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5喜欢:4

2024年GDP增长5%左右,CPI涨幅3%左右,赤字率拟按3%安排。

2024年GDP5%的增长,难度不小的,原因在于2023年5.2%的增长其实很虚,一方面是前一年基数较低,另一方面是统计部门的辛苦,局域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月提出的4.6%预估。

但没办法,经济发展是中国社会最大的政治正确,关乎民心。

今年的报告里,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设定在1200万人以上这个历史最高水平,每年有千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需要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来为他们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机会。经济停滞和高失业率会让年青一代强烈不满,可能会动摇社会的稳定。因此,倒逼着5%是要有的。

CPI要3%,很多人看到这个有些兴奋,以为物价要涨起来的,其实3%是每年都提的目标,但去年可只有0.2%,差点通缩。所以这个数字看看就好,没啥价值。

赤字率3%,低于观察者的预期,很多机构预测是在3.5-4%。

但5%的增长要保,如果不扩大财政力度是无法实现的。赤字率3%也仅仅是个观察窗口,除了财政赤字,还有很多其他工具可以用,如专项债,地方债,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也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实际效果。

把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加进去,去年的实际赤字水平位6.1%,2024年报告里,提到了地方政府专项债3.9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把这些加进去,今年的实际赤字有6.6%了,所以实际来看,还是加大了财政力度。

总体来说财政力度加强了,但远不是放水,依旧克制。这是对的,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不是只靠放水能解决的。现在有些专家动不动就大放水,全民发钱,但大放水本质上是全民税,一旦开启很可能无法收场,要非常谨慎的。

政府工作报告还写到,“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一般来说,缺什么才强调什么,强调什么才能够改进什么。目前二号的权威不足,发布会都没了,把这个写进报告里不意味着就能解决,看老大支持力度了。

也提到了股市:“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按照吴清昨天在记者会的表态:“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能允许造假、欺诈上市,因此注册审核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督促发行人能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的门外。”

“证监会目前和相关执法部门共同构建综合城防体系,严肃整治、严厉打击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减持;对于一些技术性的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要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对大股东、实控人违规违法减持严厉打击、依法打击。”

“下一步证监会要成倍、大幅地增加现场检查的覆盖面,对发现违法违规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以此倒逼发行人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也倒逼中介机构能够履行好专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勤勉尽责。”

“鼓励加大分红,回馈投资者。”

这些点我很欣赏。

至于说卡IPO什么的,我觉得搞偏了,天使投资、PE、VC的战略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就是被投企业IPO上市,如果IPO流程不畅通,谁还投创业公司呢?

国际上的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只有一条,那就是保证市场上的信息披露公正、公平、公开,如果新一届证监会能加大对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让企业不敢造价,这会根本上改善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环境。

加大分红回馈投资者这点,对A股也很重要。

除了IPO直接融资,A股更大的问题是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据统计,最近十年A股的再融资是IPO的3.2倍。作为对比,美股的再融资金额是低于IPO的。

再融资在A股里是一种风气,不光发展不好的公司要再融资,不缺钱的古井贡酒五粮液,明明账上有很多钱,可以用很低的利息借到钱,也要再融资。

但一般来说,增发股票会稀释投资者的每股权益。

有个统计,沪深300从2014年到2022年,公司盈利上涨了36%,而每股收益只上涨了23%。

而美国的标普500,同时期公司盈利上涨了63%,每股盈利上涨了80%。

张坤曾说,投资者常常用很多精力分析和预测企业的利润,但利润并不是投资者的回报,到成为股东的回报还欠缺两步转化,一是净利润到自由现金流,二是自由现金流到股东的口袋。

在不重视投资者权益的A股,第二步转化不顺畅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如增发股票,稀释已有投资者权益,如将大部分留存收益的选择,是买银行存款,或投在了一些回报平庸、甚至很差的项目上。

如今证监会鼓励加大分红、回购,回馈投资者,国资委的考核指标里纳入市值管理,势必将催生更多的回购、分红,在促进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转化投资者回报方面,意义重大。

大概这些,解读比较粗浅,见谅。

全部讨论

至于张坤提到的“利润并不是投资者的回报,到成为股东的回报还欠缺两步转化,一是净利润到自由现金流,二是自由现金流到股东的口袋”,近来我对此有了些“新”认识:
1.净利润成为自由现金流,不需要用公式算,只要是符合老唐三大前提的公司,就是自由现金流。
2.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成为股东的,有三种方式:一是分红,这个好理解,就是股东直接拿回现金;二是回购,就是股东通过每股权益的增加变相增加每股价值,股东可以通过卖出股价获得这部分增加的价值;三是再投资,1美元留存利润再投资产生大于1美元的价值,最终体现为公司市值的增加,股东可以通过卖出股份获得这部分自由现金。

03-07 12:32

造假处罚有什么用,赔偿才是投资者需要的

03-07 10:57

一刀切的加大分红,这点我持保留态度。老巴说过,管理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资本配置,资本配置的原则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挣来的钱如果有更好的去处,1美元留存利润能产生大于1美元的价值,那分红就不是对股东最有利的配置方案。

03-07 11:39

解读得很仔细,有逻辑

03-08 07:38

谢谢分享! 某个时代,民心不重要,看“董明珠”的接班人吧,……

03-07 11:40

目标好提,关键要有科学的方法实现的路径

感谢分享

03-07 10:55

分析的很客观,从我听新闻的体会来说基本观点和你一致。不过我没有像你一样整理,辛苦辛苦,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