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智造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汽车的立项是以年为单位的...

热门回复

所以吃亏啊,现在新势力造车也没有几个扎实的,但是靠着营销和定位嘎嘎卖。比亚迪把安全看的很重,结果研发周期拉长,在看得到的配置上可能还不如这些新势力,最后销量上吃亏。我觉得某种程度也算劣币驱逐良币了

其实比亚迪一直在慢慢变好,指出一些不足只是想让他更快成长,而不是贬低

高度赞同,确实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比亚迪的安全和扎实不是那么明显能感受得到,反而是那些浮躁华而不实的智驾,零百加速等喧嚣至极.

对于比亚迪这样体量的公司而言,可能把安全看的很重,三高测试很难压缩周期的。现在新能源车辆的开发周期其实已经提速了,进一步的提速可能要依靠平台化。

我选择放平心态,焦虑和急躁迟早会遭反噬[大笑]

想知道哪个新势力的车只用一年半?

现在新势力的新车从设计到量产,大概只有一年半,你可以说他们测试准备不足,但是显然比亚迪的起码需要三到四年。我觉得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不得不加快跑完整个流程,尽量将周期压缩至两年左右。规划时间太长的话,很有可能无法适应现实的需求,说到底新能源车发展实在太快,没有任何人可以预见未来三四年会发生什么。比如智驾,可能在22年都没太多人关注,现在居然成了25万以上标配的功能了

很多新势力都是这个速度,理想L8是去年2月份上市的,今年会出现大量竞品。显然他们的规划和立项都是在L8大卖之后才有的,到今年年底也不过一年零十个月,你可以自己后续关注一下

是的,大象的灵活性肯定不如老鼠,各有利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