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一座山

看见一座山

不断学习中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渗透率,市占率,替代率三率体系

讨论

科技成长产业主题投资四阶段:1、买巨头(爆款出现,开启第一波行情)→2、买基础设施(巨头开启巨额资本开支,例如算力) →3、产业链关键环节(产业链形成,完成0-1)→4、供需缺口(1-100的过程,产业加速爆发,开启第二波行情)。

讨论

渗透率,市占率,替代率三率体系

讨论

<行业研究方法与案例>行业分析思路:

讨论

临床价值-竞争格局-需求没有满足-自身特点:而对于适合金赛肿瘤的优质产品的定位,田丰先生则表示,无论自研还是BD,产品首先必须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其次希望定位于竞争格局尚未固化、临床需求未被充分满足的细分蓝海市场;最后,还需要与自身的能力和既有资产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讨论

做时间的朋友,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 :十年十倍股最强的 Alfa 来自于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
从整体发展历程看,企业的获利会从受益“渗透率”的红利逐步转变为基于“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前者为增量阶段以产品差异赛跑竞争,后者则为存量阶段以进入壁垒及利润可持续性等实现行业格局重臵,在两阶段...

讨论

A 股投资启示录:渗透率提升、周期上行和供应限制三个视角来寻找
一、策略思维与主线选择
1、 什么是 A 股投资主线
⚫ 一级主线或者时代主线
时代的主线,是那一个时期经济发展阶段最重要的任务,符合当时经济特征,政策大力支持且系统性的出台“真金白银”政策支...

讨论

主题投资vs价值、成长投资

讨论

中信基金郑伟:用“渗透率”选股!
郑伟是一位研究型基金经理,长期深入研究前沿科技,擅长成长风格,善于把握TMT、新科技等成长风格的行业。他在消费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挖掘出不少投资价值比较突出的个股。
独特的投资方法:用“渗透率”选股!
谈及自己的投资方法...

讨论

海榕君|成长方式:市值=行业总规模*市场渗透率*市场占有率*(售价-成本)*PE
投资股票的最大收益一般是来自投资超级成长股,过往历史上,每一个10倍股背后都是营收或者利润的高速增长,10倍利润的增长背后是一家公司顺应了产业趋势。
海螺水泥是上一个时代城镇化阶段的核心受益者,中国的...

讨论

海榕君|经典的投资方法:渗透率
有一个经典的投资方法:核心要建立大局观,选择大空间低渗透率的产业大趋势,识别出 其中 最具价值的环节里的领先企业,在进入渗透率 快速提升的拐点处买入,然后一直持有行业渗透率 到30%左右,甚至40%到50% ,再去寻找下一个产业大趋势。无论你多么努力,通常...

行业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考维度

做好行业研究,有助于企业或个体从业人员更好地洞察市场,进一步发现机会,或者找准产品定位,推动企业战略决策和后续实施。本篇文章里,就行业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考维度做了总结和梳理,一起来看一下。
一、行业研究的目的
以始为终,构建行业研究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需要从目的出发,下...

讨论

从渗透率的角度看行业投资机会 | 行业研究
渗透率是对市场上的当前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的一种比较。一款产品从开始用的人较少到普遍被市场接受,就是一种渗透率的变化。而渗透率从低到高的过程,本身也是公司业绩持续爆发,长期增长等过程。对产品渗透率的考量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公司前景的...

讨论

徐星投资:企业经营的增长,可从三方面考察分析。(1)增长的空间。现有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和市占率,以及产品线的相关情况,这些决定了未来增长的可能空间。(2)增长的模式。对不同的产品市场状况,增长的模式也是不同的。对下游客户分散的市场和下游客户集中的市场,对自然人和机构市场,增长的方...

讨论

徐星投资——增长的逻辑(三):净利润率
决定净利润增长的最后一个变量是净利润率。
任何净利润率的极限是100%,这是净利润率的天花板。不同行业的天花板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净利润率达到25%就是极限,而少数行业可以高达50%。一些人看到A公司的净利润率只有10%,而B公司的净利润率高达3...

讨论

徐星投资——增长的逻辑(二):行业集中度
从上一篇的解析我们知道:
净利润 = 行业空间 x 市场占有率 x 净利润率
决定净利润增长的三个变量是行业空间、市场占有率、净利润率。对净利润增长有贡献的第二个变量是:市场占有率。
表面上看,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意味着要从竞争对手中...

讨论

徐星投资——增长的逻辑(一)-行业空间
我们回顾一下徐星投资《价值评估》讲义的估值公式:
估值公式表明:“在股息、融资可忽略的情况下,当前的公允市净率(或市盈率)与扩张期内的净资产(或净利润)增长倍数的折现和目标期的公允市净率(或市盈率)成正比,简单地说,就是增长空间决...

讨论

徐星投资——增长类公司渗透率和市占率特征
摘要:“第一类增长”,是指公司的 ROE 持续增长且公司净资产增长率 g 不低于股权成本。单纯的第一类增长通常表现为绩差或平庸股到绩优股的转变过程,且增长周期相对较短,投资人把握难度较大。第一类增长结束后,要么转入以第二类增长为主的阶段,...

讨论

徐星投资——低增长公司渗透率和市占率的特征
摘要:低速增长类公司通常可分为三种:1.主产品经营的“天花板”已近。2.行业竞争加剧,而本身竞争优势薄弱和下降致市场份额减少。3.主产品受行业环境因素或本身经营策略调整而经营受阻。
搞清楚其经营徘徊的主要原因,识别第一、第二种类型避...

讨论

徐星投资——过高的市占率和产品渗透率实际上已经封杀了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
下述几类公司最易出现高估:1.产品的使用价值存疑;2.行业壁垒不高、竞争优势不显著、盈利模式不可控;3.公司增长动力已释放。这几类公司增长的结果,往往是带来更重的资产包袱、更大的财务风险。
(2) 行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