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6喜欢:0
回复@哈撮戳的: 分两种情况,比如高铁一开始走的是技术引进 但现在确实中国已经领先世界了。简单的复盘一下,这20年只有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有大量订单和工程实践为高铁发展提供支撑,法德日虽然技术早,但这20年投入要远小于中国,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吧。
另一种情况则是汽车行业,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合资伙伴都不差吧,车型也很好吧,但消化吸收速度既没有原厂研发速度快,更没有吉利比亚迪这种山寨小厂迭代快。
产业发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只能马后炮。//@哈撮戳的:回复@TP-deng:海光CPU和GPU是在Ryzen和mi50基础上魔改的,起点就高太多,现在也有钱,半年新招的研发人员比景所有的研发人员都多,以后基本上是华为和海光双寡头了。
引用:
2024-04-26 16:12
$景嘉微(SZ300474)$ 草草读了年报,人员结构和研发费用两个部分值得深入探讨。
先说人员结构,2023 年离职的较多,本科减少24%,博士更是少了三分之一,这肯定不是好消息。问题是去年成立了马甲公司,有新招的员工是去马甲公司上班的,也有老员工去了马甲公司,马甲公司的人有没有去年离职的人...

全部讨论

燃油车时代合资厂其实没什么自主性肯定比不过原厂,但比国产厂例如比亚迪强多了吧,吉利也是收购沃尔沃才开始突飞猛进的,目前海思和海光获得的国外技术方式,明显更像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