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赌博路上的思考WIKI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8回复:42喜欢:63

这个WIKI以后作为自己赌博路上的所见所闻、思考、操作的总WIKI,不断更新。随着认知的升级,有些看法、想法可能都会变化,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主要是记录自己的想法,一起讨论学习,如果对大家有益,那就是额外的好处了,惊喜了。下面开正题。

一:投资的本质

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高级一点的说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认知的变现,在高级一点的说法,就是在这个游戏里头打怪升级,成就自己,成为那个人人瞩目的明星

二:投资的方式

从投资的品类看,有银行存款、余额宝、保险理财、债券、股票、指数基金、公募私募、期货期权等等

从投资投机看,有看图划线的,有捡烟头的,有看未来的。

从多空看,有做多的,有做空的

等等

我个人就喜欢做多股票,喜欢巴菲特&大道这一套,也只能理解这一套,其他的不懂

三:我理解的巴菲特&大道

 巴菲特从早期师从格雷厄姆的捡烟头方式到转变为芒格的合适的价格买优秀的公司,我也认同合适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的观点。下面是一些大家经常讨论的事情,很多已经有结论了

1:股票是长期投资收益最好的工具,因此债券什么的工具都不会考虑了。

2: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因此认知外获得的钱,如果后面认知还没有升级,最终还是会赔回去,这个我也认可。

3:能力圈,不懂不做。这点最重要,是买入任何投资品第一个需要考虑的事情,不懂得不要做。比如我以前买入三聚环保和康得新4-5年,属于不在能力圈,同时也是认知的问题,以前赚的钱不仅赔回去,还赔了不少本金。要是不懂不做,那至少不会亏损了。

babygirl能力圈 这个讲得比较全

4:买入股票的标准:好企业好价格。我想对这点做个升级,合适的价格买入目前能理解到的最好的企业,注意是最好的企业,同时价格是合适的,不需要便宜什么的,甚至稍微贵点都可以。价格方面只是跟自己的收益目标匹配就行,本质是个机会成本问题。

5:好企业分商业模式和文化。另外我想稍微升级下,我认为商业模式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其特别有代表性,反馈企业赚钱的方式,赚钱的难易程度。为什么说是文化的一部分呢,本质商业模式是管理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各种情况的一种选择,最终造成了这么一个结果。

6:如何确认是不是最好企业?首先是看市面上那些企业知名度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家争相买或者用,赚钱多,给员工工资高,大家争着往里头进。比如苹果、茅台腾讯都是典型的代表。注意,这里还有个最字,小米、OV都是好企业,不过苹果最优。

7:文化的理解。文化是什么?本质是管理层的认知,管理层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队伍越来越大了后,进来的人员形形色色,那怎么才能让企业保持良好?那就是管理层把自己的认知一遍遍的输出给同事,客户、用户、社会,让大家理解他们的想法,这些想法可以更好的达成企业的目标,平衡多方利益,包含消费者、客户、员工、社会影响等等,通过文化,一个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员工,也过滤掉不合适的员工,降低企业内耗的资源等。

8:什么是好的企业文化?好的文化可以让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集中精力的找到消费者一直变化的需求,甚至联合其他合作资源,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大道提出的消费者导向、本分、平常心、做正确的事并且把事情做正确是有助于企业形成好的文化的。我自己的一些理解,本身也是大道说的这些的诠释。首先企业要有好的产品来满足用户、客户的需求,平衡消费者、客户、自身、其他社会各界(比如zf、监管等等)的利益,要长期做到这个,比如创始团队都不在了,企业还能一直提供这种服务,那必须要靠管理层认知到的精神的力量,一直聚集这样的人延续下去才能做到。比如消费者导向,可以让我们一直把精力放在服务好消费者身上,一直开发满足消费者的产品,这样是做正确的事。仅仅依靠做正确的事是不行的,还需要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做正确,我理解就是执行力,当我们通过聚焦消费者需求开发了一款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还需要有执行力能把产品卖出去。比如拼多多现在推出了多多卖菜,那就需要有执行力,拿下这个市场,仅仅一时拿下也不行,还需要能长期稳定的拿下来。也就是光有好的想法不行,还得有能力把事情做成功。

