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1
刚才又梳理了一下逻辑,更通了:
首先人事任命升董事长卸任ceo,那老余就是关注战略发展,这是道,而不再聚焦 术。这里结合国家最近不断推的智能车来看,同时华为车的盈利占比上升,是符合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所以,车在华为的重要性提到最高。这点无疑问。
其次,那这么高的战略高度,匹配老余聚焦智选车四界,你觉得合理吗?聚焦是降战术,同时智选车模式只是打造样板间,并不能给华为车带来最大的营收,企业都是以利益为考量。所以,能匹配人事任命的战术应该是:1.华为内部整合车模式,找到新式的发展模式(更符合现在局面),这点更侧重国家层面。2.华为亲自下场,打造huawei car,这点更侧重华为企业层面。
具体来说,1.国家推动智能驾驶迫在眉睫,但是先设定了四界画了个圈,剩下的只能进hi模式卖的又不好,那这无疑是阻碍企业加入的动力因素。当然作为赛力斯股东不关心你们卖的好不好,卖的不好才有利,毕竟我们出发的角度是消费者重品牌(问界)轻零部件(hi)。而站在国企央企角度,让他们加速下场可能会有国家层面的推动,那代价可能就是在一定层面的一视同仁。 这个角度来说,有利国家(车大战略)有利华为(更多车企拥抱符合华为一贯目的)有利观望车企。三利一害(利空四界现有借助华为品牌的模式)。
2.当然1加入了很多设想,需要国家进来推动。而2则是站在华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华为内部一直不同意造车是有时代问题的,当时的确没法造车。但是现在样板间打造的很成功,那华为几个轮值总裁会不会有想法?你是利用我的品牌卖车,未来可能到五千亿市值,那这钱让我自己赚不好吗?都知道车能再造几个手机终端的体量,那我为啥要把这么大的肉交给一个和我并没有关系的企业呢?(和赛力斯没有股权关系)我能赚万亿,我会只赚几百亿的提成吗?我亲手扶持起来一个五百强,让人觉得我很厉害? 这里逻辑可能在发生变化了。
此次提拔老余上战略高度,估计就是让他站在大局考虑最大化华为利益,毕竟任老年级大了,但是车的战略未来可是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华为亲自下场理所当然。至于打脸论 背刺友商论 说这话的人几岁了呢?
回到利益相关角度:赛力斯该咋办?我始终认为这不是抛弃,而是未来会通过某种商业方式绑定双方,让互相更深层次的达成利益共赢。毕竟不管哪个角度,他都会是华为的首选。
引用:
2024-05-01 01:33
最近,特斯拉来我们这谈的很好,我们允许特斯拉进入zf大院,同时fsd也能在中国使用。结合这...

全部讨论

05-01 13:04

中新网5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4月30日下午,华为内部发布人事调整文件,宣布余承东将担任终端BG董事长职位,原华为终端BG首席运营官何刚接任华为终端BG CEO。
  此前余承东职位为华为常务董事、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余承东在车BU也有类似的职位调整。当时华为内部发文称,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接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一职,而余承东升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05-02 04:18

华为如果要亲自下场造车的话,四界送华为股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