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明细2024-04B: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海天味业,添加剂事件触发投机泡沫破裂,过去十年业绩年复合增速13.8%,换言之950亿元是合理市值,炒到2,200亿元市值,危乎高哉。虽然他从高位已经下跌很多了,但价格低位不一定是价值低位。同样,公牛电器,IPO不足十年,年化复合增速15.8%,合理市值650亿元,炒高至1,100亿元市值,这是随时等着某季报暴雷的节奏。当然,海天、公牛之类都是行业龙头,业绩优良,只是好公司不一定是好投资品。成长是价投的安全边际,虚妄的成长是返贫的安全边际,功夫没满师要么买ETF,要么抄作业,多看少动。怎么衡量有没有满师?看盈利时候的表现。

药明康德(H股,凡是港股比A股便宜很多的,一律首先考虑港股)过去有超凡增长性,今年买入了一些,但不太懂其所在行业的运营模式,现在股价没怎么动,因为24Q1业绩增速归零,否定了高增长,若未来增长不再,价格或难以出现像样反弹。但只需增长一丢丢,价格弹性将非常可观。美帝脱钩风险难猜中结果,惟药明行业地位不作二选,持仓待业绩增速出现转机,弱周期属性迟早发威,算价值投机吧。CXO冲击,连累国内大批Biotech风雨飘摇,和中药大厂持有现金百亿形成鲜明对照,人为扭曲科技生产力的发展。看看海外情况:Medpace、IQVIA、Charles river个个龙光射牛斗之墟,不要说那个名不见经传却1年10倍的Viking。时至今日国内医院的最大用药还是中成药,你信吗?梁启超在协和割错了肾脏的桥段,很容易证伪的误读却能广为流传。而国医的神奇只在口口相传的掌故里:扁鹊治未病、华佗刮骨疗毒、孙思邈悬丝诊脉、叶天士一叶知秋……满纸怪力乱神,颇有读《封神演义》的快感。对国医的观感已经影响到我的投资取向,比如白云山其实个人觉得仍偏低,但投不下手。有时候,我们是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含一把“有机汞”去解个小暑,敢于拿肾靶向剂“马兜铃酸”来泻所谓肝火……自然很难理解小林制药仅仅因为红曲入药就需要谢罪。

中美贸易中我们长期保持顺差,但有个别领域相反,创新药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中国逆差300亿美元,且从来没有顺差过。显然很多人也看到了商机,资本追捧下。以前揶揄Fast follow就是“你一开源,我就进步”,现在倒好,抄作业还嫌累,直接License-in,造成规模不经济,PD-1烂大街,单抗都成显学,整行业崩塌。这里预示着几个投资机会:1、国产替代做得好就是门大生意,如比华东、甘李的糖尿病仿制药。2、国内产业上游CXO已经突围,但下游原研追不上,出现产业链缝隙。只有国产创新药厂上来,产业链才能补齐短板,才不会被海外寡头拿捏我们CXO。弱就要挨打,药明系就是新证。恒瑞信达生物、百济这类有可能可以在某个点对抗跨国大厂的值得重视。海外资本收购国内Biotech,比如亘喜、信瑞诺,也反证国内下游已经到了黎明前期。工业品里没有被国货拔掉的钉子已经不多了,光刻机及芯片、原研药大概是比较醒目的唯二。

万华已经远远脱离我的买入成本,和中信银行一样,很友好,可以继续结伴同游。在追踪万华时,发现MDI景气一直在上升,同时下游产品冰箱冰柜也是上升周期。冰箱第一大厂美的走强于是顺理成章。卧龙凤雏的格力走强原因却不一样,格力更多是投资人被董小姐和自如兄的感官刺激过度传导到了价值,仅只是估值较低。一致性情绪化表达对于理性者就代表着利润,投资真是“因缺思厅”。

分众传媒,不是成长股而是周期股,且是强周期(详见上表)。2014年是突破盈亏平衡点关键时刻,也是最具爆发力时刻,之后业绩就在20至60亿元做钟摆,非常典型周期品种,业绩跌破25亿元值得买入,业绩升破50亿元考虑平仓。当然这种捡烟蒂手法未必可以持续,因此该股只是二流货色。毛利率足够高,市占率第一,可以说这个子行业就是江南春创造出来的,胖子是个好运牛人。他写的书就不要看了,过于浅白,可能忙于事业,无心着墨。只要周期低谷就可以套利,毕竟上规模后,很难被取代,冤家新潮都撞了很多年山门?始终不得其门而入,江胖在,缸湖地位不可动摇。江胖对梯媒的理解,岂是单纯用资本可以超越的?资本家有时候也会稚气用事。2014~2023年,业绩年复合增速9.7%,换言之,周期属性不减弱,年复合增速延续10%而已,合理市值也就700亿元以内,千多亿市值的底气从何而来?戴维斯单击打不出全垒打,分众不值得寄予厚望。

孩子账户2019年5月以来总收益53.35%,今年以来10.49%。当企业穿越景气,可以成为另一种类型的投资品;人也一样,闯过风雨就是另一种类型的生命体。村上在海边借卡夫卡的口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