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lyu

格雷-lyu

努力做个有常识的人!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我们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很简单,其实很难。——猹狸蟒蛤

他的全部讨论

Hell模式,生人勿近

#格雷随记2023# 其实在2020年底的时候就念叨过,投医药,其实最关键的是投人。投人,这里分两块,一块是研发和临床团队,一块是商业化团队。很多人强调的是研发,管线的性感层度,但我一直觉得商业化能力的重要性一直是可以和研发享有相同的权重。从最早的信达商业化能力验证,到后来康方和中生的...

讨论

回复@秦汉相对论: 行吧,如果真的msd全额报销,那先开这个临床我觉得还是说的过去。不过也不排除264+167的I期数据有挑患者的嫌疑。//@秦汉相对论:回复@格雷-lyu:财务总是这么说的,合作项目的研发报销款项,计入相应收入和成本,完全报销的。还举了例子全球三期由MSD单独承担费用,但它的基础是千...

讨论

会不会在安全性上做点文章?

讨论

#格雷随记2024# 其实很多人是这二十多年房市的既得利益者,包括我。
03年,因为我要在城市工作,父母卖掉小镇的房子,在黄浦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记得那时候只要10%的首付。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不知道那时候是极限杠杆操作。
现在算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吧。有点感慨。

讨论

既生瑜何生亮啊。

讨论

回复@散户某某某: 增程少了机械传动系统,这块还是省钱的。但在byd的规模效应下,这个差距应该不大//@散户某某某:回复@forcode:增程同样输出总动力加速 发动机不参与 意味着发动机功率一百多千瓦必须 由电机增加功率替代 意味着整个电路系统包括电池电机成本增加 可能要两万左右? 两万成本提高 必...

讨论

回复@forcode: 规模和利润才能养得起智能驾驶,这方面未来大概率就剩下byd和华为两家吧。//@forcode:回复@白首孺子:不买,如果理想皈依华为阵营,用华为智驾,或许可以考虑。

讨论

回复@秦汉相对论: 国内,科伦这个临床费用msd出?这个有点不合常理吧?//@秦汉相对论:回复@格雷-lyu:胡偌碧问的,主要是根据答案测算167的市场规模,金小平的意思是,k+264和167+264数据我们都有,都是K药28年专利过期了,国内的类似药多家跃跃欲试,我们先上k+264,后续类似药批了后,264也可以和...

讨论

回复@冬天的煤贵: 我也是这个意思,闻着有味当然有问题的概率大,但闻着没有味道也不代表就没问题//@冬天的煤贵:回复@forcode:闻着都有味道,就可以想象闻不到的必然超标。Ps:甲醛没味道。

讨论

回复@forcode: 理想one到现在已经不少时间了。我觉得增程和dmi,只是马力上的区别。仰望的技术其实已经算增程式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发动机的动力对比电机的动力已经很小了。仰望1000匹马力,发动机只有100匹,我大致拍脑袋,没查具体数据。而20w以下的车,发动机的动力和电机的动力差不多。//...

讨论

回复@forcode: 其实可以反过来想,为什么20万以下的增程干不过插电混动???//@forcode:回复@forcode:昨天车展,比亚迪的摊位最大,车型最丰富,目前是它的高光时刻,但比亚迪在30~50万这个区间,一款能打的车型都没有,它只能靠性价比来走量。比亚迪的dmi是错误技术路线,未来终究要选择增程模...

讨论

回复@forcode: 很多挥发性有机污染购物是闻不出来的。靠经验的嗅觉去判断只是一个因素,还是要多看看数据资料啊。佛口哥//@forcode:回复@大果子精:昨天在车展,让我儿子的狗鼻子进车内闻了一下车内异味,发现沃尔沃x90的异味很大,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环保。其他传统合资车企,依然不思进取,车内异...

讨论

回复@秦汉相对论: 这个我同意,就是国内获批要求松,那大家都是有便宜占都占。//@秦汉相对论:回复@格雷-lyu:这不是谁鸡贼的问题,是CDE太水裤带太松的问题,一线就应该OS为终点,非要搞什么PFS阳性,有OS阳性趋势,最后屡次出现尴尬的事情。

讨论

回复@秦汉相对论: 那金小平是什么理由呢?我觉得没什么不能讲的吧?按我理解264+167数据好肯定是优先上三期啊。264+k药本身海外也开了tps>50%的临床。做出阳性的话可以直接桥接试验。国内单独开有点浪费啊//@秦汉相对论:回复@格雷-lyu:不是我说的理由,是金小平说的

讨论

回复@秦汉相对论: 没啊,按道理数据这么好,应该先开才对啊。你说说看是什么理由?//@秦汉相对论:回复@格雷-lyu:你没听科伦博泰3月的电话会议吗?金小平专门对讲了为什么先在国内开k+264三期,后续再开167+264三期

讨论

回复@郁闷的鞋套-: 疗效领先现有nsclc一线很多,也难怪科伦的投资人这么有信心[摊手][摊手][摊手]//@郁闷的鞋套-:回复@格雷-lyu:现在对这些个不感兴趣,毕竟3期不能复制早期临床的例子太多了

讨论

回复@郁闷的鞋套-: 你可以搜一下,264+167数据不是一般的惊艳。orr和dcr都高的离谱[捂脸][捂脸][捂脸]//@郁闷的鞋套-:回复@格雷-lyu:MRK是爸爸啊,当然用K药。又不像01177,AK105这种庶子,不要也罢。

讨论

回复@在网一方: 九月份可以见分晓。//@在网一方:回复@格雷-lyu:112会有亚组数据证明>50%也可以胜出k药。。到时候这个质疑不攻自破。。

讨论

回复@新机会: 我也不理解,按理说,做完I期的 264+167,而且数据很惊艳,结果三期还是用了K药联用。我也没搞懂[抠鼻]//@新机会:回复@格雷-lyu:没搞懂,博泰为啥不联用自家PD-L1?

讨论

回复@郁闷的鞋套-: 只能说大家都鸡贼吧[狗头]//@郁闷的鞋套-:回复@格雷-lyu:那反过来证明,MRK的说法是有点道理的。

讨论

回复@郁闷的鞋套-: 嗯,但国内K药的获批情况和FDA的获批情况不一样,所以国内和国外的临床设计也有差异。//@郁闷的鞋套-:回复@格雷-lyu:那反过来证明,MRK的说法是有点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