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4回复:28喜欢:17
$中远海控(SH601919)$ 人为鱼肉,我为刀俎。
谈几点思考和推理。
1,运费不管是CIF还是FOB,实质永远是买家承担,"要致富先修路”是压倒一切的原理。
洛杉矶堵了,中国去美西涨运费,越南去美西也一样涨!大家脚碰脚运输成本。也就是不会改变中越竞争比,只改变中国和美国当地生产比较,而且别忘了美国买中间品半成品也涨了,不会伤中国筋骨。
航运是个全世界的复杂精密系统,任何改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慢工夫。任何国家和国家集体都无力凭短期拍桌子改变什么。
以上两个基本原理,请反复牢记。
2,过去几十年的航运价格战是基于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制造业的依次崛起,航运势力重新划分的战争。这种战争结果已见,无需再打。
3,未来全世界成本最低的航企是海控,正如过去是老大马士基挑起价格战,未来所有航企都不愿也害怕跟海控打价格战,除非海控先开打。
如果可以谈判,它们会联手求海控别开战别压价。
只要想想2016前后两年的低迷期,海控顶着ST和负百多亿干了多少兼并收购造船和码头,谁见到这样的对手不胆寒?反过来想,当时都不行,现在谁还有什么方法或者敢于想像去搞垮海控?
4,欧美资本无祖国,欧美航司现在可以趴在本国承担的高运费上一起吸血,未来也会为了保持高运价对自己国家港口内陆基建改进磨洋工,甚至有意无意起一点阻碍作用。
5,由于高运价是买家负担,而主要不是中国企业负担,海控也无意瞎起劲去打价格战压低,而必然会采用突破改进对面收购港口,使劲亚非拉搞基建的揽货方式,以端到端名义,通过差异化慢慢来。还有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陆海快线,这几个就是典型的挖欧美对手墙角的小锄头。

基于欧美的“喝汤总比找死强”的自动磨洋工取向(有些航司也确实除了海运也没本事搞陆上基建),配上海控跟一带一路从点及线及面发展,正是人为鱼肉,我为刀俎; 人为青蛙,我为温水。
要有刀俎思维,反正都是砧板上的肉,慢慢宰。

全部讨论

2021-09-06 12:26

海控:我爸爸家里真的有印钞机!

2021-09-06 15:11

喝汤总比找死强哈哈哈哈哈哈,一个字:绝

2021-09-11 09:31

最近看到一些观点,觉得很有趣。
1,很多文章在讨论航运公司买船买箱如何凶猛云云,有几个去看国外港口和陆上基建有啥忙着升级更新?它们在磨洋工吗?为啥?
2,很多人担忧基金机构不入驻自己股票,难道不应该是来的基金机构越少越好?
3,如果我看中一个好股票,是希望它涨飞了很贵,还是希望它一直不贵吃分红以后还能买?急富青年太多了吧。

2022-01-09 11:29

思虑深远,学习了。

2021-10-17 13:27

大格局呀

2021-09-11 10:42

大格局,海洋强国必有集运一份子

2021-09-06 15:27

感谢分享!

2021-09-06 14:32

我为刀俎,思路清淅

2021-09-06 14:20

精辟

感谢分享,除了重仓海控,最近也在关注中国外运,中报各项指标都还不错,感觉未来也是长期在整个海运高景气的周期都是受益的。chensir有空也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