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名豪的2023年度投资报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一、持仓与逻辑

2023年我们的持仓核心是江浙地区的城商行。持仓的原因是:

1、银行是永续增长的行业;

2、持仓的银行资产质量在所有银行中名列前茅且预计未来三年能保持稳定;

3、江浙地区贷款需求领先于全国,持仓公司未来3年能保持12%的以上的资产增速和对应的业绩增速;

4、估值相对于业绩增速足够低,建仓时平均估值只有不到5pe。

二、股价涨跌对我们的影响

一季度末我们建完仓,到年底股价相对建仓价有所下跌。但我认为这个下跌只是暂时的。我们建仓时类似于四毛买一块,而这一年股价没有上涨反而下跌,现在相当于三毛五买一块。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果有可用资金,一定要加仓。

我们没有必要为自己没有买在最低点而懊悔和自责。最底层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资金尚不足以取得对股票的定价权。既然我们无法决定股价的最低点,那我们总有资金买完的时点。在我们资金买完之后,股价的波动,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过程。

过程不可知,只需要承受,不用管理。——董宝珍《熊市—价值投资春天2》

我们无意依靠股价的短期波动盈利。我们是四毛买一块,我们预计在八毛的时候卖出,至少是100%的盈利,那20%-30%的涨跌幅于我们而言,就是过程的小波动。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这是很客观的约束条件。而我们没有必要将精力花在波动的管理上。相对于股价从四毛涨到一块的确定性而言,管理过程的波动近乎零和博弈。可能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满足我们的损失厌恶的天性。但也仅此而已。

依靠股价的波动赚钱,也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

三、为什么我们是对的,市场是错的

股价的涨跌,给我们的意识最直接的暗示就是:我们是对的还是错的。当我们建完仓一段时间后,投资人一看,股价下跌了,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我们是不是哪里错了。

这里就要回到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如何看到有效市场理论?

巴菲特说:“市场通常是有效的,但并不总是有效的”。我同意这个观点,这也是我们投资的底层依据。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那我们就没有必要进入这个市场了。

那为什么我们就是对的呢?因为经过对企业的认真的分析,即使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也远高于买入时的股价。所以一切要回归到对企业的分析上来。

那别的投资者就不会分析吗?市场就不会给它正确定价?凭什么让你买到便宜货,卖股票给你的人是傻瓜?

第一,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人,投资标的殊途同归。但目前A股真正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人很少。有研究说美股的价值投资者是5%,A股目前的比例就更少了,不管是人数还是资金。这帮人的资金没有定价权,而且,这帮人是乐于慢慢买入筹码而不影响股价的。

第二,A股目前的定价权在公募基金,而公募基金经理这个群体,过去三年表现得非常不成熟。具体表现在:1、投资逻辑中加入了一些非市场经济因素且占比不低;2、周期的强化导致大量的钱聚集到只看成长,不看估值的基金经理手上;3、市场的反身性导致其无法抽身。

正是有了公募基金经理占主导的市场先生的冷落,才有了我们低价买入的机会。如果这两年随着这几家公司基本面好转,而公募基金经理手头有充足的钱,那还有我们的机会吗?

他们手上没有钱,不仅没有钱,还要面对赎回的压力,不得不卖出股票。所以才有了公司基本面好转,而股价不涨反跌。

再进一步,也不是每个基金经理手上都没钱,为什么有钱的不去推动这几只股票估值回归呢?1,每个基金经理也有各自的能力圈;2,他们有各自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是,估值最终是会修复的。为什么呢?因为估值修复的空间巨大。我们是四毛买一块,即使涨到八毛,离一块还有25%的空间,而一块是合理估值,合理估值意味着即使是一块买入,也属于“用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公司”,即一块买入,每年也能获得合理假设条件下的合理折现率回报。

四、价值投资在A股适用吗?

出资人问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价值规律在A股适用吗?

这还用问吗?难道A股的公司股价就能长期脱离内在价值吗?

