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五泸洋的销售体系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1

根据销售主体的不同,白酒的销售大致可以分为直销(厂家直接负责销售环节)和经销(经销商负责销售环节)。目前白酒企业的销售几乎都是经销和直销并存,但主要以经销为主。同时,根据厂家和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主导力的不同,大致有由经销商主导、由厂商主导及双方深度捆绑的三种销售模式。直销优点是节省销售成本、终端产品价格低、反馈速度快、回款时间短、厂商利润高;缺点是传播效果不好,不能很好利用经销商资源。经销优点是宣传效果好,经销商资源合理利用,厂商可以通过压货熨平周期;缺点是销售成本高、终端价格偏高、反馈速度慢、厂商利润压低,销售专业性差、售后反馈不及时。

在白酒企业的销售体系中,分三部分,分别是厂商体系、渠道体系和终端体系,如下图。茅五泸洋四大白酒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了不同的销售渠道体系:贵州茅台的小商模式、五粮液的大商+OEM模式、泸州老窖的柒泉模式和洋河股份的1+1深度分销模式。

贵州茅台:小商模式

小商,顾名思义小经销商。贵州茅台采用厂商主导下的小商制,小经销商开设和经营专卖店,但员工工资、店面装修等费用由贵州茅台负担,对稳定价格、维护品牌形象有相当的强渠道掌控力。这种模式便于厂商管理,不易产生压货、窜货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能够更好地执行渠道精细化;由于小经销商存货量相对小且资金周转快,提价时能及时跟上。缺点是需要有强大的品牌力背书。茅台做到了,五粮液也在学习,但其他白酒公司就很难模仿。小经销商的资源和体量很难实现高效动销,品牌力为动销助力;高企的渠道利润赋予经销商囤货动机,批发价和终端价格受市场左右,厂商控制力较弱。为了平衡渠道利润、平抑终端价格,贵州茅台一直在加大直销力度。保价策略一直是茅台在做的事情。

五粮液:大商+OEM模式

大商模式即总代模式,指厂家以区域为单位,指定实力强劲的大经销商,由其全权代理所在区域的产品销售,厂家可借助大商资源实现较低成本的快速扩张,且经销商利润由其营销能力和积极性决定,盈利空间大。这种模式充分利用杠杆资源,在品牌扩充前期,有利于低成本快速占据全国市场。然而五粮液为极大调动大经销商,1996年独创OEM模式。其成为了五粮液发展中的败笔,否则五粮液的王者地位不会被贵州茅台取代。2008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第一次超过五粮液,2013年茅台营业收入超五粮液62亿元,茅五差距越拉越大。

OEM授权贴牌模式,由总代新创一个品牌买断经营,五粮液代为生产,总代负责贴牌销售,利润协调分配。帮助经销商实现了自己的品牌梦,极大激发了经销商积极性,高峰时,五粮液旗下有上千个子品牌。但是授权品牌过多,各品牌价格、品质错位,大量买断品牌出现虚假宣传,总代对下级经销商实行零利润的批价,然后由下级经销商向上级进行返利,冲击了价格体系,也对五粮液形成价格上的竞争。很明显过分依赖大经销商;同时渠道掌控力不足,容易出现渠道商低价甩货、区域间窜货等问题;多层级渠道运作下,厂商难以准确掌控渠道库存、终端价格、市场动向,影响适时决策。

2009年,五粮液开始由大商制转变为小商制;开始加速提升品牌力、布局高端市场,适时调价并逐渐扩大高端产品产能。五粮液的大商模式关键就是保量策略。

泸州老窖:柒泉模式

以区域为单位设立销售(柒泉)公司,区域内核心经销商、泸州老窖的销售员工共同出资持股,持股比例根据其销售额进行分配,与经销商形成紧密捆绑。厂商、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主动性增强。该模式本质是总代压货分销模式,泸州老窖将货物以内部价卖给区域销售(柒泉)公司,区域销售(柒泉)公司按出厂价分销给经销商,经销商可以通过产品价差、公司分红和返利保持较高利润。劣势:一是公司对于渠道管控能力较弱,行业下行时,经销商追求短期利益,低价甩货、区域串货,加速产品价格倒挂;二是公司对经销商依赖度较高,导致经销商话语权较大,在产品销售和开发上难以管控,不利于产品矩阵发展。三是柒泉模式下公司并不接触消费者,产品缺少消费者培育和品牌文化价值宣传。

针对以上问题,泸州老窖调整渠道模式:为了大单品战略推进,避免经销商仅销售高利润产品,分品牌成立国窖、窖龄、特曲三大专营公司独立运作;增强终端掌控力,专营公司下设各区域子公司,并只下设一级经销商或终端;为了增强了公司品牌推广和终端管控能力,仍以股权绑定经销商,但将品牌运营、管理层和销售人员任命、费用考核等权利划入上市公司管理。公司针对不同市场发展阶段,进行渠道模式的灵活调整,在品牌专营公司下设三种管控模式:子公司模式:在需要资源持续培育的市场,当地经销商资源相对较弱,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形式对市场完全掌控。厂商 1+1:在经销商实力偏弱和市场销售受阻的市场中,公司主要采用厂商 1+1 协同进行市场管理,由当地经销商组建品牌专营公司,并由厂方人员主导,制定营销推广和费用投放方案,经销商负责后端的仓储物流工作。经销商主导:对于经销商实力较强的区域,由经销商主导开发市场,厂家派驻人员辅助监督。

在渠道模式变革中,泸州老窖始终坚持渠道精细化和消费者培育两方面,从柒泉模式到品牌专营模式不断升级改进,并针对不同市场因地制宜,渠道实现向扁平化、精细化运作转变。在财报上的体现就是泸州老窖的销售费用低于竞争对手。

洋河股份:1+1深度分销模式

1+1深度分销模式,即经销商体系+厂家自有销售人员。在各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市场开发、品牌维护,经销商只负责物流和资金周转等服务工作。经销商直接由洋河点对点管控,不同级别的经销商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强化了洋河的终端领导力,并且引入经销商淘汰制,以期提升经销商的品牌忠诚度。由于这种模式对经销商素质要求不高,可以快速复制开拓市场;无论是与同为厂家主导的小商制相比,还是与同样能够快速扩展市场的大商买断经营模式相比,1+1 深度分销的渠道模式更加精细化,大量自有销售人员开发市场,能够更直接地获得市场信息,且对于品牌力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深度分销模式下,经销商退化成配货商,渠道利润比较低,主观能动性不强,当利润更高的竞品出现时,经销商随时可能倒戈,2019年洋河便发生渠道危机,随后洋河对1+1深度分销模式进行微调,转变为1+1+n的模式,建立各个区域一商为主,多商为辅的新型厂商关系,改变了过去经销商相互竞争的局面,明确一个最强的经销商作为主导,其他经销商定位为配送者。该模式体现在财报中表现得就是销售费用较高。

$腾讯控股(00700)$ $招商银行(SH600036)$ $分众传媒(SZ002027)$

通过销售模式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贵州茅台的命脉是品牌力,只要品牌力还在,价格就还在,小商模式就优势明显;五粮液过去大商制,特别是OEM模式的保量策略,在特殊事情成就了五粮液,但是也伤害了品牌,而今把小商模式引入也是构建品牌力的表现;泸州老窖的销售体系很厉害,与管理层销售出身有关,效果也明显;洋河股份的销售,成本高,典型的区域白酒企业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