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0
回复@财经极客: 这个不敢苟同。我记得4元多时时规划部门查到的华南物流园改造图没有住宅的,都是物流、写字楼、商业配套和一栋员工宿舍,去年9月份股价4元多时我分析这帖子甚至都没有单独去对华南物流园进行测算,就是认为商业和物流不值得单独去测算,估计跟踪深国际的有心人都会留意到这个规划,有人当时说华南物流园值100亿我是不相信的。后面住宅及补偿给深国际是改了规划的,10月31日补偿住宅给深国际公告后当天股价就站上了5.1港元。//@财经极客:回复@欲辨已忘言-:这涉及风险定价及超额收益。至于“确定性”问题,我有不同见解。
首先,4.5元时深圳国际基本面情况与回升到6.5元以上时,并没有太大不同。包括深航亏损将不再拖累,华南物流园的升级改造产生价值释放,都相对明晰。这也是为何不少球友当时敢于越跌越买的原因。
其次,我也发帖谈过,相对于22年的疫情影响,23年的不确定性远没那么大。22年也跌到4元多时,我也说过只敢买了一点。23年跌破22年低位,分析过其核心业务其实有改善,似乎可以“重锤出击”。
关键问题是,当时被做空的原因是什么?是提供了捡便宜货的良机,还是远离的警号?
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球友都认为深国际的业务在国内,那次做空主要是外资,而港股通持仓一直在增加,外资对企业的了解及信心应该不如内资,做空可能是外资短期(赚钱)行为。虽然其季绩差于预期而成为做空借口,但分析其业绩差的一大原因是汇兑损失(其实22年也有),也源于其外币债务比例较大,应该可以通过调整债务结构解决,特别是国企可以借到较低成本的人民币去置换,实际上管理层也是这样做的。季绩差最多跌5%~10%已然足够反映了,不至于跌那么多,当时可能跌过头了。
后来,外资做空的“底气”终于被知晓了,就是它利用深国际被剔除出MSCI指数做掩护,利用季绩差来做空牟利。大伙知晓时,股价已回升到5元左右,接着管理层迫不及待地推出5元多的激励方案[捂脸]
所以,如果您说5.5元买入的确定性比4.5元高,我可能不会写那么多来商榷,毕竟4.5元升到6,元也积累了不少获利盘,形成股价波动的另一不确定性[大笑]
我难得近距离观摩了一次外资做空股价的过程,与球友一起分析研究其原因,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投资体验,也感受到不少乐趣。。那段日子,我这个长线懒人竟然盯起买卖席位,发现卖方席位清一色是外资(基本没有港股通席位,也没有香港本地或中资券商),而且是“车轮战”式的接力:高盛--花旗--大小摩--麦格里--瑞银--巴克莱,甚至也出现了Citadel Securities...
$深圳国际(00152)$
引用:
2024-05-10 22:54
$深圳国际(00152)$ 深圳国际新高了,看着k线图里这个跨度极大的v字形,恍如隔世。
在股价最黑暗的那段时间里,大家抱团取暖,彼此打气,真好。
木野人兄应该在前几个月就撤离了深圳国际,今天云游兄也暂时离开了,哎,有点伤感。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天...

全部讨论

可能您有记错一些日期和股价。规划是9月底出的,国庆假回来股价依然在4.6元附近,我当时也有加仓。10月7日有球友发帖了规划含住宅:网页链接 您也在下面有评论

05-13 18:13

股权激励也挺重要,肉眼可见深圳国际管理层现在喜欢说正面的东西而且确认了未来两年50%以上分红

05-13 17:45

市场对这块地的价值还是理解不够。我按悲观房价5万元去测算,这块地自己建设开发的话可以赚70多亿净利。即使深圳房价下跌到当下这个这个惨状,华南物流园所在地龙华民治的新房价还是在6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