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与房住不炒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喜欢:3

“食色性也”为孔子语,意思是“贪吃和好色是人的本性”;“房住不炒”则为今人言,意思是房子要用来住,不能投机。现代经济的数字化交易,让一切资产都有了天然的投机性,无论是外汇、期货,还是贵金属、比特币和收藏品,一个东西但凡可以买卖,资本就会“贵出贱取”来获利。这种投机性来自于人性,因为资本的背后是人,人性是逐利的,所以资本是逐利的,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让人逐利是市场经济的前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解锢,带我们告别了物资紧缺的前30年,来到商品琳琅满目产能过剩的今天。不能设想不让人逐利,不让资本逐利,还能发展市场经济。那样资本不但不会进来,还要出去,去资本的天堂美国。在美国资本让马斯克造一百艘星舰,也不会为一百万美国流浪汉建设保障房。美国社会是多元化、多种族的,没有滋生平均主义的土壤。

股民最易明白三个事实。第一个事实是,如果股票不能炒了,股市就没人玩了,企业融不到资就去外国上市了。第二个事实是,资产的吸引力不在价格的高低,在于能不能涨价,美股十五年牛市一直在创新高,炒美股的人越来越多,美国楼市和比特币也是如此,去美国的资本越来越多。第三个事实是,股市极少数人赚大钱,多数人赚不到钱;A股是这样,美股也是这样。任何市场,不让少数人赚大钱的唯一办法是关闭市场,重回前30年。那样我们将为美日欧印送上复兴大礼包,正可谓一鲸落而万物生。

林园说:“为什么中国的房地产能做到全世界第一?中国人多地少嘛,这就是常识。”比林园更懂市场的人应该是凤毛麟角,但多数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做大是不合理的,中国几百万亿市值的楼市,中国持续上涨几十年的高房价,是被少数人和地产商炒作起来的。这种认知水平的市场,林园怎能不赚到大钱,而多数人又怎能赚到钱?中国高房价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土地供给被垄断,供地不足导致高地价。二是没有房产税,房子的持有成本很低。减少房子投机性的办法是,增加土地供给和出台房产税,同时取消对地产行业的融资限制,让地产商多造房子。新房好房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过剩的是老破小;我们不能因为衣服是过剩的,就限制纺织厂生产衣服;不能因为影视剧太多了,就限制制片厂拍摄电影。市场经济应该让市场来决定一个行业兴衰的过程。

富人买多套房不是炒房而是投资。贫富差距是收入分配问题,不是房地产问题。市场经济的规律是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例如美国,20%的美国人拥有80%的美国股票,与之相比,中国的房产分配要平均的多。而且就算富人不买房,也不会把钱分给穷人。富人不买房的结果是,M2不断走高而物价不涨,穷人连工作都找不到了。不让富人买房,就像不让马斯克造星舰了;马斯克不造星舰也不会给美国流浪汉造保障房。

教员曾说:“我们讨论问题,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用脱离实际的定义来操作实际,市场就会出现反常。改开初我们人口占世界25%而经济总量占世界2.5%,是一个反常;三年前对地产融资紧缩以来,股市独自下行雄冠全球,也是一个反常。

孔子说“食色性也”。古代生产力低下,贪吃增加粮需;好色消耗体力,致粮食减产;粮食供不应求酿成饥荒,动摇封建秩序的根基。孔子是维护封建秩序的,结束“礼崩乐坏”是孔子毕生的追求。贪吃和好色不会为孔子所喜,就像炒房不会为今人所喜。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孔子实事求是的叹道:“贪吃和好色是人的本性啊!”如果孔子学今人,他可以说:“人性不贪,人性不色;粮种不吃,力耕不色。”但孔子尊重事实,对于大众情绪化的认知,他提醒学生说:“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孔子从实际出发讲道理,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

目前新房的供给已经大幅减少,新开工面积下降了一半,未来房价怎么走,供需关系决定。如果未来新房供不应求,房价就会再次大涨。现在有两种人站在房价面前,等待未来的检阅。一种是从定义出发看世界的人,他们一定会看到,房子没有投机性,房子已经过剩了,未来房价如葱;另一种是从实际出发看世界的人,他们一定会看到,地产供给侧难以恢复,土地垄断长期存在,房产税出台阻力重重,在这些客观事实的推动下,现在买房十年后又是跨越了阶层。$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招商银行(SH600036)$ @胡锡进

全部讨论

03-26 18:04

供应侧不修复就不修复吧,按我的分析,供应侧需要下跌75%,房价才可能重新涨,现在才百分之50%,至于需求测,你真觉得需求不变么,出生人口下跌50%,未来接盘少50%,大家提前抛出,避免过会真砸手里,成了一文不值的固定资产

03-27 09:54

谁告诉你“食色性也”是这样解释的?我还能解释成“吃好看的东西是人的天性”“吃和看是天性”“爱吃什么是被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决定的的”。
还有这句话我百度了一下发现是“告子曰”,不是“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