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26喜欢:34

1984年王国春担任五粮液厂长时,五粮液资产3000万,其中负债就高达2500万,账面流动资金只有8万,到了1988年,白酒行业遭遇危机,北京明文规定,禁止国宴使用烈性酒,严禁公款宴请。屋漏偏逢连夜雨,又恰逢银根紧缩,粮食减产,许多小酒厂纷纷破产倒闭,就连茅台厂长邹开良都感叹当年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就在这时,工行给了五粮液一笔600万的贷款。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老爷子十年如一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魄力挖窖池,首期扩建3000吨、再3000吨、1.6万吨……,老窖池不够咱规模凑,二十年后新窖池就变老了。可是当下做这件事是吃力不讨好的,未见其利反见其害,新窖池大量的低端酒需要消化,于是有了后来双刃剑的贴牌代工,可是没有当初的坚持和孤注一掷,就没有五粮液高端酒的今天。

这个阶段茅台跟上了,但是茅台一直比较本分,贴牌很少,所以才有了后来反超的基础。这个阶段老窖落伍了,新窖池也挖了一些但不多,只是吃老本,加上民酒和名酒之争失利,才有了后来的被赶超。老窖15年林刘上任后痛定思痛,立马有了70亿的技改10万吨产能扩张,2022年可以不挖新窖池的,但是因为五粮液继续挖新窖,所以老窖只能追加8万吨,现在不跟未来就跟不上,这都是历史血的教训。

现在对老窖的质疑,我其实很理解,因为他们还是线性思维,没有经历过白酒行业黑天鹅,没有感受到当初老窖的艰难,可以说如果不是林刘能力足够强,老窖万劫不复一点也不奇怪。那会是真没钱,营收萎缩到50亿,利润也就20亿左右,股息率是70%,所以也没啥历史积蓄,那时茅台和五粮股息率是30%印象里,行业未来可比现在暗淡多了,那可是真戴维斯双杀,杀业绩杀逻辑。

老窖不想贷款来着,所以第一笔30亿资金是40元股票增发得来的,小股东一片哗然,坚决不答应。于是后来管理层就从善如流,自筹资金加银行贷款解决,那会社会利率可高,2019年贷款利率3.58%,2020年贷款利率3.5%,2022年贷款利率2.85%等等。去年还是前年有一笔发债提前结束,是因为当时发的是3+2模式,前三年固定利率,后两年厂家定,然后厂家定的贷款利率1%,所以很多债权人选择提前现金了结,老窖公告过的。

大额借款原因找到董秘回复了:公司目前处于业务扩张时期,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利用较低成本借款资金,结合自有资金开展智能酿造技改、品牌提升等重要项目建设,并按照项目进度开展合理现金管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提升财务杠杆,有利于提高资本回报及公司收益。这是官方解释,之于信不信就是各位看官自己的事情了,有疑不买没有问题。

至于因为感受经济不好,所以白酒不好,这是一种错觉。白酒当然跟经济息息相关,但是消费现在是在分层,并不是所有人在消费降级,我举个简单例子,退休人士他们购买能力实际提高了,类方丈等成功人士虽然股票下跌了,但是不影响他们该喝茅台喝茅台(这不刚红衣教主请二手商吃饭,十桌全是茅台),有行业不景气的就有行业景气的,安徽白酒为啥业绩这么好,是因为安徽省新经济红火等等。经济现状对白酒的影响就是高端稳定,次高端受挤,大众酒红火,春节已经证明这一点。

大家反应让我想起了猪哥当初买神华时的反应,所有人包括我都在劝他煤炭是夕阳产业,猪哥说行业不行不代表神华不行,其他企业受损带来神华受益。这个道理当然反面案例就是万科了。不过我还是很乐观,我相信老窖会是当初的神华而不会是现在的万科。老窖增长还会持续几年,因为高端两万吨还没到,技改的十万吨产能还没释放,基数还不高,只有舞娘一半。鉴于空头们找不到更多的黑料了,就不跟你们纠缠了,激你们是为了让你们更努力拿放大镜帮我找问题,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有认真听,你们确实提供了一个新黑点,可惜我不认可,从这一点上确实比云龙强,他只会胡搅蛮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让时间来说话吧,祝大家都好运。

全部讨论

05-01 08:56

05-01 07:35

点赞

05-01 07:12

感谢分享

05-01 0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