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地产股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9回复:133喜欢:87

地产行业持续调整,继恒大融创碧桂园之后,优等生$万科A(SZ000002)$ 危机爆发,颓势不但没有按预期中企稳,还展现出火烧连营之势。不同于恒大、融创,碧桂园和万科一度被认为是行业优等生,所以在危机之初,作为避险标的,吸纳了非常多的金融资源,尤其是万科,出险杀伤力恐怕不弱于恒大。而其作为改革开放的旗帜型企业,如果倒下,对国内信心的打击更是影响巨大。

房地产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直接间接影响着30%以上的gdp,涉及住房开发,建筑业,装修,园林,家电,家具,家私,银行,钢铁,铝业,铜业,水泥等数不清的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尤其是我国金融主要由银行业主导,而银行贷款的底层抵押资产主要就是房地产。

可以说,如果把货币看作经济的“血液”,地产承载着把这些血液从银行挤出的职能,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心脏”。目前,这颗心脏的直接供血量已经从2021年的17.8万亿,下降到2023年的11.6万亿,尤其是2023年新开工面积仅为9.5亿平方米,这注定了后续几年的地产销售额还将继续大幅下降。

支柱产业如此剧烈的收缩,直接导致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从业人员大量失业或收入下降,如此大规模人员的消费降级,直接导致我国经济活动萎靡,虽有新能源车,芯片等产业异军突起,奈何体量尚小暂时难以力挽狂澜。

目前,地产行业的危机仍未结束,每月统计局数据显示一二手房价仍在下降,我们知道,地产有着天然的投资属性,而且价格昂贵,一旦价格持续下降,消费者必然选择观望,造成需求萎靡价格进一步下降。而我国开发商往往采用高杠杆经营模式,哪怕是国央企,杠杆率也多在70%以上。一旦价格下降过快,必然导致资不抵债,进而影响到金融行业。近期信托行业屡屡出事,连平安信托也未能躲避,如果难以将火势止住,后续烂摊子会越来越大。

目前看,该出的救市政策基本应出尽出了,至于行业何时见底,我确实暂时看不清(我的经验是,周期很长且不可预测,所以我假设未来还会持续调整很久)。但不论如何,我国城市化率仅为65%,人均gdp仅为12000美元,从长期看,这非常明显的只是我国地产行业发展的一个周期性低谷,在这个阶段布局地产企业,是很多长期价值投资者必须思考的课题(周期底部布局,顶部出局,可以获取数倍甚至数百倍收益)。

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我将地产企业的一些选股心得分享给打大家,其实依据这些原则,可能很容易就可以避开前期的一些坑。

1.保证地产财报的可读性。我国地产公司普遍采用预售制,导致销售结算间隔超过两年,且大量合作经营导致表外资产非常巨大,报表操作性很强。奥园,世茂,龙光等出事前,其报表都非常漂亮,实际上那时公司可能已经完蛋了。所以地产股不要看pe和pb,都是扯淡的,不准,是几年前的数据了。这里还有一条铁律,少数股东权益占净资产比例越小越好,只要是超过30%的企业,一律放弃,表内再好也不要可惜,因为这部分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藏了多少名股实债,表外有息,地产公司往往喜欢把最肮脏的东西藏在这里。既然风险大,我们就躲着走。

2.有息负债。地产公司的负债分为有息和无息部分。无息部分主要是已经卖出但没交付的房子,以及欠供应链的应付账款。要交的房子所需的建安是固定的。供应链欠款不但可以与总包以及供应商商量周期,用房子工抵,甚至可以谈价钱免除一部分。总之,这部分负债数额只会少不会多,是优质负债。

而有息部分,往往是欠银行的开发贷,信托的前融贷款,以及公开市场债务。这部分债务有两个特点,一是刚性兑付,债主多是国家金融机构,你不还钱就给你上征信,让你爆雷变老赖。而且这些机构的领导也说了不算,要按规矩来,做工作的空间小。二是利滚利,有息就是有利息,越变越多,尤其是行情不好的时候,利息比盈利还多,直接造成亏损,像融创这种企业,一年的利息比销售额,净资产还高,基本就完犊子了。这部分是劣质负债。

