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BC类电池?隆基绿能看得很“远”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4回复:117喜欢:45

$隆基绿能(SH601012)$ $晶科能源(SH688223)$ $TCL中环(SZ002129)$

导语:面临TOPCon的围追堵截,隆基能不能走出BC量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回看中国光伏产业在过去短短20多年的发展,是一直处于超预期发展的状态。我们在硅料、硅片、光伏电池和组件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上,产能都稳居全球第一。根据2023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在光伏主要生产环节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超过80%,生产了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和约98%的太阳能硅片、85%以上的太阳电池、80%以上的光伏组件。

除了产能,在转换效率的加持下,光伏技术的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当PERC大行其道的时候,晶科能源带头扩产TOPCon电池,行业主流厂商针对TOPCon纷纷展开布局,TOPCon迎来质量和规模的双提升。截至2023年4月,TOPCon产能已落地67GW,规划待建产能409GW;而另一新型高效电池路线HJT已落地产能10GW,规划待建产能高达180GW。

但快速扩张的产能,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低价竞争愈发突出,产业链价格雪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直接加剧了公司被淘汰的风险。对此,隆基绿能在去年九月业绩会前正式通过了总投资39.151亿元的铜川年产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议案,据悉该产品将采用High Performance BC(简称HPBC)pro高效电池技术,且做成双面,这意味着隆基绿能押注的未来是BC电池。要知道去年上半年,投资者还在讨论,两种N型光伏电池技术路线(TOPCon和HJT)谁会取代PERC技术,一统光伏电池江湖。

BC电池是一种将PN结和金属接触都设于太阳电池背面的光伏电池,可以与P型、HJT、TOPCon等技术结合,形成不同的技术路线,如HPBC、HBC、TBC等。由于没有正面的金属栅线遮挡,BC电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美观性。其最大的亮点是转化效率高、短路电流大以及填充因子高。

时隔不到半年,今年3月21日,隆基董事长钟宝申接受媒体专访时称,“公司今年会再推出基于更优技术的下一代BC电池,新产品的效率将比当前市场上主流的TOPCon电池高5%,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可摆脱同质化竞争。”

隆基绿能在BC上的快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全行业为一震,但又在情理之中。

“All in ”BC会是隆基翻盘的机会吗?

4月25日,有媒体爆料,他们从某分销商处窥见一款新品规格书上显示:组件效率达到24.4%、功率在625-660W之间。该消息一经曝出,引发了行业诸多猜想,让原本就站在风口浪尖的隆基,又多了话题性。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上述曝光产品就是隆基基于HPBC技术研发的新品,单从数据来看,这款新品已是目前市面上转换效率最高的光伏组件。如果真是隆基新品,那说明隆基绿源早已通过HPBC技术实现大幅降本,加上HPBC双面效率更高,未来BC电池产业化会以市场想象不到的速度快速量产,到时隆基绿能可预期的投资收益也会变大。

过去两年,隆基绿能一直在扩产上持谨慎态度,主要是基于在技术路线快速变化期对风险的判断。

回顾光伏发展史,光伏也出现过晶硅电池、薄膜电池两种技术路线。薄膜电池技术没突破,而晶硅电池技术却突飞猛进,转换效率节节攀升。曾押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汉能、重庆神华,最终破产出局。

当下,光伏电池技术正从电池PERC升级到更为先进的新型电池(即TOPCon、HJT、BC类)。而在2020年,当PERC电池的电池转换效率逼近理论极限时,围绕下一代光伏的技术路线选择就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各大光伏厂商围绕着各自选定的路线投产布局。其中,晶科能源通威股份为代表的企业将投产重心放在了TOPCon路线上,东方日升宝馨科技为代表企业则选择了HJT技术路线,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则表达了对BC路线的看好。

隆基绿能召开的2020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钟宝申认为TOPCon是一种过渡技术,并提出了P型或N型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并非效率角逐关键的观点。

