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利好颠覆认知,周期之王荣耀回归】 (第一篇)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5回复:294喜欢:234

(免责声明:本人不求吸粉,不图盈利,已关闭打赏功能,未来也不会通过发收费贴盈利。最近运费暴涨带来一堆麻烦,负面情绪爆表,雪球发帖纯属个人经验分享,目的在于释放情绪,减缓压力,因为现在也只有中远海控与朋友们的支持能带给我安慰。不做任何推荐,股价涨跌与我无关。个人交易,盈亏自负。言论自由,那些认为我发利好会导致“情绪顶”的交易型选手,请提前做好逃顶准备)

这次的猜想涉及的方面比较广,但各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完整的支撑链条,大大提高推理的正确率与可能性。无法一次性写完,因此准备分成几部分来写!

第一篇:自创新名词【货物鄙视链】

这次运费的暴涨跟20年6月开始的那一波完全不同,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20年下半年运费刚上涨的时候,船公司刚开始差不多是半个月涨一次运费,后来变成一周涨一次,但每次的涨幅比较规律,可以大致估算,然后大家可以根据预计的出货时间估算运费,去跟客户谈新的价格,然后在下次涨价之前尽可能多的发一些货出去,所以说很多单子是有抢救空间的。但是这一次涨价从4月初开始缓慢上涨,5月1号开始加速,5月15号二次大涨,仅仅只过了2天船公司再次涨价,甚至已经确认订舱的柜子都必须按新运费执行。今天我让一个货代更新运费,得到的答案是“今天的运费是…” 看这意思以后运费得一天一报了吗?完全不给反应操作的时间与空间。我非常好奇运费这样肆无忌惮的快速上涨,船公司底气何在?难道不担心杀鸡取卵之后无鸡可杀吗?相信很多朋友也跟我有同样的疑问!

直到前几天我在订一票cosco的货时,被告知需要接受在上海压港5-6周才接受订舱。意思就是重庆,武汉,宜昌,南京等内陆港口货物通过江运先到上海,然后在上海码头再等待5-6周才能上海船离开中国。也可以理解成未来1个多月的海船舱位都排的差不多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再21-22年极端火爆的情况下也出现过。同时我们的货属于小重柜,非常受歧视,在行情好的时候船公司根本不愿意接我们的货。这是因为每条船有载重总吨位与平衡配重的限制,因此在货量充足的时候,船公司肯定优先把舱位放给重量轻的货物。那个货代各种抱怨现在小重柜想拿到舱位有多么困难,他订舱4个柜,船公司只给他1个柜的舱位,现在他手上还有很多其他重柜非常头疼。

那一瞬间,我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脑子里一连串的思维想法奔涌而出,然后再结合20-22年期间发生在国外客户与船公司身上的种种事件,一个模糊的画面逐渐清晰,接下来行情会如何发展在我脑海中不断预演。最后的结果让我瞠目结舌,颠覆认知的可能性实现概率越来越高!我相信到目前为止这是一个全新的认知,这也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甚至无法想象一个推断,于是乎兴奋异常,乃至迫不及待的先发一篇预告贴。除了对比我司在20-21年的销售数据,同时昨天一整天也跟很多国内同行与各个港口的合作货代进行了沟通确认。各种信息数据都能够支持我的推测,于是我决定大干一场,好好分享一下这个中远海控巨大的潜在利好。

如果2-3年以后回看我的猜测被证实,在收获盈利的同时也会带来满满的成就感,因为这就是最正宗的“认知变现”。首先引入概念:货物鄙视链。 明白了这个,就可以了解船公司敢像现在这样快速涨运费的底气何在?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出口的货物多种多样,种类繁多,有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汽车,钢铁,化肥,光伏材料,PVC,各种小商品等等等等。但其实各种货物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别的。有些货物价值高,重量轻,对运费不敏感(因为运费占货值比例很低),这类货物就是船公司最喜欢的高端货。有些货物(比如我们出口的化肥)又重利润率又低,在行情一般的时候,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毕竟量比较大。一旦行情火爆的时候,我们这种小重柜就处于鄙视链的底端。要么不接,要么象征性的给几个柜子维持下关系。在船公司眼中,对所有的出口货物其实是有一条货物鄙视链的!

经历过疫情期间的海运费大涨,船公司已经试探出了市场与客户的接受能力。那么当火爆行情再次来临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运费快速拉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优先把舱位供给那些接受能力强的高端货。一边快速赚取高额利润,一边限制低端货的订舱,制造和加深恐慌情绪,以便推动运费持续上涨!运费会涨到什么位置呢?答案是运费会一直涨到高端货物订舱量明显下降的时候。 这个快速涨价的过程其实也是给中端货物和低端货物的买卖双方适应并相信运费会持续上涨,然后重新商谈新价格与合作模式的时间。等到高端货物出货量下降,运费稍稍回落一些,就会大量有已经重新商谈好价格的中低端货物补上。这些货物的集中出运,又会造成爆仓的现象,让刚开始回落的运费再次上涨。原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现在的船公司只要看到出货量火爆就会涨价!

