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哈撒韦持仓指引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2

原创 Agam 阿甘投资 2024-05-13 00:01 广西

与朋友聊到怎么看当前的长江电力时,觉得对长江电力的投资大概率类债券,翻译一下就是公司会长时期永续经营,为股东创造价值,但是要想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市场上的表现是不好奢望的,最多的表现就是拉长时间看,忽略波动,稳定向上大概率。

以上的这样的想法出来后,不禁让人想起伯克希尔哈撒韦。长江电力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持仓中是什么地位?显然不会是苹果,也不是可口可乐,也不是富国银行,也不是美国运通。更大可能像其持有的公用事业公司,如铁路等。


看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仓,这样的公司在其中占比很小,不禁要问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其影响伯克希尔哈撒韦收益贡献率很小,但是这样的公司还在不断创造价值,所以巴菲特并没有清仓。占比小,但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体量大,这样的公司创造的价值绝对量来讲也是不小的。按照我这样的小散思维来讲,这么多年的持仓,早已成本归零,占比小,涨跌都不影响整体收益率,何况创造现金价值还在持续,哈哈哈!

回到我们自己现实来看,投资当前的长江电力投入小,这里特指资金量小,的确意义更不大。但是如果是十一年前的重仓,或许至今也不算重仓了,看起来是不是和巴菲特的一样。当前如果稍微投入多一些,再过十年是不是也不那么重仓了呢?看起来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说完如长江电力这样的公司在持仓中的地位,也不得不说苹果公司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仓的地位,显然,苹果公司的任何波动都会影响其收益率和绝对值,因为重仓。

为什么巴菲特敢于重仓苹果?我们能不能找到这样一家公司在自己的持仓中有这样的地位,且真实的能带来收益?

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不止我一个人的梦想,相信大家都在寻找。按照正常思维来讲,那就是把巴菲特投资苹果的逻辑和历程梳理一遍。

在行业选择上,巴菲特倾偏好金融、消费、公用事业等竞争格局稳定的传统行业;在公司层面,巴菲特看重企业是否具有护城河和出色的管理层,是否在品牌、产品特性、商业模式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所谓护城河特征,具体表现在规模大、持续盈利、ROE高且负债少、业务简单。

一家企业ROE(净资产收益率)较长时间处于20%-30%可算作优秀企业,而ROE不低于20%且能够稳定增长的企业才能进入巴菲特的投资范围。仔细查看苹果财务指标可以发现,苹果的ROE表现同样惊人,连续五年都超过了30%且持续增长,对选股极其看重ROE的巴菲特而言,这无疑是大大加重了筹码。

巴菲特选择买入苹果公司的原因有多个。首先,苹果公司是一家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世界型的公司。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一直备受用户喜爱,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其次,苹果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也非常优秀。截至2016年底,苹果公司持有超过2300亿美元的现金和短期投资,这使得苹果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此外,苹果公司还拥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产品,比如iPhone和iPad,这些产品的销售额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另外,巴菲特在考虑投资苹果公司时,还考虑了苹果公司的估值。他认为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相对于公司的价值来说,是相对较低的。这是因为苹果公司的财务状况优秀,而且公司还有很多潜在的增长机会。

巴菲特入股苹果时,市盈率为10倍左右。因此,巴菲特认为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是一个被低估的投资机会。巴菲特在2016年开始购买苹果公司的股票,当年投入约67.47亿,持有评估公司的股份约1.1%,到2016年年底,苹果公司市值约6500亿,持仓市值70.93亿。苹果公司在2015年股价开始出现下滑。而在2016年营收增长出现下滑。苹果发布的2016年第二财季的业绩不及预期。财报显示,当季营收为505.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同比)下滑13%;净利润为105.16亿美元,同比下滑22%。这是苹果公司营收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而巴菲特购买的时间点正是苹果股价创出新高后的下滑期。

大公司逻辑没出问题,但是业绩短期下滑,带动股价下滑的时候,其实正是出手时机。之后在2017年巴菲特把苹果的投资额度达到209.61亿,持有苹果3.3%的股份;2018年累计投入360.44亿,持仓苹果5.4%的股份。

截止到最新的财报数据持有苹果市值1743.47亿,不算减持和分红,也是近五倍的市值。

选股标准有了。参照看大A中肯定会想到贵州茅台。当前的贵州茅台还是很优秀,但是同比2016的苹果公司有什么不同呢?


当时的苹果公司市值5000亿美元,现在的苹果公司市值2.81万亿美元。如今的贵州茅台市值2.18万亿人民币,2016年的贵州茅台大约也是4000-5000亿人民币。神奇,如果把美元和人民币忽略,是不是极其相似?巴菲特开始减仓苹果公司了,我们还能不能重仓贵州茅台?我说不好,但是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要像巴菲特投资苹果那样的成功,复制投资茅台可能时机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候也应该是2016年,有一批人投资茅台“封神”,这样的机会或许错过了!将来或许苹果公司的持仓会逐步降低,无论是减持还是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整体市值的提升。对于贵州茅台,我们也看到曾经“封神”的大咖们,除段永平外如今也未必是特别大的重仓,至少没有像如今巴菲特持有贵州茅台的仓位占比。

说到这里,常态思维那就是寻找下一个苹果公司,下一个贵州茅台。在哪里呢?会不会是新时代的AI?显然纯科技类公司不是巴菲特所需要的,如果是要与消费类挂钩,可能是人工智能时代某家应用型公司。

在大A有这样的公司吗?此时美国没看到,我们这里也难看清。

来来来,在我这个浅薄的认知,狭窄的能力圈里看看有没有?哈哈哈

看看净资产收益率,符合条件的,有一家迈瑞医疗。当前市值3695亿人民币,净资产收益率长期大于30%,全球性经营公司,医疗器械和消费属性还是挂钩的,只是TO B。我想2016年的苹果公司,在大多数眼里也是科技类公司,与消费挂钩,也是巴菲特持仓后一番解读才有了更强的消费意识。其实我理解苹果公司更多的是品牌占领人们心智,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人们消费认知决定了苹果公司的护城河。但是回到2016年,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其就是智能手机公司,科技更迭,洛基亚的没落,另一个时代的胜利者而已。

不恰当的类比,如今的迈瑞医疗会不会也走在这样一条路上,只是还没有站上山顶而已。人工智能新时代,必将造就新的英雄。哈哈,思绪有些放飞了!不是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只要管理层优秀,能把握住时代的红利,完全可能的!如果迈瑞从现在的不到4000亿市值,做到2万亿市值,不是下一个苹果,下一个茅台,也算是一个英雄之一吧。

拓展思考:

当我们的持仓中有了长江电力这样的持续创造价值的公司,但是高速成长期已经过去,或许贵州茅台腾讯控股分众传媒这样的公司都陆续加入这个序列,那么我们的持仓中呼唤2016时的苹果公司和贵州茅台。假如在资产配置中能有这样一个尖兵,还有一系列的“长江电力”,或许形成的将会是一个类似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持仓,这是不是一个指引呢?没办法操巴菲特的作业,我们能不能如巴菲特一样相信国运,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做好资产配置呢?我想还是可以这样想的,只是此时此刻谁也说不好,也无法告诉我们确定答案!

$长江电力(SH600900)$ $贵州茅台(SH600519)$ $迈瑞医疗(SZ300760)$

Agam

投资有风险,赞赏需谨慎

全部讨论

05-13 11:21

像不像中美能源公司

05-13 07:40

看一下非上市公司,那些铁路股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