邱国鹭说:投资就跟遛狗一样,股票的内在价值是人,股票的价格是狗。在美国,可能你遛狗用的狗绳两米,大致还能掌握这个范围,但是在中国,狗绳可能有两百米。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A股的遛狗绳会这么长?有时候甚至长得让人一眼看不到头。高估也高估得看不到头,低估也低估得看不到头。

首先,美股的遛狗绳就一直这么短吗?答案是否定的。价值投资的创始人格雷厄姆是如何崛起的。他崛起的背景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之后,几乎所有公司的价格都被打到了非常低,许多都低于净资产。于是才有了“捡烟蒂”的投资方法的诞生。同样,美股就没有超级泡沫的时候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漂亮50泡沫,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那也都是泡沫。在泡沫期没有及时抽身的投资人,其承受的损失,不亚于A股的07年泡沫,15年泡沫,21年泡沫。

而A股的发展阶段,应该讲还是一个刚起步不久的市场。这个市场起步的初衷,是为企业融资服务的。而定价功能,是被弱化的。现在注册制已经实施一个阶段,准备步入常态化,在此之前,股市是制度性地偏向于大股东、内幕交易者、股价操控者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监管层过去对造假、内幕交易、股价操控的高度容忍以及立法的落后。

但中国经济向来是先发展后治理的,A股也没有例外。从目前种种迹象表明,A股已经开始了重治理的新周期。这也是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广大股民基民被一轮牛熊重伤过后,要重塑全市场的信心,没有一个公平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我看来,公平,就是当下及未来一个阶段A股的必须优先解决的核心矛盾。你能想象从哪里再找那个量级的钱,上万亿的钱,来陪那帮人再玩一轮老鼠仓的游戏,再来一轮财富归边?整个社会的分配格局也接受不了。

价值投资包含的四个内容是要非常清晰的:

1、股票是公司所有权;

2、市场存在是服务、指导你,即市场先生;

3、投资是预测未来,而未来不可预测,所以需要安全边际;

4、通过长期学习建立属于自己的能力圈,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

——李录2015北大演讲

往简单说,价值投资包含两方面,一是基本面,二是估值。过去三年中国的投顾、基金经理都在讲基本面,而没有讲估值。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废纸壳子回收站2块一斤,5毛卖你要不要?黄金一克500,1000卖你要不要。这是常识问题。

但你去看20年,21年出的成名基金经理的访谈录,无一例外都把估值的考量因素排到了最后。基金经理只看基本面,不看估值,一条腿走路,是广大基金投资人被这轮牛熊伤害的主要原因。

五、2024年投资展望

我们坚持不做零和博弈,不赚交易对手的钱。我们希望,当我们卖出持仓公司时,买入的投资者长期持有它依然可以获得合理的折现率回报。正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董宝珍老师语,出自《老子》)

我们不预测宏观经济的走势,但我们紧盯持仓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如果公司的基本面走势和利润表现在我们的预测范围内,那我们只需要坚定持有,等待股价的兑现。

而能让我们坚信自己对企业判断的支撑,就是安全边际。不仅是股价的安全边际,还有公司利润储备的安全边际,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格局的安全边际,业务模式的安全边际。

如果未来三年股价不涨,那我们将收获一个估值不到4倍,股息率接近6%,而且大概率继续增长的具备永续成长能力的优秀公司。而它届时的合理估值,应该至少是10倍pe。

六、特别感谢

最后特别感谢董宝珍老师,董宝珍老师是我投资路上的引路人。我认同董宝珍老师的大部分观点,核心投资理念更是完成认同。原本我可以将资金直接交给否极泰基金(我一开始有联系否极泰的销售),但后来还是自己做,一是我对投资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二是我自己有事可做,三是我比董老师小三十几岁。价值投资之路总要后继有人嘛。特此感谢。

@否极泰董宝珍

$招商银行(SH600036)$ $杭州银行(SH600926)$ $宁波银行(SZ002142)$

全部讨论

01-09 01:34

支持结论。
对我个人而己,现在的分红,已让我满意,
假如股价上涨,更加满意,
假如股价下跌,继续买进,分红更高,也是满意。
江浙地区城商行,业绩能否上涨,是股价上涨的关健
能否长期上涨(五年起),更是关健的关健,
当然有各种可能,
但投资股票,就是对概率判断的应用,我认为稳步成长,是大概率。
同时我要拿出一部分做机械T,虽然会损失部分利润,但损失的仅是保险费。

此文写给我的出资人,故文中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