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99喜欢:4
4.9杂谈
最近地产算是跌跌不休,尤其是几个大屁股走势极差,几乎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
以某绿为例,最近几天跑输了大盘、跑输了板块、跑输了港股同规格同行、甚至跟漩涡中心的某科比肩,股价也是跌破了趋势。
这种时候是值得恐慌的,我也很慌,都快哭出来了[呵呵]
分割线。
从2021年高点至今,约束利率下跌了70个基点——4.65到3.95。
市场利率下跌了150个基点以上——当时普遍过5,热点城市近6,而现在热点城市3.85、一些强二线已经到了3.45。
然而,由于资产价格下跌,实际利率却高得离谱——当融资购买资产成为一种“付费买套”行为时,大家就势必缺乏融资动力,也不可避免的缺乏购买动力。
这种时候,资产回报率——租售比就成了定海神针。
分割线。
当回报率超过融资成本,资产显然就有购买价值。
部分城市的部分房源已经满足了这个条件,但这种不太多,需要碰运气——大家也不傻,达到了这个标准就会出手。
随着利率进一步走低、就业稳步恢复房租修复、资产价格向下调整,会有越来越多的房源符合这种标准被采购,成交量会显著上升构筑坚实的底部。
如果能把首套和多套“一视同仁”、能够放开购买限制、融资限制,显然会加速这一过程。
价格预期也毫无疑问会反转。
分割线。
深圳可谓是这波下行的领跌者。
为什么?
因为深圳的“商品房”是资产回报率非常低的。
一方面,由于地小人多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商品房非常昂贵。
另一方面,大量的打工仔获取不到足以匹配资产回报率的租金水平的收入。
楼市上行时,物以稀为贵,深圳往往一马当先。
下行时,大家不再着眼未来,那就成了一驴当先。
“但这个城市基本盘仍旧很稳固,这是毫无疑问的”
分割线。
保利、华润、招商、中海、万科、克而瑞(丁祖昱)等都认为,楼市长期中枢在10亿平。
克而瑞认为今年前低后高,同比下滑5%。
我个人悲观点——20%。
但我对保持投资力度的龙头企业保持乐观,认为他们能够在权益销售方面持平。
毕竟,有东西才能卖,你非要说存货抬杠我也没办法,不如你思考下:
“为什么会变成存货呢?”
分割线。
一季度统计口径房价骇人听闻。
去年一季度大涨时,我曾经说那是结构因素——30城数据远远超过全国口径。
今天,我也同样说这是结构因素——30城数据远远少于全国数据。
为什么小城市占比会提高我也不明白,就不多评价了。
我想说的是,任何时候都尽量保持平和冷静,不要盲目判断牛熊,激动了很容易出错。
也希望朋友们在面对非理性下跌时能够保持理性,不要随着情绪波动,不管是加仓还是割肉。
全文完。

精彩讨论

大灰狼律师04-10 08:49

严重怀疑未来十亿平是中枢的判断。

yztcm231104-09 19:42

小城市跌的多,有性价比了

boxny504-09 19:18

👍🏻👏🏻👏🏻👏🏻👏🏻

全部讨论

以三月份数据,同比25%
保利3600左右,权益2900,现金净回收1500亿
如果拿地1400亿,净现金增加100亿
如果南京苏州市场好点,可以到3000甚至3100吧。
当然都陷进去了

严重怀疑未来十亿平是中枢的判断。

04-09 19:36

每次微小的细流,不断累积,不断累积,不管是到大湖还是大海,还是会通的

04-09 19:55

小城市成交量不是萎缩了吗?为什么比全国强?

04-09 19:36

“能够放开购买限制、融资限制,显然会加速这一过程。”,如果有这个,地产早飞起了

04-09 19:42

小城市跌的多,有性价比了

04-09 19:18

👍🏻👏🏻👏🏻👏🏻👏🏻

04-09 19:12

行业到时候了,大家都有共识吧,是心里

04-10 10:15

这么高的房价,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很难再增长,那大家除了首套房,购买投资性住房就必须考虑资产的收益率了,要考虑房租、维护成本、将来的变现难度等等。房价下跌、通货膨胀加收入增长使得房租收益年化起码4/5个点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