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M1和M2增速下滑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上证指数(SH000001)$

4月M2、M1继续回落,M2同比增速为7.2%,M1同比下降1.4%,两项数据分别比上月末低1.1个、2.5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受到多重因素综合影响。

一是年初以来债市走牛提振理财等资管产品收益率,银行存款向理财等分流。

二是监管部门加大对资金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行为的规范,挤出部分虚增的存贷款水分。

三是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个别地方政府通过扩张存贷款提高金融增加值的动力明显减弱。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指出,货币供应量增速的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4月以来,在季节性因素以及手工补息受到严格监管的背景下,许多存款资金转移至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

前四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7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6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8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23万亿元。

明明认为,居民和企业存款减少印证“存款搬家”的现象,而财政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源于政府债发行进程偏缓,考虑到政府债融资较去年同期减少5500亿元,侧面反映目前财政支出节奏可能边际有所放缓。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货币供应量的下滑主要是在监管对于部分不合规的存款产品“挤水分”,也和目前财富管理方式更加多元有关,不能片面解读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下降;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对于存款的监管反而有助于资金活化,有助于金融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修复发展。

温彬表示,政府债、企业债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主要拖累因素。4月,政府债净融资-984亿元,同比减少5532亿元,国债、地方债发行进程仍相对滞后。为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4月30日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后续伴随特别国债增发、专项债放量提速以及信用平稳扩张等利好因素积累,将对社融增速形成稳定支撑。

展望下阶段,温彬指出,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加快发行,有望对社融增速形成有效支撑;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效,降准降息仍存一定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五篇大文章”领域和合理消费融资需求将得到更有针对性满足。伴随财政政策、设备更新等需求端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有助于畅通生产和消费,促投资、稳增长。

全部讨论

05-13 16:13

经济危机,股市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