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基酒产能大跃进——茅台年报阅读笔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贵州茅台于2001年7月进行IPO,发行股份7150万股,募集资金22亿元。根据招股说明书载明的募集资金用途,主要用于产能提升,技术改造、营销网络以及收购老旧等用途。如果从1951年建厂开始算起,到2001年7月贵州茅台IPO时,经过了50年发展的茅台酒厂,具有4000吨茅台酒基酒的年生产规模,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净利润2.5亿元。2023年的贵州茅台,销售收入147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747亿元,实现了数百倍的增长。其中茅台酒及系列酒的产能提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上市24年,茅台酒产能提升超15倍,系列酒产能规模接近茅台酒的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一、茅台酒基酒产能已达到IPO之前的十倍以上

上市伊始,贵州茅台就开始了产能扩张之路。招股说明书中计划投资的扩产项目中,除1000吨茅台不老酒项目被取消外,其余项目均顺利完成。包括1000吨茅台技改项目、800吨老区老区茅台酒改扩建工程、700吨茅台酒扩建工程;中低度茅台酒2100吨扩建工程。此外,在“十五”的后两年还分别实施了茅台酒1000吨和2000吨的制酒能力扩建工程。2001-2005年的五年间,茅台酒基酒能力快速提升到了11600吨,是IPO之前的2.9倍。

“十一五”期间,茅台规划并实施了万吨茅台酒工程,规划每年一期2000吨,稳步实现了产能提升目标。“十二五”期间,2011年和2012年在老厂区规划了2600吨和2500吨的茅台酒技改项目,2012年和2013年在中华片区分别规划了两期茅台酒制酒技改建设项目,分别提升产能5800吨和3000吨,使得十二五期间茅台酒扩产规划目标达到了13900吨。虽然这个建设目标实际上到2018年才逐步完成,但十二五期间不仅实现了产能的接续提升,还将茅台酒的生产基地扩展到了中华片区。此时茅台酒的基酒生产规模达到了3.6万吨。这个规模相当于IPO之前的9倍。

“十三五”中华片区茅台酒技改项目规划新增茅台酒基酒产能5152吨,目前已全部完成。“十四五”规划在茅台镇太平村和中华村,改扩建茅台酒基酒产能19800吨。工程到2027年完工后,茅台酒基酒的设计产能将可以超过6万吨,是IPO之前的茅台的生产规模的15倍以上。

上述的产能提升过程,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IPO的后的五年,平均每年1000吨左右的试探性扩产,十一五期间稳步扩产每年2000吨,实现增产万吨;十二五规划宏伟,推进迟滞,开拓出中华片区。计划建设1.39万吨,实际中华二期项目到2018年才全部投产。十三五减缓扩产步伐,规划目标仅为5152吨。但十四五继续提出1.98万吨的扩产目标,将茅台酒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二、 系列酒基酒产量接近半壁江山

贵州茅台茅台王子酒、迎宾酒等销售由来已久,财报显示2001年两类白酒销售收入约为5730万元,占全部白酒销售收入(16.18亿元)的3.5%。2010年开始,贵州茅台实施了数个系列酒产能建设工程。包括2010年301车间白酒技改项目,建设17栋制酒厂房。此次项目未披露产能提升数据,按照之后的制酒厂房的数据,预计此项目提升王子酒和迎宾酒生产能力不低于4000吨。2011年茅台王子酒2000吨技改项目,以及2012年茅台王子酒2800吨技改项目实施之后,又在2012年决定分别在坛厂片区和习酒镇分别实施坛厂项目(7806吨)和酱香系列酒技改项目6400吨。上述系列酒工程设计产能约为23000吨。根据茅台公司于2016年开始披露系列酒基酒的设计产能数据,系列酒的产能2019年时为2.12万吨,2020年提升到2.5万吨,而此时上述四项工程中的前三项早已完工,而最后一项习酒镇的酱香酒技改项目也已经完工90%。可以毛估,年报里的系列酒产能基本上都是2010年之后实施的工程形成的。

2019年以后,茅台公司又实施了两大系列酒产能建设工程:习水县的3 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和1.2万吨“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工程。截止2023年末,两项工程的进度分别达到了90%和30%。系列酒基酒的产能已经达到了44460吨,有望在未来2-3年快速提升到超过6.3万吨。按照基酒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1.1:1的关系,预计未来三年分别为:2024年4.9万吨,2025年6.1万吨,2026年6.5万吨,2027年7万吨。

酱香酒能力的建设主要是在十二五开始建设,十三五末达到2,5万吨规模。十四五快速增加,预计到2025年设计产能达5.5万吨,2027年达到6.3万吨。

三、产能快速提升的思考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茅台酒的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当家大单品飞天茅台公司指导价与当前市场销售价格存在1000元价差,就是公司不断扩产的最大底气。只要这个价差存在,茅台的销售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从历史经验来看,2013年开始的白酒销售困难时期,市场销售价格的下跌不是缓慢下跌,而是出现了剧烈调整。因此,准确把握市场高端酒的容量,对茅台管理层是个考验。

茅台的扩产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十二五期间,白酒销售出现困难,于是扩产的工程就放慢了脚步。而李保芳在2017年12月28日宣布,为实现2020年茅台酒基酒产量达到5.6万吨/年的目标,茅台集团启动了“十三五”中华片区66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项目。在该项目的宣布中,李保芳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考虑到茅台核心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短期内将不再扩大产能规模,并个人认为“至少10年之内不会再扩产”。这话说出没几年,丁雄军就提出了十四五扩产1.98万吨的历史最大扩产计划。因此,产能扩张上,茅台的管理层也是边走边看。我选择相信他们的眼光。

调价没有自由,那就用好扩产的权力。茅台的量价是提升业绩的两个路径,其实奢侈品更好用的是提价。出于种种原因,飞天茅台的提价权似乎并不在企业手里。所以茅台管理层采取换非标包装,创新产品类别等方式进行了种种变相提价,在最近几年保持了业绩的持续提升。提价之路被堵,市场价格倒挂,扩产几乎就是唯一选项了。产能扩大了,自主权就在企业手里。再不济,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灵活安排规模,扩出来的产能不用就是了。这几年扩建的制酒产能,都配套建设了4-5倍于制酒能力的储酒能力,给未来留出了1-2年的产量腾挪空间。

2025年开始,茅台酒产能提升的效果将在产品酒的销量中得到显现。目前的消费环境也在持续改善中,相信肥美的2025年只是一个新的美好的开端。$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洋河股份(SZ002304)$

全部讨论

05-06 08:40

二十年时间,经历了四个五年计划。每一次产能扩展都是一次观念的革命。十四五计划完成后,应该如保芳书记所说,十年不再扩产了吧。能够打开限价执念,用好价格和产量两个工具,才是茅台作为高端消费品的发展之道。无限制无止境的放量,会极大地威胁品牌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