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提醒一下,还是谨慎一点为好,适当降低预期,投资中不能有Wishful thinking。18年的互联网客户,应该有不少是17年拿到大额融资或者美股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他们钱来得容易,又需要快速获得海量用户,除了百度,最好的线下广告平台就是分众了,对分众来说是泼天富贵。现在的情况是,新的美元基金很少,而且政策不鼓励消费企业上市,即便还投互联网,应该也不是2C的互联网,国资主导的人民币基金主投方向是硬科技和制造,产品和服务更是和分众没啥关系。倒是互联网大厂如阿里京东美团甚至字节腾讯拼多多等有可能恢复常态化的广告支出,分一杯羹给分众是有可能的,按照阿里巅峰时的12亿和京东的6亿,整体互联网收入上升到20亿多还是可能的。
引用:
2024-05-03 21:34
本文将直接阐述分众业绩变化的直接原因:
2018年全年我国互联网融资总额为:692亿美元。 2023年则为:49.6亿美元,如下图:
1. 这两个数据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在于投融资总量严重影响这些初创公司的自有资金,看起来投融资总额2023年全年仅仅只有18年零头,整体少了640亿美元左右,原因就是...

全部讨论

05-04 01:53

兄对互联网投融资有误解,这个并不是指阿里、京东、百度这些,而是指那种:初创型公司例如:幸福西饼、uki脱毛仪,等等一级市场相关的,并不是指阿里等大公司

05-04 00:23

这个评论说的已经非常到位了,几年内恢复到巅峰是不可能了,之前大部分互联网基金都是美元基金投的。创投圈人民币基金跟人家还是没法比。
就看这一两年互联网行业复苏后能给分众带来多少增量吧,另外就是国外也希望再增加几个亿利润,三年后搞到7,8十亿,2000亿的分众还是有可能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