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仓双汇的一些反思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去年双汇股价从60多一路跌倒45附近时,开始建仓,建仓的逻辑也很简单

1.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猪肉价格必然会下降,这对大部分利润来源于高低温肉制品的双汇来说是好事,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增厚公司利润

2.双汇从2019年开始对肉制品多次提价,转移了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这种可以转移成本压力的企业本身就是优秀的企业。

加上财报数据都还不错,所以没怎么细究就开始于46附近建仓,随后股价回升到55附近,一度浮盈近20%,有点小窃喜。后来的情况也都知道,一路跌倒现在36。

最近一段时间又好好看了下双汇,并反思建仓双汇的逻辑是否合理。

首选双汇这个企业质地本身还是不错的,过去多年虽说没有多大惊喜,但也一直稳步前行,目前也是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而这种消费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一般情况下很难会被其他的竞争者颠覆。按照邱国鹭的说法,这种企业应该是得渠道者得天下,况且双汇发展这么多年在大众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这个短时间还是很难被竞争者取代的。

去年9月份之前双汇的股价可以说走出了一波漂亮的走势,主要原因是因为

1.在国内猪肉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双汇拥有海外进口肉的渠道,能够进口到大量价格低廉的进口肉,在国内其他屠宰企业和肉制品企业面临成本激增时,双汇却风景独好,这必然会引起市场的关注

2.另外疫情事件催生宅经济,火腿、培根、酱油等居家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也会催生一波行情

随着后来生猪出栏量提高的预期,双汇的进口肉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相对优势,另外疫情结束后居家消费的需求也开始回落,双汇的股价也开始回落,一路跌倒现在36元。

细想了下当初建仓的逻辑有点太片面,生猪价格下跌的确是会降低肉制品的成本,但是这对其他的肉制品企业也是一样,没有体现出相对的优势,况且之前低价的进口肉也已经降低了成本,所以这条建仓的逻辑是不合理的。前后涨跌的逻辑考虑不够全面,没有综合去看待这个市场,市场下跌必然有其逻辑,没有对从65元下跌到45元这个阶段进行深究其原因,想当然的很冲动就建了仓位,生怕买不到一个好价格,这是投资的大忌,以后要切记!

但是好在双汇还是一个不错的企业,这点还是幸运的,双汇目前的老业务比较稳定,管理层还是有一定的进击力的,目前推出的一些新品像“辣吗辣”“火旋风”“双汇快橱”市场表现还是不错的,相对于之前每年上市的新品来说,市场表现要好很多,但能否成为大单品还有待观察。

另外就是双汇成立的餐饮事业部,专门对接B端的餐饮渠道,如果能在这块拿下一块市场,那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餐饮企业的需求很大,如果能像龙大肉食那样跟一些大品牌如,海底捞,肯德基等建立长久的深入合作,那自然是更好的。

双汇能否突破现有业务,走出第二增长曲线,还要边走边看,后面等价格稳住,或许会在加点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