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会不会倒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0

最近万科跌的厉害,特别是港股万科企业更是一泻千里。之前持有不少,当时没仔细分析,只是大概定性分析,万科是龙头,房地产政策在打压,那么这个时期内万科肯定不贵。现在跌这么多,只要能确保万科不死,那么万科企业就是个绝好的机会。

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分析,查找资料。看到@@其实 造成万科当前财务困境的真正原因,受启发,我统计了近10多年的其他应收-应付差额。历史上大部分是负值,也就是万科占用外部资金(联营/合营企业/合作方)。20年至23年,变成倒贴了,大力支持合作企业了,23年扩大到了930亿,按你拆细了看,实际上被占用了1280亿。

这个在以往的房地产低谷年份14-15也出现过。 我设想的情况会不会是这样:房地产低谷期,联营/合营企业/合作方贷不到款,项目要继续,不得已只有万科总部支持了,导致其他应收-应付差额不断扩大,23年相当于占用了集团总部900多亿资金,或者说1280亿资金。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1.总对总取消后,万科总部也贷不到钱了,以往需要支持的联营/合营企业/合作方项目,现在缺钱难以为继了(这些合作项目能否进白名单不好说,要是能,那以前他们也会想办法贷到款的),这部分合作项目如果拖着,对应的钱就回不来。

2.即使这些合作项目能进白名单,也只有等竣工结算后,才能回来。合作项目分两种情况:

情况1:部分项目已经预售出去了,那多半预售款已经被挪作他用(不然也不需要再贷款支持建设,售房款是够工程建设的),这部分项目即使建完竣工结算了,也不能形成资金回流到总部,因为售房款已被挪用了,目前需要投入资金建设(如果不是被合作方挪用,那可能早回总部了,总部之前就缺钱,拿去填窟窿了);

情况2:部分项目还没有预售出去,没得说,必须贴钱继续建设(不贴钱就烂尾直接亏损),这种情况只有靠销售起来,才能缓解现金压力。而销售起来,短期内只能减少资金流出(不需要在贴钱建设项目了),无法缓解总部的资金压力(资金无法回流到总部),只有等项目竣工结算后,形成的利润,按分成回到总部,这个慢呀。

上面两种情况,短期内都无法回流资金到总部,也就是其他应收款无法快速变小。相反,合作项目要继续,要么进入白名单,总部无需流出资金;要么进不了白名单,总部继续投钱;要么烂尾。

进不了白名单的,对已经预售的,1.总部继续贴钱建设,继续流出资金;2. 不提供资金,项目烂尾。对未预售的项目,1.项目忽然卖的好,自己解决资金问题,总部无需流出资金,但短期内钱也回流不到总部(资金监管);2.总部继续贴钱建设,继续流出资金;3. 不提供资金,项目烂尾;

合作项目打的万科的牌子,烂尾影响很大,总部只有想办法支持,也就是没进白名单的,总部硬着头皮也要支持,不然影响销售。

那么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合作项目,不管销售好坏,资金都无法有效回流。没进白名单的,很大概率还是需要总部的资金支持,总部资金继续流出。

我们分析过了,合作项目贡献渺茫,只会继续拖累。那自有项目呢?

自有项目同理分析起来和合作项目类似

1.如果项目卖出且缺钱,那监管账户的钱之前其实已经回流到总部填资金缺口了。项目要继续,要么进白名单,要么总部贴钱,要么烂尾。不管怎样,部分项目即使竣工结算,也无法形成现金流入。

2.如果项目已经卖出去了且不缺钱,继续建设没问题,总部无需现金流出,但监管账户管的严,富余的资金也无法调配,只有项目竣工结算后,资金才能回流到总部。

3.如果项目还没卖出去,项目要继续,要么进白名单,要么总部贴钱,不然烂尾。即使卖出去了,资金短期内也无法回流,只有等竣工结算,形成的利润才能回到总部。

对自有项目的总结就是,不管销售好坏,资金都无法有效回流。没进白名单的,很大概率还是需要总部的资金支持,总部资金继续流出。

说白了,就是以前资金缺口过大,预售房款被挪用了。未售房屋的即使以后卖出去了,资金监管加强后,也不能被调配。以前挪用造成的资金缺口,总部得想办法解决。

解决资金缺口,不能指望房屋的销售了,已售项目且没被挪用的,在竣工结算后只有利润才能能回流到总部,但这部分贡献应该不大。

资金监管加强后,项目间的腾挪就不行了,逼迫企业降杠杆。举个例子,数字不精确哈,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比如项目周期2年,自己出5块钱拿地,短期内项目卖出收到10块钱,后续两年陆续总共支出4块钱竣工了事,最后获得10%也就是1块钱的利润。如果买房的钱不能动,其实是5块钱办10块钱的事,2倍杠杆。如果资金监管不严,在收到10块钱后,马上挪用5块钱新开个项目,那么就是5块钱办20块钱的事,4倍杠杆。同时开多个项目,在不同项目的预售款之间腾挪,加大杠杆赚更多的利润。资金监管加强后,不能再通过新开项目,从买房者口袋拿钱填补之前项目的缺口了。如果房企总部不能融资的支持项目,那就直接玩死。之前万科可以总对总,总部继续贷款筹钱支持项目,现在总部贷不到钱了,情况一下和其他非国企开发商一样了,玩不转了。要想继续,只能总部筹钱补以前的资金缺口!

资金缺口有多大呢?总部贷款没戏怎么筹钱呢?筹的钱够不够支持现有项目的建设呢?我现在还没有答案。也就是说现在还在数据上无法评估万科能不能继续活下去。只能定性地推测,万科作为曾经的优等生,如果倒下对需求端的信心打击极大,极大影响购房者的信心,和目前政策的导向不符,大股东应该支持。但还是应该更进一步分析出资金缺口,推测筹资手段和筹资总额,才能比较定量地推测万科能否活下去。(看以后有没有时间和能力补上这块)。

退一步,即使能活下去,杠杆受限,总需求无法回到高峰,万科的利润也无法回到之前的高峰,利润率应该也是要下降的,以前10%多的净利润率应该是回不去了。假设未来10年房地产在10万亿上下,万科活下去占有3%的市场,净利润也是300亿以下了。

以上是我粗浅的分析,可能有很多推测可能与事实不符,先写出来利于自己的思考。本来想在@@其实 的文章回复讨论的,没想到写的长了,干脆单独写出来,看看有没有大佬来指正。 @@又掉坑里了 @@无涯书社

全部讨论

04-19 21:49

从恒大暴雷开始,你还能、还能敢用预售款?能挪用也不至于当前这么惨了。至少从21年开始不可能挪用预售款了,至于三年前的挪用当前能有多少?

兄弟,如果空仓也是这样想。并且也用这种逻辑分析其他行业,最终选出了万科,或许可以讨论下。但我知道大部分人,都是被套了,像谈恋爱一样,只看万科。那样就只看优点,不看缺点。又有哪个女孩子一点优点没有呢?但真的会选择作为伴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