金融产品、复杂的科技产品、复杂的商业模式,复杂的财务报表无一不是如此。//@扶苏1989:回复@非完全进化体:链条太长,影响因素就太多,就不好判断。

讨论

可以再加一条:不要与复杂的事物做对手方。

讨论

从商业模式看,出海企业的盈利稳定性差异也挺大。就拿近期海运费与原材料上涨来看(历史上的波动也大多如此,除此之外还有汇率)。
小件的稳定性要明显强于大件,从原材料和运费端都是如此,这不难理解。
再换个角度,上游直接面对大宗及原材料成本占比高的,相比上游面对零部件商及原材料...

讨论

回复@小猎豹同学: 从业人士现身说法。[献花花]//@小猎豹同学:回复@非完全进化体:非兄在出海消费方向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很强。我老家是广东东部的一个五线城市,因为老家做陶瓷杯子,在2016年我曾经做过某宝单品销量前3,保持了3月,之后稳定在前10一年多,但是后面发现价格战越打越凶,从毛利30%...

讨论

回复@用户2042902355: 有担心MY战的,有担心制造端壁垒的,这些都很正常。以深度研究和思考找出不需要担心MY战且高壁垒的公司不就好。 //@用户2042902355:回复@非完全进化体:对于以代工方式出海的,我比较担心的是制造端的壁垒到底高不高,会不会被国内的竞争对手卷死。比如做保温杯的,看起来也不...

讨论

回复@北小九: 莫非是阅读理解有障碍?//@北小九:[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讨论

回复@松狮KK: 1、过去几年YIQING封锁,叠加欧美去库存周期。目前放开叠加去库存结束。2、搞不清什么位置,更看重公司自身阿尔法。3、大的逻辑都讲过了,这个自己研究吧。。//@松狮KK:回复@非完全进化体:[献花花]很认同非兄的判断,有两个问题想请教,1这些优势过去存在,为何在这个时点才被市场提...

出海研究第三篇:为何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更高?

关注及研究出海板块的投资者都会发现,不少公司外销或海外业务的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内销或国内业务,比如这两年的大牛股宇通客车和杭叉股份,均是外销业务毛利率大幅高于内销业务,外销业务净利率水平推测大约在内销业务的一倍甚至以上,拉动了利润大幅增长。不少消费品公司做跨境电商的盈利水平同样...

讨论

回复@滚一个雪球: 有一点其实很值得思考与探讨,为何软体龙头外销的盈利水平都很一般?即便规模并不小,但净利率水平明显低于大多数家电轻工纺织品类。//@滚一个雪球:回复@非完全进化体:如果又是地产链,又是出海公司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