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收割就很痛

发布于: 雪球转发:315回复:1287喜欢:159

20年前,全球60-70亿人口,9亿在发达国家,剩下50-60亿都是供血者,用着很贵的高科技产品,低价提供低端制造业(这个高科技不仅仅是电子,电脑,汽车,包括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力,通讯)
中国的意义在于用低成本的白菜价击溃了9亿人的高利润,让全球50-60亿获得低价的高科技产品,而中国也获得相对低端制造业更高利润的收益

顺带着中国提高了自己的国防军事实力,打压了发达国家的国防军事能力和实力

我们小时候,赚2百一个月,装个电话3500,买个BB机2000块,买个电视机3000块,买个冰箱2000多,现在呢,工资7,8千,装电话可能100够了,BB机变手机了,便宜的几百块,同样3000块,电视机21寸变55寸

这个交易的改变里面,唯一吃亏的就是发达国家的9亿人,当他们的高利润行业一个一个被击溃后,连带为这些高利润行业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也受到牵连。毕竟只有汽车厂,造船厂赚3500欧,麦当劳服务生才可能赚1800欧
所以中国叫:发达国家粉碎机

全部讨论

所以发达国家很多恨中国。
这是利益使然,其他的都是借口、遮羞布。
嘴上说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全是利益。

中国就是世界工业体系里的拼多多,现在钱赚到了,想上点高端品类,结果天猫和京东说,你小子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2023-07-21 12:35

公公虽然投资业绩不错,但知识结构感觉还是有重大问题。
原来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是被老美一路吸血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的啊,那不赶紧把外资全赶走得了,和西方不要再有来往!然后赶紧批斗公公,凭啥工人、农民天天干活,养你这个坐在家里吃息的好逸恶劳的家伙呢

电话电视贵的时候,全世界一样的贵,只不过有些地方的人为成本更高。
唯一前进的是科技不断创新,有些国家、企业和个人孜孜追求,这才让绝大部分电子产品走入普通家庭,只负责制造那部分的功劳其实极小。
如果把工人权益、环保、能耗等提高到国际标准,我们制造业的成本会大大增加,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2023-07-21 12:25

技术进步对成本的降低你是一点都不提啊…另外,觉得博主说的有理的童鞋建议回去重新学习一下微观经济学。利润最大化不等于定价高,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之前电视机卖的贵,一方面是当时能负担的起的人群太少,人均承担成本高(规模效应少),另一方面是国内供应体系还未健全,以国内收入水平定价的电视机还未出现,那时候买的电视机是以外国人(以美国人为例)的收入标准定价的。
我倒是认为,电视机什么什么的变便宜,是人们实际收入变高,市场扩大带动供给的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和技术进步造成的。
当然,祖国的庞大市场,本身就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他对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消费者负担确实是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这本身也是经济的一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英雄”无法改变历史发展方向,我觉得形容这个例子很贴切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么些年卷发达国家得到的红利释放给老百姓,大部分转化为我们的财富和收入,那么就会把这种范式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只成为我们商品的消费者(就像当初发达国家看待中国一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绝大部分的正常的贸易与分工被你说成收割,宝马给宁德时代一麻袋的技术资料,是不是收割?如果真是纯粹收割,几十年过去了,把中国收割成了第二大经济体?有这种收割方式的吗?
中国人也不是傻子,市场,技术,资金,供应链,就是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中一天天建起来了。以苹果为例,苹果是拿走了大部分利润,但是整个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却留下了,有些供应商苹果那是手把手地教。
那真不是收割,是双赢。芒格说了,任何不是双赢的事情都很难持续。
股市也一样,收割、压迫的叙事方式不利于我们生存。股票亏钱了,是被庄家、大股东收割了,不是我自己没能力啊。
其实,贸易与分工中利用定价权的所谓“收割”是相对公平的,比如成本几十块的茅台卖你3000是不是收割?非强迫自愿的就不是。
没有贸易“收割”的地方就会有战争,那才是真正的收割,比如欧洲正在发生的那场冲突。

并不尽然,是科技进步导致的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