我们选公司,要选有息少占比的,越少越好。

3.是可持续经营性。地产公司运行除了买房子的收入和成本外,还有几大固定开销。一是财务经费,就是利息。二是管理费,就是人员工资。三是销售费用。四是税。这四项加起来的开销,我称之为经营开销。你卖不卖房子,卖多少房子,这四项每年都会有,属于固定开销。如果卖房子的利润比经营开销要少,那这就是赔本买卖,干的时间越长,亏的越多,直到倒闭。近期因为行情不好,大多纯住宅企业都是赔本卖房,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如果经营开销小于利润,那这公司就能持续经营下去。$新城控股(SH601155)$ $龙湖集团(00960)$ 这种企业,因为有大量的商场租金,可以覆盖上述4项开销,所以只要卖房价大于土地和建安成本,哪怕微利,这业务就可以永远干下去。

所以其实在周期下行之初,就应该知道,能穿越周期的,必然是华润(万象城),龙湖(天街),新城(吾悦)这种可持续经营的。但大家都心存侥幸,觉得地产短期会回暖,所以踩了碧桂园,金地,万科的坑。

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要推算是否会爆雷,有的时候你可以持续经营,但短期内债务压顶(典型的就是金地,其实欠债不多,但就是集中到期,招架不住),一旦爆雷,企业就会面临各种抽贷,融资困难,官司,销售下滑等窘境,基本面大变,往往很难存活了。

这里我特别谈下龙湖,龙湖有息债务1900亿,利息大概不到80亿,其利润是可以轻松覆盖的,且龙湖的债务到期时间还很久,大多是两年以后,所以龙湖这两年过的一直比较轻松,加上这些债务里很多是天街抵押的经营贷,到期后银行乐于续贷,可以看成永远不用还的永续债,所以龙湖的财务是非常优秀的。

2.土储质量,有人说土储就是一二线的好,其实不是。一定要仔细区分,卖的出去的才是好土储。一般来看,核心区很重要,哪怕是县城的核心区,卖的也比一线远郊好。广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增城的房产根本卖不出去,很多开发商1万每平楼面价拿到地,9000在卖,把建安成本,销售费用,工资全赔进去了,还卖不掉。核心区大于城市能级,这个一定要记住。

最后说说为啥选新城控股

1.首先要能持续经营,我们假设大前提是行业下行还要很久,那么就直接pass所有纯房开,保利绿城,滨江通通靠边站,如果房价继续跌很久,他们都要完犊子,神仙难救。

2.不能爆雷。这里龙湖看似短期内没问题,但毕竟1900亿有息,难以全部用天街抵押,另外一部分无抵押的,过两年到期了,如果债权人翻脸,龙湖是没招的,虽然龙湖看起来很美,但脑袋别在他人裤腰带上,其实很不托底。新城虽然短期压力大,但有息一共只有570亿,吾悦估值1200亿,用不到一半的抵押率就可以覆盖所有有息,其实稳的多,只是今年压力有点大,使使劲熬过去,前路就一片明朗了。

3.要便宜,其实华润作为央企比新城更稳,但是贵啊。贵是原罪,不用我解释吧。对于新城发展来说,哪怕以后不搞地产业务了,每年靠收租搞个40亿利润问题也不大,现在才70亿港币市值,看着太香。做个对比,新城的租金甚至比龙湖还多,但市值只有龙湖1/10,看起来对比太明显了。

就说这些,对于老油条们可能都懂了,觉得我是废话。对于纯新手可能还看不懂,难以吸收。大家凑合看吧,具体问题我会具体发帖分析。

最后再强调一遍,地产是周期行业,有起有落,妥当布局,最终会给我们带来财富,但周期很长,可能十年持久战,这长度没法预测,要放平心态,不要加杠杆。其实,这钱挺难赚的,真的。

精彩讨论

做人要厚道197404-14 07:21

作为老油条,我觉得讲得非常好,逻辑思维就是强,投资新城看你这一篇就够了

仓总加对哥04-14 06:23

龙湖看上去确实优秀,但是大家都在拼命计提,包括比他体量更大,利息更低的央企,他反而对这种时候对商场做增值处理,这一点和新城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明显不同,说实话有点看不透龙湖的财技。

新城十二连阴04-14 15:48

佩服,老油条看懂了这篇文章的新城部分,同时还学习了解了龙湖和滨江的情况。惊讶的是新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投资人眼里是盲区,楼主北京人竟然能抓到新城这块包着💩的金子。