9:怎么通过文化来考察企业?文化这个东西,最重要的是看企业过去说了什么,他又做了什么,是不是言行一致,是不是在做上面的好文化的事情。比如说拼多多以前假货很多,拼多多通过严格的商家罚款、关店、给买家迅速退款、评论、百亿补贴建立信任、拼小圈等等产品和运营的手段来实现消费者导向的目标。当然目前也有不少用户反馈不好的地方,比如各种弹窗、免费领、强制评论,甚至苹果补贴这种存在退款耍猴的行为等等,这些用户体验确实是有些问题,不过我理解这个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企业资源不足的原因,有所取舍,还没有完全做好这些用户体验,就像上面还有不好的卖家一样。我们再来讲阿里的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二选一政策,这跟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客户第一的概念明显是违背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按我目前的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分123等?不应该是平等的吗?腾讯和拼多多明显在这方面照顾的更好一些。另外这里头没有消费者,这有点问题吧?蚂蚁上市进程的问题,是不是也有点问题?如果马云不知道监管的事情,为啥要在外滩会议上宣起风波?作为一个情商这么高的聪明人没道理,真不知道,这样做属于musk当时那种不靠谱的行为了,很危险;如果要是已经提前知道了,那还坚持上市,在上市披露文档中不直接披露,这样是不是有问题?按一般逻辑来说,国家制定政策法规都是需要参与的主要企业一起讨论起草的,这点我很清楚,历时也很长。方丈最近说不持有阿里巴巴了,我本来也想打破自己以前不买阿里的股票的flag,买入些蚂蚁的,自此之后,我坚信自己不可能再买入阿里掌控的公司了。 我们再说腾讯,腾讯在游戏发行领域,那些个分成,按了解到的信息,也是有点狠。听说最近原神、万国觉醒等都是自己发行或者B站TAPTAP发行,这也是做得过分后,就留下了空隙。按我理解的大道,大道会在合作做生意方面,会更讲究共赢,当然我不了解很多事情的具体情况。我们在讲一个腾讯文化方面转变的特别好的地方,早期腾讯经常通过抄袭别人的产品思路,搞得自己没有朋友,从此名声不太好。不过自从3Q大战后,腾讯走向了开放联盟的思路,现在互联网行业遍地都是朋友,看看现在投资的那些公司,虽然是大股东,也不干涉别人的经营。文化最不好的例子是乐视,直接就是骗。还有一个不好的,就是百度,比如贴吧事件,医疗广告问题,以及跟医疗广告主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连陆奇这种给内部员工带来特别大动力的领导都留不住。

10:商业模式。目前互联网行业有几个证明了的商业模式:游戏、电商、广告。其中以腾讯的微信QQ这种软件的关联网络效应最强,地位最为稳固,用户最多,活跃也最高,但是变现方式差了点,游戏和广告,当然现在的金融、云等也不错。最好的是电商,变现率最高,因此阿里的电商业务不仅规模最大,并且净利润率高得惊人,都不比茅台差了。互联网的边际成本低,但是也有问题,就是需要不断的抓住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稍微不慎,就可能挂逼了,甚至自己可能不一定真有过失,只是别人看到了更好的需求,降维打击了,比如pc时代的搜索基本是很稳的入口,移动时代,百度搜索的地位就下降了,同时信息流和短视频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搜索的重要性,甚至抖快他们要自己做电商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电商广告了。但是有一个行业非常的奇怪,食品行业,消费者对食品的口感需求不是那么一直变化的,非常的稳定,其中又以白酒(烈酒)这个行业更为特殊,很多产品都是随着时间价值降低,而白酒是越存越值钱了,并且白酒是一种社交场合的精神消费品,这个有点逆天了。但是啤酒/红酒这些低度数的酒是不完全具备烈酒的很多好处的,又是很不同的。

11:护城河。最近有位球友(记得是 @neng  )提到了开心这个词才是护城河,我非常认可,就是消费者买的开心,用户用的开心,客户赚的开心,自己也过的开心,这就是最大的护城河了。这其实也是平衡了各方利益,而不是过于满足自身利益。本质就是靠谱的管理层就是护城河,如果管理层还能把自己的认知以企业文化的方式传承下去,一直能找到靠谱的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团队有战斗力能拿下市场,也能服务好自己的客户,那这才是强大的护城河。不过文化的传承特别的难,中国的以往的更迭就是文化传承无以为继的结果。不过现代企业相对好多了,不在局限在继承上了,而是可以通过职业管理人的形式传承了,也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的组织。

