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4回复:62喜欢:11
回复@小书生大作为: 基本认可。就拿白奶来讲,品牌更多是信息不对称,对于品质缺乏信心的产物。
如果像发达国家一样,奶源丰富,品质都有保证,消费者认知充分,就会趋向于白牌化,品牌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白色家电,基于耐用性与可靠性的考虑,技术也在不断渐进式创新,不论在哪个国家,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会看品牌。//@小书生大作为:回复@非完全进化体:而大多数品牌消费品公司却由原来的溢价成长模式陷入红海竞争。
这句话真不错,我以前投资伊利,对比下来伊利生意模式毛利率都比不上空调?而且乳制品出海不可能,估值还比美的高,凭什么,直接放弃伊利换美的了,伊利今年一季度营收负增长了[捂脸]
其实伊利团队竞争力不错,跟美的企业文化相似,就是伊利没办法出海,我认为美的集团未来长期高于伊利估值也可以的,牛奶也不没办法涨价,同样差异化不明显。
引用:
2024-05-08 14:28
本文摘自$牛顿定律(P000484)$ 4月月报。
截止4月31日,基金持仓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完毕,其中大部分公司的股息支付率均有所提升。基于管理层或卖方基于一季报和接单情况对全年做出的展望,基金持仓公司对2024年预期业绩的加权平均市盈率约为12倍,股息率水平约为4.5%,净利润增长率预期为20%...

全部讨论

有道理!
//品牌更多是信息不对称,对于品质缺乏信心的产物。
如果像发达国家一样,奶源丰富,品质都有保证,消费者认知充分,就会趋向于白牌化,品牌就失去了意义。

05-08 22:55

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判断品牌力强不强,在山姆里贴 MM 标识的商品基本都不行,趋向于白牌化,纯牛奶、酸奶、纸巾、坚果。。

05-08 21:34

奶跟制造业不能单纯比利润率,质量越好,使用时间越长,复购的周期越长。二者目前估值差异主要还是处的周期不同,期望不同导致的。长期看,我觉得伊利估值会高于美的---当然最终收益未必,因为我同意食品企业出海前景比不过制造业,加工食品要出口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能力本身,国家的影响力或美誉度很重要

05-08 23:27

这观点有失偏颇了吧?家电需要品牌,奶制品就不需要了?世界前五大乳制品企业,伊利排第五,前四名都是外国企业,都是品牌商品。品牌不只是一个牌子,资金、管理、技术、质量、供应链的集合体现,品牌对于大众消费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品牌的奶制品你敢喝?

05-08 21:20

不过发展到一定程度,供给侧品牌本身也会减少,玩家变少,有点类似日本,牛奶品牌不多,每一个都能活的还不错,甚至有点类似煤炭股了,不求成长,但是可持续性还不错的。

/

05-09 10:55

或许主要来源于质量合格后,有没有味道差异。盲喝喝不出来区别很难有溢价,那就是拼渠道了

05-08 23:47

认可

05-08 22:14

白奶看法

05-08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