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好多年前,大概是08年股市大热的时候吧,大家都在谈论股市,当时我就提了个问题,假设我投入一笔钱进去,然后赚了10万,接下来改怎么办?拿出来话,也就10万块不抵用啊,再全部投进去,可能就又亏回去了!也就是说,要么赚了就此打住,这钱就是你的;如果继续参与这个游戏,结果指不定是啥。 这TM是个循环无解且艰难的无限游戏啊,当时和我聊天的人太菜,只是点点头觉得有道理,然后一致认为不能进入股市。

现在看来这是个好问题,虽然没有得到解决,但依然成功阻止了我进入股市。这几年怎么又进来了,且认真对待,这个是后话,按下不表。最近学习,看到散户乙的言论,这个问题立刻得到了解答。他问,你进入股市的目标是啥?很多人说为了赚钱,那就是没入门。进入股市的目标应该是变成富人。这两个目标有区别吗?当然有,就像我以前的问题,我进去赚了10万,目标达到了,然后呢?变成富人为目标就不一样,要变成富人,就得有套稳定的,持续的赚钱方法。那么这次赚了10万,因为找到了稳定的持续的方法,自然下次会继续这个游戏,下次也能有较大把握再赚10万。

再仔细想想,我的提问其实隐藏了假设前提,那个前提是:潜意识我不知道这钱是怎么赚的,赚其实是侥幸。既然是侥幸,那么就不可持续。 遇到个高点赶紧跑,跑脱是侥幸。既然是侥幸的,那么下次就可能亏,下次是否再投入是否再参与游戏就得打问号。这种游戏难度太高,不值得玩,就是玩也不敢下大注。

这几年进入股市,基本一进来就摸到价值投资这条道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留有安全边际,不用在意市场先生的报价(市值的波动),一下觉得这个游戏能玩。

散户乙对投机和投资,真价投还是假价投的论述也很精彩,可能很多人是假价投。恰好前两年我偶然看到神华,分红率基本在10%,一看每年分红几百亿,还持续了几年,那个时候我还不会看财报,但是看来连续分红几年都是几百亿,这钱假不了,就进去买点玩玩。看着几年股价都是上下波动的,当时是这么想的,我拿分红的钱再买进去,如果股价不涨我不到十年其实已经翻倍了,期间偶尔往上涨点,我咔嚓卖掉,三倍四倍也是可能的。于是我打算这么试验10年(没经验,小批量试水,看看是否可行)。看了散户乙这方面的论述,对老窖和神华都是这个操作思路。他阐述的更清楚更透彻,找一个企业,其生产的产品无论啥时候人都需要(不会倒),往年的ROE和ROA都比较高且稳定(股东收益率高,且未来大概率会持续),以净值产附近的价格买进去,享受ROE的复利增长。当然好公司价格通常不便宜,所以在其出现暂时性困难的时候,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分红再投入,然后长期持有,高一点pb买入后面也能享受ROE的复利增长。看到他的实盘成绩,成绩非常好。

我想了想,海螺应该是符合的,海螺的ROE上下波动,近20年平均ROE是18%,中位数ROE也是18%,最低是今年5%,今年的分红按港股来算也有6%。煤价高位,房地产开发萎靡需求变少,水泥价格低迷,基本这个时候可以看着是最困难的时候了。水泥未来肯定是需要的,政策让新开水泥厂基本不可能,运输半径决定区域垄断性,有息负债率很低,按今年算,底线也有6%是分红,pb只有0.45,口水哗哗流一地。

海螺商业模式相较于白酒,煤炭的缺点是,水泥是一次行消费,修了路建了房这地就不会二次消费了,需求端只能按大方面考虑,1是未来较长时间内房地产是10万亿规模,2是国外水泥龙头发展表面龙头的集中度会提升。也就是未来海螺的市场占有率会比现在高。另一个缺点是水泥没有提价权(煤炭也是),和煤炭一样其实是个周期性的商品。现在煤炭在高位导致水泥的成本在高位,需求由在低位,所以目前水泥应该是在周期的底部。

水泥虽然也和钢铁一样是标准产品没有差异性,但是因为产品特点,具有区域垄断性(煤炭经过兼并煤矿具有垄断性),所以周期底部小的水泥厂抗不住后,留下的市场空间会被大的水泥厂占有,顺周期龙头会更强。这个房地产万科不太一样,万科缩表后,周期回来没有工地可建导致无房可卖,享受不到顺周期的好处。

海螺的虽然有息负债不高,但是资本投入其实挺大,一个是折旧,一个是资本投资,这两年逆势投资,额度空前。资本投资在我看来是个不确定因素,以前的老大已经退休,新的老大换了几茬,不知道新的老大水平如何,这是个不确定因素。

但是不管怎样,这个价格还是很保险的,如果房地产持续萎缩,分红再投入,分红股息率6%应该是有的;如果房地产恢复,煤炭价格下跌,海螺的利润马上就能上去,恢复倒300亿也是可能的。现在港股市值不到9百多亿,港币。

以上是我最近看散户乙的一些感想和思考,不作为股票推荐依据哈。本人持有部分海螺水泥港股,最近准备把煤炭换到海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