12:价格。首先价格肯定是需要考虑的,前面也说了价格本质是个性化的机会成本问题。再好的企业,买的太贵,收益肯定也是要差些的,比如腾讯在17年480入手,肯定比在18-19年250-300多比都要差些。那时候480是有些贵了,不过神奇的是,即使以480买入,到现在最高点也630了,随着时间推移,1000也不是不可能。这就是最优秀的企业的魅力。买入企业本质是要买企业未来能赚多少实实在在的钱,既然是未来的事情,这就很难说了,无论用pe,还是高档的dcf,都是有缺陷的,本质是我们没有办法准确预估,并且还有一个缺点是,我们只能看到企业现在的业务情况,你发现不了神奇的地方,比如苹果以前只有ipod,后面有iphone,ipad,iwatch,耳机等,甚至mac笔记本也是很多企业办公的标配了,这又侵入了稳定的办公市场了;拼多多只有平台电商,现在也有了买菜业务;腾讯以前只有QQ,彩铃什么的,现在看看都多少业务了。也就是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看不到那么远,管理层也不会看到这么远,无论怎么计算都可能漏掉这些,有很大的偏差。怎么做最合适的?只有选择通过市场竞争跑出来的最优秀的企业,品行最靠谱的管理层(文化),他们才能不断的给你惊喜(拼多多一直在给股东创造惊喜),他们能聚集最优秀的人员,持续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平衡各方的利益,持续的做出有意思的东西出来。选择这样的企业,没有道理不成功。

13:概率和赔率。理论来说,确定性或者说成功概率越高的企业,大家的认知也比较一致,赔率一般就相对低,比如腾讯这样的企业,大部分时候PE都不低,只有18年碰到这种特殊情况,以及今年的疫情,能碰到不错的机会。我原来也想试一试较低概率和较大赔率的尝试,后面发现这个是有问题的,较低概率了,比如要求你广撒网才行,而在二级市场广撒网是不太合适的,很难集齐一批数量,在那个时间点又是高赔率的。不仅如此,股票多了,操心啊,累。因此需要选择最优秀的企业这种高确定性的来搭建组合。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拼多多,他上市后,商业模式未定,风投企业,确定性低,赔率高,但是就一个这样的,咋办?这个要靠商业模式和文化来考核了。拼多多本身是平台电商,这个模式非常好,竞争对手非常的厉害,但是成立2年多就上市,目前上市2年多,就完成了众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让竞争对手都围着转。这说明这支团队非常的厉害,肯定在文化方面有着独到的地方,目前看初步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从20开始买入,到现在150了,现在已经是7倍股了,大概率会成为自己的第一个10倍股。

14:持股数量。首先持股数量宁缺勿烂,数量以5-6个最合适,这样即使有看走眼的,损失也可以接受。目前自己只能说持有2个半,腾讯/拼多多/洋河,洋河算半个。茅台和苹果买入后可以算4个。

15:仓位策略。这个没有什么说的,满仓是最好的策略,没有之一。因为股票上涨都是很少的一些时间,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涨上来,否则一不小心就错过了。比如这次我在拼多多从99跌到70的过程,在81和73分别买入,在116后跌倒96过程在99买入。73的价格我当投资买入的,一直流到现在,81的在89卖出,99买入的111卖出,111卖出的第二天就是财报,两天直接到152了。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要是知道这么涨,肯定要留到150卖了,但是也可能跌呢。当然我在81和99买入是按照投机买入的,卖出获利个10%是没问题的。

16:杠杠。接受@neng@hdttyson9000 的建议,以后不上杠杠。以前这个杠杠确实能带来3-5%点的可能性,不过确实存在满盘皆输的可能性,属于捡芝麻可能丢的远不是西瓜的问题,不能因小失大,以后还是坚决不做这个事情。不过我很怀疑自己真能做到这点,内心想投机的赚这种市场波动的赌性还是很重,心魔?或者本质是想赚的快点?【我不支持大杠杠,也不支持杠杠长期持有。但是我支持不超过整体20%的杠杠。买入的原则如下,企业经营没有看到什么风险变化的时候,突然快速的下跌15%-20%,会开始买入5%-10%,跌30%会在买入10%,如果继续下跌,我会换仓接着买。注意这个逻辑是企业没有变化,如果出现问题了,那应该果断清仓。另外杠杠买入这个是投机,一般买入的价格赚个10-20%就卖了,不贪。但是如果一直下跌的比较多,跌倒投资价值部分了,那就会当投资买入。比如拼多多上次跌倒70,我在73买入的时候当投资买入,这个就不卖出了。】