怀着“不谋一时谋永久”的技术心态,隆基绿能现在已经明确方向,在已宣布的投资计划项目中,都将采用BC技术,并按照已公布的节奏投产。据了解,随着工艺问题被路线陆续克服,隆基的HPBC电池产能迎来爬坡阶段,去年12月,隆基绿能每月会出货2.2GW的HPBC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PERC技术曾凭借制造工艺简单、成本更低等优势保持行业主流地位,但是其困境也非常明显:当前PERC电池平均量产效率已达到23%左右,未来效率提升空间限。而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6%。因此,它被大部分厂商视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技术方向,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加快了TOPCon电池的扩产脚步。

就目前来看,相对TOPCon和HJT电池技术路线,BC电池不具备绝对优势,反而存在成本劣势。但事实是PERC替代铝背场大概用了10多年的时间,TOPCon替代PERC只用了5年,新的技术路线替代TOPCon只有2-3年时间,而这个过程体现了技术迭代的加速,类似信息技术领域的摩尔定律。

隆基绿能之所以对于结束N、P之争充满信心,是基于BC技术平台的未来新产品,不但有作为当前主流版型中最高24.43%的效率,而且可以复合多种技术的优势,形成集大成者。这说明BC电池在性能方面确实后劲十足,硅片型号之争脱离了电池效率第一性原理,毫无意义。相信今后随着技术不断发展,高转换效率的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行业的明珠。

今年3月,隆基绿能还发了泰睿硅片新品。随着产能更迭,BC电池新技术产能不断放量,2024年注定是技术量产大年,隆基绿能将是最值得行业期待的领头羊。

光伏投资凶险!隆基领跑“BC”意味着什么?

上一次光伏行业有重大分歧的时刻,还是单晶和多晶之争。当时,几乎所有企业都选择了多晶这条路线,只是因为那时候的多晶成本比单晶更低。

但是,光伏的本质是追求度电成本的不断降低,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虽然那时候多晶成本更低,但是转化效率也低,作为理论上有着最高转化效率的单晶来说,无疑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降本空间是非常大的。

大家都知道如果选择单晶,那就是冒险,有可能投了很多钱进去但是研发失败,错失多晶赚钱的机会。谁会像隆基绿能一样,很“傻”地去选择一条更难的道路呢?

后来,隆基绿能的单晶硅片确实研发成功了,也成功降本了。

而当前BC对于TopCon就类似单晶对于多晶。长期看,多晶处于绝对竞争优势,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多晶的统治地位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单晶的挑战。自2015年,国内单晶高调扩张。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单晶在全球的占比已从之前的不足10%飙升至20%以上。随着多晶技术的革新,单多晶拉锯战再次被推向高潮。

不过技术带来的迭代都需要被一定的时间来验证,今年第一季度恰恰是最困难的时间,后面新技术优势会逐渐凸显。就像单晶是大哥,多晶是小弟,小弟后来发展比较快。对于用户/公司来说,选择单晶还是多晶不重要,选择综合收益率高的就行。

此前,隆基绿能也解释过HPBC电池之所以面向分布式市场的几个原因:一是HPBC的更具美观性,相比于TOPcon路线可以收获更多“颜值”溢价;二是隆基绿能的HPBC产能紧张(30GW产能);三是,在主要面向集中式市场的双面产品中,HPBC的双面产品相比于TOPcon并不占据发电效率的优势。此次推出新品,隆基是希望其能在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两个领域都取得优势。

后PERC时代,隆基绿能选择重点发力BC技术路线,而非继续在TOPCon电池技术方面死磕到底,也有更为现实的考虑。隆基绿能新技术电池产能扩产较晚,出货量落后于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根据索比光伏网&索比咨询的调研数据,隆基绿能上半年以27-28GW的出货量排到第三。

站在隆基绿能的角度,与其去争夺一个放眼过去满是竞争对手的市场,不如抓住新技术路线的先发优势,这确实是比较务实的想法。同时隆基绿能也需要作为行业技术“领跑者”,推动光伏行业“先进技术引领”、“先进企业引领”的市场化理念,充分利用资源,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光伏行业逐步摆脱补贴,早日实现光伏平价上网。

