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分红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75回复:154喜欢:30

昨天有朋友给我留言,还在说因为除权,相当于左兜放右兜,分红没有意义。既然我上这个平台是想抱团取暖,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再解释一次,希望形成共识。

我一直坚持认为,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唯一方式是分红,而获取分红是股东增厚收益的最好手段,所以取现名。

打个比方,上市公司相当于会生蛋的母鸡,或者是可以种庄稼的土地。上一次用土地举例,今天用母鸡🐔说事。

上市公司的股权天天有价格,流动性极好,有差价就可以兑现,所以生出很多故事。今天举例的会生蛋的母鸡类似,随时可以买卖。

话说有的鸡会生蛋,有的鸡不会,有的鸡今天还不生,但将来可能生的多,价格自然是不同的。有的鸡生蛋不少但售价低,有的鸡现在生蛋少或不生但有高预期所以售价高。

鸡本身没太高价值,因为不可能清算;高的就是生蛋能力,相对于市场售价,不会生蛋的鸡价值接近零。换句话说,我们买的就是生蛋能力。

生蛋的瞬时,鸡蛋分离,自然需要除权。带着蛋的鸡和蛋被拿走的鸡,价格差个蛋钱,非常正常。蛋可以吃掉,也可以卖钱凑起来再买鸡。生蛋的过程确实相当于左兜放右兜,没问题!

问题是这只鸡,有人替你喂养(有代价,蛋的一部分被支取),一定时间后(有1年的,有半年的,欧美很多1季度)还会生蛋,而且蛋越来越大。你说你这鸡到底该卖什么价?鸡蛋分离时,当然只有鸡价,有蛋要生时又应该是鸡+大蛋,你付出的是时间,鸡回报你的是一个更大的蛋!填权应该吗?正常的逻辑,填权太应该了,只是需要时间等下一个蛋再孕育生长出来!

如此往复,若干年后,累积的蛋的总价格超过你当初的付出,负成本奔跑,老鸡还在继续为你生蛋!

一次一次从左兜往外掏,右兜越来越鼓,左兜并没有瘪下去!想明白了吗?

再说一遍,你付出的是金钱和时间,公司回报你的是分红!看清楚,你必须付出两样东西,除了金钱,还有一个必要条件,时间!

我们买鸡,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售价,价格是不是合适?什么叫价格合适?一是这鸡的生蛋能力,现在能不能生蛋,将来的蛋会不会越来越大,你需要比较的只是当下买鸡的金额,和将来蛋的价格,再加上将来卖出这只鸡的预期价格!二是需要付出的等待时间。

其次是时机,当下价格是不是合适,合适就出手,不合适就等个合适的时机。

最后就是收益问题。鸡买回家了,获取收益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等着生蛋,上面说过了;二是市场出价太美丽,把未来好多年的蛋钱都提前预付了,为啥不让出去?

投资就是这么简单!


全部讨论

你和炒短线的讲分红,如鸡同鸭讲,分红懂得都懂不懂的讲在多他们也不相信。

2023-02-07 10:04

“鸡生蛋”例子我觉得说的挺形象的。
鸡如果生病了,就会下蛋小(分红变少),体重恢复的慢(填权慢,或者好久不填权)。
鸡生病有康复的可能(估值恢复)。
鸡品种不同,也会有一直病病怏怏的,健康时候少的鸡。
当然鸡也有死了的可能。

2023-02-07 19:06

本人持有$南京银行(SH601009)$ 已经15年,持有$民生银行(SH600016)$ $浦发银行(SH600000)$ 都已超过十年。期间虽也高抛低吸做些波段和T,但是持股比例基本没有变化。民生和浦发这两年表现那么差,我还敢坚定持有,就是相信只要他们不退市不破产,每年坚持分红,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无非把持股时间继续拉长。

哈哈,以银行为例,我曾经也被这种情况困扰过,分了红后,股价除权,=什么都没有,1年内卖还扣税。我采取一种极端的方法:买10年左右股息稳定的,市净率0.5以下,当然越低越好,这样的话,除权后,股价降,股息自然升高,可以算出股价为0的时间,但是,股息上8的概率极低。其他的任何情况都比这好,银行破产出外。北京银行我买了3年,现在成本3.98元。银行不增长下,13年后成本0,以后就是无本大牛股,直到我over   留给我儿子。

2023-02-07 11:35

解释得太复杂了
股价就是总重量,分红是生蛋,生蛋后重量变轻,但是鸡会继续吃食,重量重新长回来。
好鸡吃的快下的大

2023-02-07 11:02

利润和分红的关系,相当于别人告诉你的蛋和发给你的蛋。不发的蛋有可能转换成下一周期的大蛋。问题是有可能说假话,也有可能转化不利,所以我更看重发到手里的蛋,以及下周期会不会发个更大的蛋

2023-02-07 20:06

在分红的那一刻,资产总量是并没有增加的,这也是很多人没有兴趣的原因了

合适的价格买入,用简单的表格算算,就算未来利润不增长或股价大跌,时间越久分红复投后的收益也很可观。

这个例子用于解释分红收益模式很合适,很好理解
不过分红并不是公司回报股东的唯一方式。其实大多数人不通过分红来投资获利,而是价差,价差获益方式也有价值上的逻辑。
对于一笔投资如何获取收益,分红可能只是长期股东的终极兑现目标(利润持续增加,市值就是不增加,最终用分红兑现收益)。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他就常年不分红。因为对于有成长的企业,股价会随着他每年的利润增长持续增加。如果哪天巴菲特发现自己无法让公司再赚更多钱了,甚至可能赚取亏损,那就分掉所有的钱,来一个累计大分红。
实际上,当你把钱投入一个公司的时候,你发现每年把钱分红给你还不如他留着发展挣更多钱,比如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增加利润规模,这时候你就不会想拿每年的分红钱了,因为这样还不如让利润复利滚动到滚不动了再拿更多分红。而随着企业挣得越多,企业估值越高,你就更没必要拿更多分红了,因为市值涨上去了,可以卖股权获取收益,这就是成长股的投资过程。这个过程中,企业早期的长期投资者,既可以等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利润积累到很高程度每年拿更多分红(大股东),也可以选择在企业市值由盛而衰前出售股权获利(长期基金投资);而大多数短期投资者(小股东或炒作者)都是为了阶段中的价值增值导致的价格增加或价格炒作而卖出股权获利。
此外,对于进入成熟期、业绩稳定的企业,投资他相当于买了个有波动得债券,就是楼主说的下蛋的鸡。有些鸡在下单同时,还在长胖,而市场按照这只鸡可能会老去来定价,这种情况,买这种鸡收益要更好一些,既有错误定价收益,也有鸡长胖的重定价收益,还有鸡蛋收益。

2023-02-07 11:03

最最最通俗的讲解,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受益匪浅!感谢博主真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