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印钞机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些行业本身具备高的入门门槛,有效地避免大部分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竞争。有些行业竞争门槛过低,哪怕是品牌具备高度的知名度也无法阻止新竞争者的竞争,最后大家只能得到平庸的利润空间。
好的行业市场中我认为有白酒、医药、互联网,糟糕的行业有餐饮、物流。当然有些行业我自己目前所未认知到。
白酒:行业的属性让白酒的存货越来越值钱。同时白酒的竞争格局形成消费者重视品牌的价值,购买时更注重品牌给自己带来的身份标签。白酒不仅仅是简单的刚需消费品,更是一种社交货币和情绪消费。哥喝茅台喝的可能不是寂寞,反而可能是炫。
医药:我认为具备创新性的公司可以享受高度的利润回报,因为患者对一些医药的需求属于强迫需求。有时当我们面临着金钱与生命的选择时,会最大程度上选择后者,除非是迫不得已才会放弃对“活下去”的选择。
加上医药行业本身是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且创新要具备专利保护和价格“垄断”。小公司新公司可能会无法和龙头公司竞争,因为一个是在研发资本和研发周期是无法和头部公司匹敌。这个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
互联网:互联网一直被大部分人不看好,但我认为相比其他行业,互联网赚钱还是相对轻松的,因为互联网存在一个成本优势是:边际成本。
互联网广告分发维护一百人成本可能是一百块,一百万人的成本可能是十万块。同时互联网平台可以触及到更多的用户,也就是所谓的流量越大,流量的价格就越贵。互联网平台往往可以凭借广告投放这块土壤创出疯狂的现金流。
字节跳动、阿里电商、拼多多,小红书、美团等这些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重新分发平台,信息分发就意味着可以凭借广告盈利。
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会变的更具备价值,而这些互联网平台可以变现注意力价值。
餐饮业:民以食为天,餐饮业重要但对于我来说并不值得去投资。海底捞、喜茶、奈雪的茶瑞幸咖啡等这些公司很多时候都具备高度的品牌知名度,但在竞争优势上很难阻止新的对手竞争。
因为用户对食的渴望是“新”,新味道、新服务、新菜系。且需求固定有限,一旦有新竞争者进入这个行业,竞争就会变得更加卷。隔壁新开一家饭店、一家咖啡店,一定会分流原有的顾客,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固定的,这个行业竞争容易出现供给过度。
物流:物流行业高度内卷,基本大家处于赚辛苦钱的行业,大家拼命提升效率,对手又立马跟上来较量。行业的逻辑是:你想赚钱—意味着断我财路—那你也别想赚钱。最后大家都卷成3元一单,之后又有2.5元一单,2.5元一单又有2.1元一单,甚至极兔亏本做生意。
我发现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极兔因为最早布局东南亚市场,享受更高度溢价空间,哪怕还是还为盈利。
中国电商市场高度成熟的情况下,大家都那么卷,东南亚的市场还真不知道猴年马月可以实现盈利。
极兔不是电商界的拼多多,极兔卷的是行业内大家的利润空间,拼多多分割的市场的利润空间。带来的现象是,极兔亏本扩市场,拼多多低价扩市场,但商家改交的广告费还是得交,低价的成本是商家来出,而不是平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