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川投资评论

远川投资评论

他的全部讨论

被垄断的信评

电影《国家破产之日》当中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韩国在和IMF进行谈判的过程当中,穆迪和标普进一步下调了韩国的信用等级至B-。韩国国债沦为垃圾债券,让本就困难的谈判雪上加霜。
电影虽然有艺术的成分,但信用评级机构对韩国评级的大规模下调却实实在在地吹响了国际...

困在内卷里的卖方分析师

公募降佣进入最后一个多月的倒计时。
根据证监会4月19日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公募基金的股票交易佣金费率以市场平均股票交易佣金率为基准进行调整。根据头部基金公司的测算,此举将使公募基金年度股票交易佣金总额降低38%[1]。
对以基...

一群放弃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基金经理

在一些语焉不详的离任疑云,或是一些职业道德与产品业绩的双杀里,一种过去二十多年在基金行业盛行的惯性叙事正在被明星基金经理们亲手瓦解。
对基金的全部关注聚焦于一人身上的思维习惯,来源于明星基金经理文化的泛滥,也将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建立在了人性的脆弱上。
当主动权益投资遭遇...

如何守住公募“固收+”的性价比?

4月23日,人行公布了“跨境理财通2.0”推出后的首份成绩单。3月,南下购买理财产品的新增个人投资者为23,237人,环比猛增11.78倍。而在这些内地投资者投资的香港产品中,高达98%都是最普通的银行存款。
个中原因并不复杂——香港的利率太诱人了。
以建行亚洲为例,美元1万以上10万以下,1...

潮水退去:量化T0是否已成过去时?

不知从何时起,基金圈每逢佳节总有文件要学,本次五一也不例外。
4月30日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颁布,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严格控制同日反向交易,严格禁止可能导致不公平交易或者利益输送的日内反向交易。确因投资策略或者流动性等需要发生同日反向交易的,私募...

低利率时代下,中欧固收团队如何「大象起舞」?

这是债券牛市的第七年,但对于债券基金经理来说,远不是一个值得开香槟的时刻。
开年以来30年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宏大叙事充斥市场,日本逻辑不绝于耳,投资者开始对零利率的未来充满遐想。
有人焦虑,现在每赚一个BP,都是透支职业生涯所得。也有人坚信,债券投资正在迎来做精做优的新时...

全市场都在等房地产

2023年以来, 占据标普500指数市值超过30%,全年贡献指数2/3涨幅的 Magnificent Seven (简称 M7)几乎成为了美股的代言人,巨大的涨幅也让科技七姐妹成为了投资机构心中的白月光。
富达(FMR)、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富国银行(Wells Fargo)等机构去年四季度的13F持仓报告中都将苹果...

被低估的公募量化

当360 创始人周鸿祎提出「不拥抱AI的公司,员工会被淘汰[1]」时,人工智能的浪潮早已席卷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基金行业。
早在2017年3月28日,贝莱德基金就宣布将裁掉超过40个主动型基金部门的员工岗位,其中包括7名投资组合经理,转而用算法代替[2]。
同年5月,量化对冲基金巨头Citadel...

为什么要发那么多ETF?

不知不觉间,公募基金行业已经换了一套叙事。
以2021年1季度主动权益明星们的规模巅峰为节点,公募ETF规模至今翻了一倍。
公募一哥张坤管理规模从1331亿规模掉落至647.32亿,而易方达 300ETF 从90.48亿飙升至1373.19亿,以一种略显尴尬的方式完成掉转。而300ETF这个赛道里真正的「一哥」—...

破晓时分,我们靠什么穿越迷惘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市场称为新「国九条」,实属十年一遇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就市场形态而言,大洋彼岸的美股早已自发形成了大盘股主导的市场格局——从2017年开始,美股基本由大型科技股引领上涨,尤其是2023年以来,由七...

公募的前路在哪里?

4月12日,继2004年和2014年的“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一次印发了新“国九条”,即《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此举也被视为资本市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起点。
三次国九条颁布的时代背景都各有不同,因而各自承载的历史任务或许也会略有差异,其最终目标却都相...

张坤的消费不降级

顶级的交易,常常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眼光,一个是实力。
尽管净值连跌了三年,但张坤仍然在定期报告里稳定地输出不必悲观的观点,光是「优质公司已经跌得私有化都合算」的话,就讲过好几次。但作为一个公募基金经理,张坤即便有私有化的心,也没有私有化的命。
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他...

橡树在狩猎什么?

2024年3月11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的一份声明将万科的窘境置于聚光灯之下。
在这份声明中,穆迪撤销了万科的‘Baa3’发行人评级,并授予了其Ba1评级,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垃圾级债券”。四天后,标准普尔将万科企业(02202)的“BBB+”发行人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评级下调意味着万科在...

经济学家朱宁:刚性泡沫掩盖了金融真相,我们正在承受代价

3月29日,万科发布了2023年年报。过去一整年,万科以3761.2亿元的销售额排名行业第二,但数字本身已经回落至2016年的光景,而万科的市值也从2018年顶峰时的4500亿一路缩水到1000亿,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
从「涨价去库存」的中国地产奇观,到行业集体性地陷入生死存亡,这种跌落几乎是在一夜之...

泡沫预言里的英伟达

在A股失传了有一阵的「怕高都是苦命人」,远渡重洋出现在了英伟达的身上。
如果你曾在2023年1月超过33%的涨幅面前,犹疑AI还是故事不是事实,那么你将错过它在去年剩下的11月里又创造的2.5倍涨幅;如果你曾在今年年初,再一次担心科技股的热闹不过是又一场幻觉破裂的前奏,那么英伟达在过去三...

理解财富管理,更理解每一个你

黄金,经过几年沉寂后,再一次站上大类资产的C位。在收复新冠大流行期间创下的高点后,交易所黄金价格涨势不减,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和以往一样,人们对特定资产的关注常常发生在其价格极端波动时。但斜率陡峭的K线也常常意味着基本面与预期的激烈博弈。这使得如何看待黄金的价格变化以及如何...

当股债平衡失效,到哪里寻找低波动?

在数次降息之后,几乎所有银行都已经告别了存款利率3%的时代,但国人的储蓄潮却并没有因为利率的走低而就此退去。
央行公布的2024年2月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73万亿元。截至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0.7万亿元,同比增长8.4%。金融机构的存...

美股不是唯一的白月光:一个主动QDII的投资哲学

从Chatgpt一鸣惊人成为历史上最快月活用户破亿算起,美股科技牛市至今已经持续超过一年,以英伟达为首的「Magnificent 7」率领美股三大股指攻城拔寨,撩拨着A股股民的心弦。
而在国内市场扑朔迷离的走势之下,即便遭遇回调,美股在国内众多投资者心中依然是「别慌,只是技术性调整」的白月光,...

A股的谎言逐渐昂贵

进入2024年,从吴清履新证监会第十任主席,到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针对资本市场的相关提案,「监管动向」成为资本市场参与者最为关心的变量。
在3月6日下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首次答记者问,表示自己到证监会主席岗位还差一天才满月,还在边干边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