如同所有行业一样,光伏也有自己的规律和周期,每当行业发展到燥热的顶点之后,就会有剧烈洗牌的出现,这也是火热光伏投资赛道的“凶险”之处。身在局中的企业家们已亲身经历了很多次,预警与危机感总会适时出现。

钟宝申认为,“随着光伏产能的快速扩张,各个环节必然会出现供需不平衡。每次不平衡的出现,对全行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目前技术路线发展方向明确指向了高转换效率的BC电池,隆基绿能的HPBC电池就是行业标志性的转型产品。它意味着有着高难度技术和成本高昂的技术产品开始走向平价市场,走向市场的速度也会很快。BC电池的发电性能优异,过去主要是技术实现难度比较高,一时难以受控,占据市场较少部分,接下来几年市场会快速过渡到BC电池方向。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隆基绿能BC电池性能会进一步提升。今年开始,隆基更多BC新品将源源不断投入市场。

BC电池会成为主流吗?这一天需要多久?

目前来看,BC电池相对“小众”是因为BC电池制造流程相对复杂、成本高,但对于产能长期过剩的光伏行业,成也效率,败也效率。目前,隆基绿能BC产品经过努力,不仅看到曙光,更加速低成本量产。

市面上研发和生产BC电池的厂商还有美国的Maxeon Solar、日本的KANEKA、德国的ISFH等。但国内整体技术并非关键或有价值的突破点,整个行业不过是将产品尺寸做大或做小,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或许是——大家没有更好的技术储备,不得不同质化竞争,其实大家也许都知道未来很快会被淘汰。

友商方面其实也有肯定BC电池的部分优势。面对投资者,晶科能源曾表示过,BC电池相对更美观一些,可能在分布式等方面有自己的市场空间。晶澳科技也认为一定时期内不会出现一种技术长期占据主流局面。该公司称,未来多种电池技术的产品将并存,每个细分市场都可能会支撑某一类适合应用场景的电池技术,并且分到一定市场份额。

早期隆基绿能的HPBC是以单面为主场景打造的产品,但HPBC pro会是单双面均有优势的产品。由于光伏发电是基于双面率去折算,背面计算时,要按发电效率×6%左右散射光去计算发电效率,那么背面发电效率差距远远低于正面,当正面效率足够高时会冲抵掉背面发电效率差距,所以BC会是未来的主流产品。4月25日,媒体爆料出的隆基全新BC组件效率达到24.4%、功率在625-660W之间。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款产品的双面率已得到很大的提升。

众所周知,隆基绿能一直强调“宽研窄投”战略。“‘宽研’,即布局不同具有潜力的技术路线和产业领域,以保证企业能有足够的信息来研判;‘窄投’,即挑出‘种子选手’,集中精力把优选技术投入量产。”钟宝申说,隆基绿能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创新,2012年上市以来,研发投入累计超220亿元。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已成为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的科技属性在光伏产业也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隆基绿能引领创新是光伏企业在市场上构筑护城河的最佳道路。

面对TOPCon和BC这两个选择,从长期主义和时间思维的角度出发,隆基绿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BC这条路线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在解决了成本这个问题之后,BC电池就是具有比其他结构的电池碾压性的优势,具有更高的转化效率,和更美观的外表。

在眼下来看,虽然投资和布局TOPCon的一些公司,比如晶科,确实账面上的盈利很好看。但是实际评估后,TOPCon只是一种过渡路线,它会像PERC一样面临市场的淘汰。总而言之,隆基绿能是看长期的选择。

因为作为新兴产业,光伏电池的技术迭代本就并没有确定的方向,在头部光伏企业“各有所思”的环境中,有一句歌词格外贴切:纷纷世上潮,谁胜谁负天知晓。而BC类电池技术路线的市场空间打开后,谁知隆基绿能又有“几多娇”?

