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forcode: 软件产品比如微信,微博 ,对用户理解更深,使用体验更好,持续迭代形成规模效应的垄断性,后来者要追赶就难。
汽车这种实体产品,却不具备规模效应形成的垄断性,后来者追赶相对比较容易。现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车也不少。
汽车还是得,零部件,智能制造,智能化 这种技术能力,才能算得实际门槛。
虽然调侃蔚来年年要饭,这么多的换电站,可是实打实的把站点都占了。//@forcode:回复@forcode:看了很多评论,特别看好理想L6的似乎不多,多数人觉得缺乏新意,跟竞争车型比,性价比不够,如果理想汽车只能靠打价格战赢得市场,那这家公司没有长期持有价值。
最终还是看消费者用钱投票。如果理想L6不能月销过万,L789又被蚕食,理想美股股价估计要跌到15~20元以下,目前的价格,绝对谈不上便宜。
理想汽车会连续两款车型失败吗?拭目以待,看看理想汽车之前的成功只是因为运气好选对了增程技术路线,还是因为李想和管理团队对市场需求的洞察、正确的战略、成本控制和产品策略等组织能力。
如果理想汽车之前的成功是因为更强的战略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品牌能力等,那它就可能有持续制造爆款的能力。
但汽车公司仍然不是一个好投资对象,一款车的成功,无法大概率保证下一款车的成功,优势难以累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车型套娃策略,能够复用大量零部件,降低采购设计成本,带来更强规模效应,理论上来讲,同等配置同等价格,理想汽车可以获得更高毛利率,实在不行,不还可以降价促销嘛,多大点事,账面上大把现金,理想汽车仍然会成为10年后剩下来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三强之一。
引用:
2024-04-19 21:45
2024-04-19使用模拟盈亏以 27.1美元买入 $理想汽车(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