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9喜欢:8
回复@北小九: 格力(起码以前的格力)也是类似迪尔、小松、丰田,格力核心供应商高管曾对我言(15年)"和格力合作最爽,自己能得到提高"。松下幸之助有一句话我很欣赏"供应商 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车间,只是放在了外部,本质上和我们是一体的",这才是直指本质的思维。当然国内文化主流就是这种弱肉强食的零和思维,老子强就要来压你,什么公平合作、携手进步对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包括内部管理也是,就是官本位思维,我位在你上,就是可以压着你,控制你,什么上司对下属的责任、关怀对他们都是对牛弹琴。//@北小九:回复@曹文景:当年的苏宁也是,货卖出去了还不给结款。现在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企业也都不把供应商当r看,长期的合作关系一定是良性和互利的,看约翰迪尔,小松这些企业,甚至参与到供应商的经营中,帮助改善作业流程,技术迭代。看到一些做财务分析的就想笑,把对供应商的大额长期占款叫做对上游的议价能力,那直接不给钱多好,真是扯淡。
引用:
2024-05-18 11:45
跟拼多多商家聊,全都是在吐槽拼多多怎么压榨他们。然后问,那你要不要不做拼多多。
答:那不能,因为今天的增长在抖音和拼多多,还有点赚。抖音压榨更厉害,还不稳定,多多好歹多劳多得
-- 来自久谦咨询的调研
还是那句话,别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捂脸][捂脸]$拼多多(PDD)$...

全部讨论

我理解,这种商业文化或许是目前国内文化的一种投射罢了,很多人不相信合作共赢、不相信交换能让别人变得更好。这其实不是坏,而是蠢,因为没有长期合作共赢的认知穿透力,不了解那样长期利益会更大(这个观点是从宁静的冬日M那里看到的,我想想是这么回事。如果上述这句话我转述时有偏差,责任在我)。
我看朱江洪最开始要推返利模式,出发点是为了帮助经销商降低资金成本的、给他们确定性(他自传里有阐释),当然格力也获利,最后慢慢有点变味了。同样一个工具,不同人手里作用差别太大了。

05-18 14:32

不管是供应商,代理商,经销商,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之前说过,要搭建生态网络。保护代理商,其实也是保护厂家自己。那么供应商也是一样的。
国内环境,不会有太多老板考虑长期的。
今天还看到有大V说,在中国考虑长期主义,就是傻子。

05-18 14:21

还是孟子说得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5-18 14:04

这个跟一个汽车供应商聊过,国内小米采购素质算高了,很多不把供应商当人看的

05-18 14:23

是这个道理,山姆供应链的强大也不是通过规模压榨出来的,他们会深入到供应商的经营环节帮助其降低成本。
有时候看公司财报,总感觉应付账款过多不一定是好事。

05-19 10:26

有一个企业经营文化的差异一直让我挺好奇的:我们访谈过一些与日本公司有合作的中国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作为供应商的),他们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和日本公司合作,无论大小,只要通过验证合作成功了,就会延续很久,无论经济状况怎么变化都会一直有订单,这些公司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是靠这些订单撑着。另外日本很多长寿企业,据统计比美英德这些国家都多且存续时间更长,不过好像一般都是中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式企业,还挺神奇的。联系到“天皇万世一系”的说法,感觉日本虽然也受儒家传统影响很深,但是很多底层思维和我们还是有很多差异的

05-18 18:14

这里举个例子,潍柴公司,对待供应商就像大爷,这种企业是走不远的,当然人家国企可能多走几步。

05-18 14:14

供应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