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明细2022-11:又要抗通胀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结果导向型,只有两种预判:1、收益率过关,值得做;2、不能做。如果只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干,最终会因为安全边际不足,走向亏损。投资是资金密集型生意,不是制造业,没有规模效应一说,压低预期收益率未必可以提升利润,却可以带来风险。但也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率,撇开安全单讲收益,是耍流氓。基准收益率是长期货币增速,我取的值是10~12%(如果对自己严格一点九取上限,反之则取下限),当然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基准收益率会下降,比如美帝取值就是6~8%。这又回到投资的本源了,什么是资产?资产是可以带来现金流的东西,可以用“权”来标识,物权、债权、股权、经营权、租赁权等等,先要能确权,然后始能衡量。比如甲全款买了房子,然后租给了乙,对于甲来说房子就是资产,对于乙则是负债。什么是投资?能增加购买力的行为,实际收益低于基准收益率就不是投资。长期能抵御基准利率的才是财富的制造者,不然就是毁灭者,这个看似简单的门槛,可以剔除掉一大半人。上篇写的:秋绥冬禧,大白话就是:秋天值得买入,冬天会有收获。回看当时的确是不错的投资窗口期,中概股跌得四脚朝天,近几年被冷嘲热讽的银行股也极惹味,总之,不要被市场情绪所控制,应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有时候过马路,前面的人闯红灯,一队人会被带动闯红灯。要打破“旅鼠模式”,就需要每个人都关注交通灯,然后判断,这样可以导致一大部分人不闯红灯,但纠错成本明显提高了。我们经常会羡慕鸟群或鱼群的联动机制,要形成这种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结合,只能关注最近的个体,并随之判断而判断,都去关注源头,是规模无效率。那么,“旅鼠模式”是高错率还是高效率呢?对于投资,压缩初始成本也是重要的。

广州试点放开管理了,可能是防疫政策全面转向的开始,个人意见:全面放开后经济回暖,大通胀随即启动,明年资本市场会否大牛?要买点资产抗通胀啊。

孩子账户,自2019年5月设立以来,总收益41.52%,今年至今收益为 -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