金钱的魅力04-14 09:14

说下我的个人看法吧,1. 房地产下行周期,投资物业占比高的房企抗周期性强,其本质在于土储占比相对较小,因为买了投资型物业,不全是土储,当然还要看赚不赚钱,写字楼酒店等肯定不如购物中心利润高,世茂就死在这里,写字楼与酒店在市场下行时这些资产价值也在缩水,加上世茂还有大量明股实债;
2. 房企的高杠杆快周转经营模式,决定房企会屯积大量土储,多年的未分配利润加上有息借贷,全变成了土储,这本身就隐藏巨大风险,风险在于土储的价值是会变动的,在上行周期大量屯地坐等升值,以前屯十年地价番几倍乃至十倍,反之也一样,地价跌一半,房企就要资不抵债了,总资产绝大部分是土储,1万亿,50%就是5000亿,这也是房企近几年大额计提损失的原因,只要房价不止住下跌,计提就不会结束;在这种高杠杆高风险模式下,很多房企屯积了销售高峰时期3-5年的地,按目前正常销售较峰值下降一半就是6-10年,然后房企由于出险开发进度变慢降一半,就是要消化12-20年了,这就是目前融创碧桂园的处境;
3. 判断房企的投资价值,主要就是房企的土储,要细至到每个项目是赚还是亏,赚多少亏多少,再加上资金成本与税收,就能算出所有项目清完后的总赢亏,才能对他进行准确的估值,否则都是盲人摸象,看不清全局!

熊出没注意204-14 08:55

三四线过剩?地产公司都这样子了,谁还去三四线搞商场?这波地产大调整,万达都够呛,还有啥商场综合体企业能活?以后2-4线基本就是万达和吾悦双寡头竞争了,这是大利好啊!我一直的观点是这波就是地产去供给,活下来的地产企业都能历史新高!

全部讨论

说下我的个人看法吧,1. 房地产下行周期,投资物业占比高的房企抗周期性强,其本质在于土储占比相对较小,因为买了投资型物业,不全是土储,当然还要看赚不赚钱,写字楼酒店等肯定不如购物中心利润高,世茂就死在这里,写字楼与酒店在市场下行时这些资产价值也在缩水,加上世茂还有大量明股实债;
2. 房企的高杠杆快周转经营模式,决定房企会屯积大量土储,多年的未分配利润加上有息借贷,全变成了土储,这本身就隐藏巨大风险,风险在于土储的价值是会变动的,在上行周期大量屯地坐等升值,以前屯十年地价番几倍乃至十倍,反之也一样,地价跌一半,房企就要资不抵债了,总资产绝大部分是土储,1万亿,50%就是5000亿,这也是房企近几年大额计提损失的原因,只要房价不止住下跌,计提就不会结束;在这种高杠杆高风险模式下,很多房企屯积了销售高峰时期3-5年的地,按目前正常销售较峰值下降一半就是6-10年,然后房企由于出险开发进度变慢降一半,就是要消化12-20年了,这就是目前融创碧桂园的处境;
3. 判断房企的投资价值,主要就是房企的土储,要细至到每个项目是赚还是亏,赚多少亏多少,再加上资金成本与税收,就能算出所有项目清完后的总赢亏,才能对他进行准确的估值,否则都是盲人摸象,看不清全局!

请你谈谈雅居乐,其有利息负债规模只有500亿左右了,但是未来土储还有3000多万平方,和龙湖差不多。当然龙湖地产有效土储要多一些,雅居乐由于有很多旅游地产,存在很多无效土储。雅居乐也是公开市场少数债务没有违约的地产公司,不过已经出现因债务打官司的情况发生。我近半年的观点,与其押宝地产股,不如押宝物业股,因为物业股下跌幅度不亚于地产股,但是可以规避法人破产风险,地产存在破产风险,但物业公司破产概率较低。

现在需要评估三四线的商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能稳定收息吗??

作为老油条,我觉得讲得非常好,逻辑思维就是强,投资新城看你这一篇就够了

楼主预测下今年的收入和支出,和明年的收入和支出,还有年底的应付账款和有息负债。

04-14 06:23

龙湖看上去确实优秀,但是大家都在拼命计提,包括比他体量更大,利息更低的央企,他反而对这种时候对商场做增值处理,这一点和新城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明显不同,说实话有点看不透龙湖的财技。

请教你下,吾悦广场到底是在新城控股下还是在新城发展下面?

04-14 12:41

银行从房地产无脑赚钱的日子过去了,再不壮士断腕忍痛割肉转而支持我国低利润的低端制造业迟早要完。真指望吃地产红利能屹立世界之林?

04-14 22:29

简洁有力,可以说是很棒的毛估估了$新城发展(01030)$ $新城控股(SH6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