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周记——腾讯2023Q4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3月25日—3月30日实盘交易记录

本周三,小仓位建仓了一只“烟蒂股”——美凯龙,是建发股份的控股子公司,研究“红利股”建发股份发现的,市净率0.29倍,“捡烟蒂”鼻祖格雷厄姆看到也可能会“偷笑”捡到宝。加了仓才知道上证指数又跌破3000点,又一次参与了3000点“保卫战”。本周,笔者投资组合继续逆势上涨,收益率再次创年内新高至4.68%,持有的港股标的表现继续亮眼。小米正式开售su7,不仅是在汽车业务市场,还有资本市场均反馈是相当不错的,当前定金支付将近9万台,但也有一些退定金、爆胎等突发事件出现,具体销售情况和产品体验评测,咱们持续关注吧!

以下是腾讯财报解析:

腾讯在3月20日披露了2023年年度及季度报告,业绩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营收累计6090.15亿元,同比增长1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Non-IFRS)为1576.88亿元,同比增长36%;均完成笔者之前备忘录所预期的业绩目标,但Q4季度各分部的业绩情况也是各有春秋,增值服务收入是低于预期的,而网络广告维持超预期增长,金融科技及企服依然稳健且盈利质量继续提升。

增值服务 :

2023Q4的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2%至691亿,连近些年保持不错增速的国际市场游戏业务也都出现1%的降幅。2023年整体游戏收入为1799亿,对比2021年的1743亿,几乎没有什么成长性,主要还是受本土游戏收入萎缩拖累。国际市场的游戏收入占比(整体游戏收入)从2021Q1的20%提升至23Q4的34%,贡献增值服务分部的业绩增量,而2023年社交网络收入为1185亿,自2021年的1173亿以来,同样也没怎么增长。

不过管理层在业绩会议上表示游戏业务的现金流入与报告收入之间存在时间差,当前现金流入情况已经出现改善,将从第二季度开始在损益表上体现出来。潜台词也许就是2024Q1游戏业务乃至整个增值服务分部业绩复苏依然存在压力。之前小马哥在年会上的批评也是一针见血,游戏部门的团队躺在 “功劳薄” 上太久了,过去一年推出的新品达不到好预期。展望今年的游戏发布计划,《元梦之星》和《地下城与勇士》可能会在下半年贡献游戏业务收入增量。

网络广告:

在国内整个互联网广告市场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年初第三方调研信息也反馈腾讯四季度广告增速会有放缓,但2023Q4腾讯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速维持在21%,远超于行业增长水平,也好于市场预期,已经相当不错。尽管视频号广告在22年四季度开始有增量,2023年直播和视频号电商的销售额增长超过1000亿人民币,但是与视频号的业务规模相比,仍然非常小;在视频号购物体验、基础设施与小程序之间的生态圈资源整合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视频号的广告负载保持在远低于行业同行的水平,流量的增加和广告定位的改进,其中生成式AI有助于广告点击率提升,这些都可以使视频号广告未来收入大幅增加。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

该分部23Q4的营收同比增长15%至2038亿,是相当稳健且符合预期的;早在3月15日,公司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增资获批,从10亿注册资本增加至153亿元人民币,应该是追随近期国家优化支付服务,尤其是优化外卡受理环境,完善现金服务等方面的积极倡议。管理层在业绩会议上阐述了腾讯金融科技的两大发展理念:完全合规和确保以绝对的高质量方式管理风险。通过与持牌金融机构培育建设性的关系,提供的高利润、高附加值的服务,如理财、贷款服务、分期服务等,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获取价值。

根据观知海内咨询整理,2023Q3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交易量分别为118.19万亿元和67.81万亿元,分别占比市场总份额55.39%和38.86%。而随着C端市场达到饱和期,线下场景成为第三方支付增长新动力,我国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有望快速发展,预计2028年行业整体交易规模将超644万亿元,年平均增长要超过10%。

盈利情况:

尽管23Q4整体营收承压,但Non-IFRS净利润实现43.65%的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业务结构变化带来的毛利率超预期改善,其次则是服务器带宽成本下降、人员开支压缩以及内部资源复用下新投入减少带来。广告和金科企服的毛利率改善主要贡献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增值服务也是一如既往稳定。我们之前的投资备忘录——《互联网券商》中了解到基金销售等其他金融产品电子商务的毛利率可以去到90%以上;此外,像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以及Meta整体的毛利率水平都要超过70%,所以笔者认为腾讯未来利润增长要比营收更有潜力,随着网络广告和金科企服营收的扩大,整体利润增长应该会快于营收。管理层在业绩会议中透露混元AI大模型在中文语言模型中已经处于顶级水平,目前主要还处于专注于文本技术的阶段,下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像Sora那样用文本生成视频;大模型应用,短期对腾讯视频的盈利是有利的,可以加速创建动画内容等,降低成本;而对于游戏业务,好处不会体现在大幅降低成本上,而是体现在更快速地创建内容,从而更快地实现商业变现和产生收入;最直接和最大的好处实际上是围绕广告收入的提升。

估值:

对于2024年腾讯整体的业绩,笔者认为依然是有增长压力的,主要压力还是来自占比整体营收将近50%的增值服务分部,而网络广告和金科企服的业绩均还是可以保持10%-20%的成长性,且盈利能力水平也会继续提升。增值服务分部2024年上半年应该可以勉强撑住营收规模,下半年靠着游戏业务恢复增长,贡献整体业绩增量。预计腾讯2024年年度营收达到6593亿,同比增长8%以上,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未来3-5年,笔者认为腾讯Non-IFRS净利润也应该可以突破2000亿人民币,对应公共事业(通讯领域)的估值水平14-23倍PE,则其经营资产的内在价值应该为28000亿——46000亿,再加上8000亿的投资业务资产,则整体内在价值应该为人民币36000亿——54000亿,兑换成港币(1人民币≈ 1.0837港币)为39013亿——58520亿,即每股价格为412.31港元——618.47港元。

腾讯在业绩报告中披露,计划派发320亿港币股息和回购1000亿港元的股份,合计1320亿,占比2023年年度Non-IFRS净利润为77.24%,其中现金分红占比18.73%(个人认为现金分红还是尽量少一些好,毕竟还要除去将近20%的资本利得税),相当于股息率为(1000+320/1.2)/当前市值2.87万亿=4.41%,比国内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要高,并且也高于A股红利指数基金的股息率。当前腾讯日回购金额均超10亿港币,估摸着剩下9个月,除去中报、3季报两个月的禁止回购期,即腾讯真正剩下的回购交易日应该140个交易日不到,所以1000亿的回购资金应该在年底就可以用完。2021年以来,腾讯大股东Prosus减持金额合计约为1152亿港元(3年平均减持金额384亿,相当于腾讯320亿的股息规模,可以认为腾讯完全可以靠每年稳定的利润不断去回购大股东股票),而去年腾讯的回购金额就达到490亿,再加上当前计划中的1000亿,基本上接盘了大股东的减持股份,今年大股东也可能会继续减持,但对于腾讯稳健的现金流造血能力,基本上是没压力的!

End

$小米集团-W(01810)$ $腾讯控股(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