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狸哥很懒: 可能要看异常案例的占比吧。从财报数据看,不太像是系统性的造假。按照重庆燃气业绩快报,23年售气量增加了0.69%,0.24亿方,对照媒体上谈到的动辄数倍的具体案例,不成比例。售气量的这个增速和调查公告里提到的问题类型倒是匹配的。
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就是管理混乱、出现不少数据重大错误的案例;另外一个是,个别分公司/区域系统性造假(在全市数据占比小)。
官方关于燃气表的调查结论是,
“从目前调查核实的情况看,尚未发现燃气表计量和质量、燃气质量、通过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等问题。”
但应该提供更细的数据服众,比如异常户数占比这些,或者提级重新调查。//@狸哥很懒:回复@forcode: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引用:
2024-04-20 07:53
重庆市民的愤怒已经难以平息!他们不接受领导班子的集体免职,认为集团的主要决策者和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简单的退款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这不仅关乎3000万重庆市民的权益,更牵动着14亿全国人民的目光。
这难道仅仅是收费失误吗?如此明目张胆的犯罪行为,岂能轻描淡写地以失...

全部讨论

04-20 09:31

真想赚钱只需要把燃气费用上调一毛钱,净利率至少增加10-20%,这样异常加收一共能有多少,而且肯定会被看出来,怎么可能是为了多赚钱而设置的。我猜大概率是之前没有严格执行收费标准,然后出现漏洞补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