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上市公司的那些无耻伎俩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8喜欢:5

今天看了一下关心过的股票,很吃惊的发现万科居然只有8块钱了!我是在去年3月份彻底清仓的,那时价格在15块钱以上,而这,我总体上也赔了至少30%,万科可是从30块钱下来的。

果然,底在底下,腰斩之后还可以再腰斩。当时我退出的原因是看了年报和业绩说明会后觉得管理层不再可信了,烦感于那个无耻的茶多了要加水、水多了要加茶的理论,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清仓了。

赔钱,其实不是我清仓的理由,持有三四年至今仍然赔钱的中国平安腾讯控股,依然是我的第二和第三大持仓,而且持有体验很好。

发现这个企业不是我想要的企业,失望了,才是清仓的理由。

看现在的这个万科,真的是很狼狈。一向以财务谨慎著称,居然也会遭遇信用危机。其实不只是万科,最近一年是潮水退去的时期,很多裸泳的国资企业也有信用危机。资本市场真是专破各种信仰。

现在提起这件事,我其实是在反思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避免这种大幅下跌的股票,绝对不应该是所谓的止损。价值投资者不应该是有“止损”这个概念的。

投资股票,要立于不败之地,我觉得第一位重要的,应该还是找一个好的行业。

什么是好的行业?不是特别好回答。那就从方向去理解,什么是不好的行业。

不好的行业大概包括:明显的夕阳行业、竞争特别特别激烈的行业、政策极力打压的行业、明显是不挣钱的行业。

其实很多好企业就出在以上“不好的行业”里,按照以上条框来筛选,错杀掉好企业是难免的。但是,我们投资是在做大概率的事情,所以还是要足够的谨慎。

除非你所掌握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比如很多基金,就是该上杠杆就上杠杆,该追热点就追热点,什么时髦干什么。偏偏有人就吃这一套,也算是弯刀对着瓢切菜,对了茬口了。

当一个行业挣钱的时候,我们还要保证企业是挣钱的。因为企业是具体的人在经营的,每个行业里都有亏损和退出淘汰的企业,这个企业需要是健康的。

当行业是好的、企业是好的的时候,我们还要保证管理层对股东是好的。这也就是管理学上的代理人问题。也就是企业挣到的钱能以某种形式回馈给股东。

好行业、好企业、回馈股东,说起来挺抽象的。那我们就从反方向举个例子。

觉得每个人都要喝水,所以供水公司就是好公司。对吗?觉得谁都离不开电,所以电力公司就是好公司。对吗?觉得新能源车是未来的方向,所以跟新能源沾边的公司就是好公司。对吗?

觉得一个公司挣了很多钱,净利润特别好,就是好公司。对吗?

如果企业的经营成果不能用来回馈投资者,那投资者就得不到任何好处,比如你哥给你找了一个嫂子,对你自己没什么好处。

有数不清的企业,将挣来的利润挥霍掉了。挥霍的方法很多,比如以下几种:

1. 搞研发。这是最正经的用钱渠道,如果研发出来并且销售对路,就是造血了,是很好的。但是研发失败的也很多,很多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比净利润都多,而且研发无穷匮,年年如此,老也看不到产出,这个钱就算是打水漂了;有一些研发出了成果,但是研发成果出来后即是落后的,产品没有销路,也是一样的打水漂了。

2. 供养管理层和大股东的奢侈生活。很多投资者跟公司企业打交道不多,会想当然的认为管理层和股东很干净,其实不全是。很多的管理层和大股东的一家老小的各种费用都是由上市公司报销的,这一点在民企里非常普遍。因为公司花钱,还可以税前抵扣,权力又掌握在管理层和大股东手里,这就是简单的权力阶层为自己谋福利。比如《年会不能停》里的豪华健身房游泳池等等,还有几千万办个年会,这些钱流入了哪里?是不是给到了某个关系人去承办?报价公允吗?这个没人监督啊!

3. 体内外公司大挪移。一个烂的企业,会在体内成立一个科技型公司,然后用上市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去搞研发,这个子公司就会常年亏损,但是有一天研发成功了,要产生收益了,上市公司会把这个企业剥离出去,把股权给到管理层和大股东的私募基金,然后运作上市。最终的结果就是上市公司奶了一个儿子,然后儿子要工作前过继给体外渣滓,体外渣滓乐享儿子的工作收入。还有一种,上市公司体外有一个孽子,这个孽子是管理层和大股东的私生子,一直不挣钱,花钱如流水,然后上市公司会花高价把这个孽子装进上市公司。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某华股份长篇电视连续剧演的,居然还有人在吹这个企业更有弹性。

4. 炒股搞投资。这一点很多很多上市公司都在搞,因为身在资本市场,深深的知道钱生钱来的快,所以前有上海莱士炒股,后有云南白药炒股,把一个又一个现金奶牛炒崩溃了。炒股是最明显的,更多的是隐形的,比如打着拓展产业链的旗号搞并购,成立股权投资基金,一个植物蛋白企业花几十亿成立一个半导体投资基金,也是很自信的。

5. 无节制搞扩张的。也就是有钱就投资,投资就亏了,亏了就没了。不管市场环境怎么样,只要手里有钱就搞扩张,迅速上杠杆摊大饼,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层就挣的越来越多,社会地位就越来越高,在资本市场上常年累月的借债,就是不回馈投资者,分红很少,不回购即使回购也是用来给管理层撒狗粮。其实万科在这一方面还算是稍微厚道的,这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健的。

6. 低价配股,股权激励。这个很普遍,好像成了一个合法的正规的剥削中小投资者的手段。有的是直接低价向特定投资者配股,有的是以市价回购股份,然后以半价给到管理层搞所谓的“股权激励”,解锁条件还非常低。这种情况很多,云南白药、某牛奶龙头、另一个植物蛋白企业,就是这么干的。这明明就是无耻的掠夺,那些被豢养卖方券商还在嘎嘎吹捧,真是无耻。

等等等等,太多了,不胜枚举。张化桥写过一本《股民的眼泪》,值得一读。

资本市场有好人吗?

也有,但是很少。所以投资者要谨慎,尤其是用自己的钱投资的。

仅A股就有5000多家企业,如果你能找到10家能信得过的好公司,就不错了。

以洁癖的标准严格筛选,

以年为单位长期持有,

擦亮眼睛动态监控,

不要沾花惹草心旌动摇,

想不挣钱,

都难。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长江电力(SH600900)$

全部讨论

我是前两年买的爱尔眼科,前复权差不多21块卖的,赔了15%。去年下半年又小仓位试了下,17.69又清了,但是没想到现在都能跌到13块。
真正让人赔大钱的,就是以前的这种公认的好公司,上升期一堆缺点看不到,但只要越跌下来,估值会越来越低。
所以,买的便宜,比买好公司更重要。
所以,现在的黄金,有色我是不去凑这个热闹。

04-06 09:08

持有三四年至今仍然赔钱的中国平安和腾讯控股,依然是我的第二和第三大持仓,而且持有体验很好。
感觉就是个菜,买的大部分是亏损的

投资不是找好公司,是找好价格。打个比方,黄金700元一克,废纸板0.5元一斤,人家出价黄金800,废纸板0.4,显然,买进黄金亏钱,买进废纸板赚钱。

04-06 09:59

04-13 11:11

难道中国平安不是?

04-07 05:20

明明是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