17:差异化竞争。关于竞争,如果只是打价格战,永远都不是好生意,需要差异化竞争才行。那什么是差异化呢,就是用户需要,但是对手又模仿不了的东西,这个才是差异化。如果对手很快的就抄袭过来了,能抢走你的市场,那这个不是差异化。我举个例子,拼多多的农产品,阿里当年做村淘属于失败了,并且阿里当时有更好的业务方向了,那今天拼多多做起来了,阿里京东即使有淘宝特价版和京喜,那也是干不过拼多多的。比如百亿补贴,这个东西拼多多可以做,但是阿里和京东现在也抄袭了,但是你抢不了拼多多的市场,为啥呢?真要抢,阿里得补贴500亿-600亿才行,甚至天猫的商家也不一定配合,京东就直接没有经济能力能真正补贴了,还有一点,阿里不在是当年的淘宝了,那时候可以免各种费用跟ebay竞争,那时候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今天的阿里已经没有了这份魄力,如果阿里在18年的时候,就巨量的补贴拼多多核心品类(农产品和白牌),可能拼多多就真有可能被干死了。白牌也是当年阿里抛弃的对象,本质是市场竞争太激烈的产品,盈利少,不利于阿里和品牌商户。我理解的阿里客户第一,可能也是这个理解到这个点,跟天猫品牌商户合作后,你好我好的正向反馈了。

18,产业观点。三次技术革命,每次革命本身是都是最新的技术大幅的使用,提供了社会效率,获得最好的回报,当前信息革命中互联网才是中心,自然是最好的赛道。当前从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到产业互联,万物互联,比如以后的汽车也是互联网的一个节点,自动驾驶等也是互联网技术的推广。这个行业至少还会引领二十年。

19,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不做不正确的事情,稳稳的前进,自己不出差,等待对手自己出错。

20,关于一般企业低pe投资,这本质是赚市场的钱,看人家pe低就买,问题是pe回来了,你还得卖了找新标的。因此上次买港股中石油就是这个想法,最终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也卖了。

21,安全边际。大道最近提到了自己对安全边际的理解,认为安全边际本身就是买入好的企业,好的企业本身具备最好的安全边际。我认可这个逻辑,不过这里肯定是隐含了价格的意思。过于高估买入肯定也是有问题的。大道最近在市场高估的时候,也评估了下手中持有的企业估值情况,认为也只是有点点高估,还没有到需要卖出的地步,这也说明大道也是看重估值的,只是对估值的上边界定的相对较高。



-------------------华丽的分割线------------

四:实操部分:

根据以上理解,结合自身情况,我选择了中国互联网和白酒这2个行业,自身是互联网程序员,软件从业15年了,可以说是一路跟着经历了。白酒方面,因为家里也有个酒厂,差点不干程序员去干酒厂去了,不幸的事,酒厂一直不成功,现在跟合作方都扯皮了,玩不下去了,幸运的事,我没有跟着去干酒厂。当时为了跟老师傅学习酿酒,买了一本白酒生产技术大全的书,1000多页,对中国白酒的历史,酿造技术,以及典型的几个主要酒香类型都有详细的介绍,喜欢投资白酒的建议也买来看看,对基础知识了解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1:能力圈,不懂不做。首先互联网我只选中国互联网,即使美国的FB、MS、AMAZONGOOGLE这些我都不选,因为我不用。苹果例外,苹果也算互联网,也算消费品,这个选。另外在选白酒。

2:选最优秀的企业,我只选择了腾讯拼多多、苹果,白酒我觉得茅台最优,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也都行。洋河还是要稍微差些的,既然能出现19年的问题,以及大家一直说的酒的品质问题,也不是空穴来风。我不选择阿里,我认为文化上有些问题,同样,我认为美团文化上也有些瑕疵(问题看起来不是很大,但是我下不去手),小米离最优秀的还是有些距离,百度、微博、陌陌等这些自然不会下手了,曾经也买过。茅台其实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是非常厚道的,这点非常不容易,茅台也有各自钱支持贵州建设的问题,不过没办法。

