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4

$杭州银行(SH600926)$ $招商银行(SH600036)$ $宁波银行(SZ002142)$ 这段时间是银行年报季报集中公布期,银行股这段时间涨的也比较好,热度也比较高。但看到有不少人评论说银行业大家都差不多,都是同样的路径目的融资扩规模。但做为一个在A股这个烂泥塘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小散户来说,我认为投资银行股的门槛比很多行业都要高,银行股也早就过了齐涨共跌的年代,不同的经营管理层不同的经营理念不同的地区,导致各家银行股的经营数据经营回报股价表现拉长时间来看会天差地别。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从20年来以成银杭银为代表的高成长性城商行,和曾经也是当红小生的浦发民生为代表的股份行落伍生。这几年的综营业绩股价表现可以说是天上地下了吧,优秀的回报翻倍,差的回报是负增长。像其他行业如白酒投资相对银行业还简单看营收利润规模增长率,市占率品牌知名度大致能了解了。但银行业同一地区的不同银行管理能力不同经营理念不同都能天差地别。而且不是只看下营收利润分红数据就能搞明白的。银行业的特殊性,利润的可调节性特别大,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年度的财报数据各项指标才能大致推断出未来的业绩预期。

举例银行业里的信用减值损失这一数据,你就要搞明白这个减值损失的去向,是分别计提增加了贷款减值准备和其他投资的减值准备了呢,还是只增加了贷款准备而减少了其他投资准备。如果是一增一减,那说明银行这一报表期内为了保利润保拨备覆盖率而挪用了其他投资准备。同时你还要搞清楚在计提贷款减值准备的时候拨备覆盖率有没有提高,如果拨备覆盖率能连年稳步提高说明这家银行的减值准备计提是储备型,如果拨备覆盖率提高的同时利润还能稳定增长的,那这家银行肯定是在存血包在向好的一面发展。但更多的银行每年计提的非常大减值准备但拨备覆盖率却没能明显增长,说明他的拨备都拿去对冲了坏帐,提的拨备都消耗掉了。

举个杭银的例子,他的拨备覆盖率从18年256%增长到23年的561%。同时利润总额从54亿增长到144亿。不仅如此,最近几年他在计提拨备的时候还大量这计提了其他投资的减值准备,如22年的信用减值装备99亿,只有29亿用在了贷款减值准备上因为他的拨备覆盖率足够高了,不能再提了,那他就把70亿计提在了其他投资准备上了,同时当年还能保证利润26%的增长。23年在其他银行为了保利润纷纷从其他投资减值准备里冲回的时候杭银继续计提了26亿,同时利润还能保持20+%的增长。

以上这些例子只是其中银行业的简简单单的一个指标,投资银行股还要考虑许多不同的因素,所以需要大家一起经常交流探讨互相学习。

全部讨论

04-27 12:42

远的08年以前不说,就说14-15年那波银行股行情,曾经风光的那些全国性股份行,如兴业,民生,浦发,华夏,中信等,只有招行发展良好回报不错,其他要嘛半死不活要嘛十年负增长。不同的选择差别巨大。

买银行踩雷的人说银行都差不多,踩雷不是他们选择错误,因为大家都雷

04-27 12:36

银行是高杠杆行业,真要踩到雷三五年都不能翻身

04-28 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