目前整个光伏行业处于出清阶段,市场本就不会有唯一解。

都来聊聊底部的新能源吧,究竟是大机会,还是继续寻底的过程呢?

精彩讨论

初善君04-29 09:01

等结果出来了,就不是好的投资机会了

初善君04-30 08:44

机会总会来的

初善君04-29 12:46

很可能是,目前还是让子弹飞一会

一颗正经的流星04-30 12:23

NJ大洪池04-29 12:41

晶科能源的一把大火,冥冥中给隆基和光伏行业带来曙光,晶科山西项目今年肯定延期,延期到明后年黄花菜都凉了,按照迈为的会议纪要HJT降本在银包铜、OBB等方面超预期,今年底HJT成本几乎就逼近TOPCON,晶科尴尬之处在于产能一旦延期很可能就变成落后产能。隆基反而稳了。

全部讨论

森特今天在报告中说,隆顶组件HPBC.pro效率突破25.3%$隆基绿能(SH601012)$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的重点总结如下:
1. 财务状况:
- 营业收入下降37.59%,至17,673,585,331.96元。
- 净利润大幅下降164.61%,为亏损2,350,256,332.45元。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至-0.31元。
2. 非经常性损益:
- 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9,164,992.33元。
3. 股东情况:
- 前三大股东为李振国、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李喜燕。
4. 硅片与组件出货量:
- 硅片出货量同比增长12.26%,达到26.74GW。
- 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16.55%,达到12.89GW。
5. 资产减值:
- 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26.49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1.52亿元。
6. 股份回购计划:
- 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回购股份,总额介于3亿至6亿人民币,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7. 经营情况
- 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公司毛利率降低,净利润亏损。
总结:
• 市场环境:2024年一季度,光伏企业的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产业链价格下行,TOPCon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高库存减值的风险。
• 技术创新:隆基绿能在一季度推出了BC新品,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款新推出的高效组件很可能是基于BC技术,更高效的双面产品。
• 发展预期:随着季节性因素的消除以及行业库存压力的缓解,全球光伏需求将逐步恢复。特别是在当前组件价格处于底部位置的时候,也会催生下游市场主动补库的需求。

等待业绩风险释放后可以逢低买进,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一定会实现困境反转的目标。

新品转换效率24.4%,topcon,24.5%,异质结24.6%。成本也只是接近topcon,所以成本一样,但效率还是低些,好像也没那么能打呀,至少现在还是差点,我说的对不

04-29 08:58

产能过剩,技术更新快,什么时候形成寡头垄断,时间有不确定性;哪条技术路线能够持续成功,标的有不确定;开始一窝蜂的鸡血没了,都在等不确定性变成相对确定性。

如果单从整个行业来说,未来中长期在碳中和的预期下,政策的支持,行业的需求前景依然是广阔的。
但是具体到细分领域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或者光伏,风电,核电当中里比的话,相对来说,新能源汽车、光伏行业 可能未来在国际市场更有潜力。新能源总体来说需要从早前的大力建设产能过剩,到当前的减产平衡,未来还需要继续出清拐点向上。机会很大,慢慢跟踪。光伏行业的未来有技术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基本上没有对手,又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竞争力,潜力最大。 $隆基绿能(SH601012)$的下一代BC电池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04-29 11:09

高筑墙,广积粮,新一代的基于冠军技术的bc电池无疑就是最能彰显隆基在电池领域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领先,隆基的的研发能力就是隆基的高墙。而充裕的现金储备就是隆基的弹药,未来一旦量产良率跑通,bc将席卷tp,期待隆基王者归来。

04-29 16:12

目前来看,相对TOPCon和HJT电池技术路线,BC电池不具备绝对优势,反而存在成本劣势。但事实是PERC替代铝背场大概用了10多年的时间,TOPCon替代PERC只用了5年,新的技术路线替代TOPCon只有2-3年时间,这次隆基发布的新产品,是否意味着,在降本角度,BC电池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04-29 09:51

翻盘这个词用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