3:价格,考虑到价格问题,当时我只选择了腾讯拼多多。苹果和茅台,我觉得有点小贵,另外茅台还有一个问题,一手需要的钱比较多,我A股资金比较少,调整起来不方便。现在五粮液和老窖也不便宜,因此只有洋河。另外为了打新,还买了个保利。保利不是特别好的选择,并且为了打新持有也不是很好的选择,等合适的机会,我还是需要给换成白酒。

4:持股数量,目前只有腾讯和拼多多、洋河和保利,整体数量还是可以,港美股账户等合适机会还是要买入苹果,这样更合理些,同时A股账户后面会增加些资金,被动降低腾讯和拼多多的仓位,这样整体比较稳妥。另外离5-6个,还是缺一点点,还是需要找寻合适的机会。

五:公司理解

1:拼多多

另外关于拼多多,我理解拼多多已经是一个从风投进入投资价值的公司了,我不再认为是风投了。其电商平台业务要盈利是很快的事情了,明年到2.5万亿的GMV,电商平台部分盈利是正常的事情。拼多多在电商竞争中,我认为管理层通过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具备更优秀的能力,让我惊叹不已。拼多多通过差异化竞争(农产品和白牌产品)获得了第一波用户,通过百亿补贴又获得了第二波用户,通过百亿补贴的扩品类,又提升了全量用户的购物频次,通过多多卖菜会继续活跃用户购买频次,通过定制化产品(从18年的的1000个升级到目前是打算10W个SKU)提升产品品质,这里将会诞生新的品牌,或者现有品牌的子品牌,甚至老品牌的焕新生(比如王麻子品牌),流量成本低,商家成本低,消费者购买价格低,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故事,目前农产品和白牌产品已经形成了根基,今年1.6万亿的GMV跑不了了。在这个情况下,前途已经很明显了。阿里现在即使天亮的补贴,也干不死拼多多了,错过了战略时机了。另外关于天猫品牌商的问题,小米通过投资培育的那些新品牌能成功,我相信拼多多也会通过10W个SKU产生新的品牌,或者现有品牌产生的子品牌,以及老品牌的换新。这个可能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不过应该也不会太久,我认为对阿里的天猫也会造成影响。我理解到这些后,我在财报后,135的价格继续买入了12%份额的拼多多(只是港美股份额),提升拼多多仓位到56%,当然这个仓位主要是股价涨起来得,我不会跟景林一样,在80左右卖出一半,我在70多的时候,认准了拼多多的价值,那会是把60多卖出的部分买回来了很多了,目前拼多多的持股数量是我当时持股数量最多时候的2/3,最高的时候,超过70%份额,确实有点太高了。巴老爷子的苹果占投资股票部分的45%(根据最新伯克希尔财报计算的),我猜测大道的苹果份额也非常的重,应该也超40%。 我对拼多多的这些理解可能也是错的,如果发现了错误,我会随时调整看法。


2:腾讯

2.1 刘志超 腾讯B端的一些看法

腾讯云方面,用户规模,以及腾讯开放的定位有差异化的优势

DTC方面,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群/搜索/用户规模/开放定位这些都利于腾讯,不过真要挖天猫墙角,阻力还是很大的,腾讯的执行力不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腾讯控股(00700)$    $拼多多(PDD)$   

全部讨论

2020-11-15 18:54

还是放弃杠杆吧,承担了不可预知风险,比如说乌龙指、自然灾害、软件bug这类。

2023-08-04 19:37

投资怎么可以叫赌博呢

2021-02-21 10:07

好帖!转发一下!

2020-11-15 21:36

干干干干

2020-11-15 20:57

怎么投都行,不断学习、总结、进步。还是不要有杠杆为好。

2023-08-06 13:46

meta 300左右时候卖掉一些换成68的拼多多了。按照我对它俩的估值,300应该是meta合理估值的110%左右,68是拼多多合理估值的55%,也就是用5折的价格用meta资产买入拼多多资产,还是很划算的。

2021-03-06 22:47

在看的一遍  确实思考得深

2021-01-25 21:01

好贴,学习了,多谢!

2021-01-23 16:17

学习了, 写的很好

2020-12-20 05:46

我觉得你总结的挺好的,得向你学习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