举个例子,21-22年40尺大柜运费最高涨到过2万美金(但那时的2万美金运费很大程度上是被货代炒上去的,船公司实际收到的运费甚至连1万都不到)。现在船公司完全可以快速把运费从1500美金拉到1万美金,这个过程大概持续1-2个月,等高端货量下降的时候,运费慢慢回落到6000,这时中低端货物出来补位,再次出现爆仓的情形,运费再次涨回8000-10000,然后再降回6000,再涨回8000. 运费在高位与次高位之间会出现好几个这样的震荡反复(类比20年下半年到22年上半年行情)!等大部分客户采购了足够的库存之后,整体货量下降,然后才会持续回落(类比22年下半年到23年的行情)。运费最低无非也就回落到23年的低点,等超级涨价周期结束,船公司鸣金收兵,放低姿态,表面上客客气气,相敬如宾,实际上却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等待下一次收割的机会,现在就是船公司继疫情大赚之后的第二轮超级周期。

经过跟多个同行与货代的沟通,可以确认现在的订舱持续火爆,已经订舱的压港货与等待订舱的中低端货足以支撑未来1-2个月高运费的行情。同时由于持续涨价带来的恐慌情绪也刺激出了很多的新增需求(高中低端货都有),大量的新增需求又会延长高运费维持的时间。很多朋友在问这波高运费能维持多久,包括船公司与货代从业人员其实都在说估计1个月之后会好转,1个月之后运费大概就差不多该下降了(之前不少人还认为5月中旬之后运费就会开始下降)。经过上面的分析,我现在认为运费可以在高位与次高位维持较长的时间(至少3-6个月,甚至更久)。

为了方便大家有更直观的了解,我用最近火爆的欧线运费(20尺小柜)为例,大致估算一个运费变化的走势(运费只是我印象中的大概数据,并非完全精确,但小的出入不影响分析):

600-700(23年8-9月)==> 900-1000(23年12月初)==> 4000-5000(12月底到1月初)==>2000-2500(24年2月底3月初) ==>1500-1800(24年3月底) ==>1800-2200(24年4月初) ==>2000-2400(24年4月底)==> 2500-2800(24年5月初) ==>2800-3200(24年5月中) ==>3000-3400(现在的运费) ==>3400-3600(24年6月初涨价已经公布)

以上部分是已经发生并确认的运费变化情况,下面部分是我个人推测的运费走势,我认为有70%的概率实现:

3400-3600(24年6月初) ==> 4000-4500(24年6月中) ==>4500-6000==> 3000-3500==> 4000-6000==>3000-3500==>4000-6000……..3000-3500==>2000-2500==>1500-2000(回到24年3月底的运费水平)

如果以24年3月底欧线1500的运费作为这轮超级周期起点,现在已经持续了快3个月了。 这个周期至少还会在高位与次高位(2500以上)持续3个月的时间,回到3月底1500的水平就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了。但我想说的是欧线小柜1500都已经算超级暴利了!

结束语:

第一章可以说是从船公司的角度以及货物本身的属性去分析了为什么运费会出现如此快速的上涨,并且推断出高运费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第二章会从买卖双方心理博弈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商品价格与运费上涨会刺激超额采购,新的增量需求又会延长超级周期的持续时间。

第三章会从客户采购习惯与商品库存周期的变化入手,结合过去几年船公司的做法来推断海运费变化的周期,进而得出结论:曾经认为不可复制的泼天富贵会在未来以2-3年为一个周期反复出现。

(P.s:全网首发,不做任何买卖推荐,更多内容请关注主页置顶贴汇总链接)

=============================================

不识情仇枉少年,天娇似雪舞人间;

千里崎岖不辞苦,仗剑江湖为红颜!

--- 除了我老婆,海控就是我仗剑守护的红颜!

=============================================

$中远海控(SH601919)$ $紫金矿业(SH601899)$ $牧原股份(SZ002714)$

精彩讨论

幻想之剑斗苍寒05-18 07:56

20-21年的海运费暴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时很多货代跟船公司签有低价长约,船公司在那种情况下虽然通过限制仓位,延迟放箱的方式减小了长约货的占比, 但整体上还是给了不少低价约的仓位。然后货代将市场即期运费炒高赚取暴利。结果到了23年,海运费价格持续回落,大量货主与货代毁单拒绝执行高价长约。 然后现在就风水轮流转了,之前履行了高价约的客户,现在继续享受低价约。之前毁单的客户那船公司也只能说声抱歉了,这是第一个原因。 其次船公司不断推进端到端,绕过货代,直接做直客生意,同时推出的线上订舱模式也让市场价格透明,封锁了炒作空间。 第三现在不少低价约会限定了只能签约公司自己使用,不得转卖给他人,这也减小了市场炒作的可能性!

cook不如stock05-18 00:49

$中远海控(SH601919)$ 我也发表下几点想法:
1、首先我是干投资的,从这些年接触的项目来看,中国就没有不卷的公司,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血拼价格,我感觉中国仿佛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随地都会爆炸。这个时候,出海就是一个很好的宣泄口,搞不死自己人还搞不死外国人吗,所以公司们有出口需求,这是前提一。
2、美国佬加关税,是因为国产商品和国外商品有价差。例如国内外产品价差是30%,美国佬就会加40甚至50%的税,让国外商品有那么一丝竞争力。但是如果国产商品和国外商品之间的价差缩小了,他加的税也会随之缩小。那么这个价差空间由谁来吃掉呢?我觉得就是运费,所以有充足的涨价空间。更不用说除了美国佬还有谁敢给国产商品加税,这是前提二
综上,出口有需求,涨价有空间,海控真龙出世!
当然我还没仔细测算过市场规模,到时后直接看结果就好了!$中远海控(SH601919)$

战斗吧贾维思05-18 10:56

为了方便大家有更直观的了解,我用最近火爆的欧线运费(20尺小柜)为例,大致估算一个运费变化的走势(运费只是我印象中的大概数据,并非完全精确,但小的出入不影响分析):
600-700(23年8-9月)==> 900-1000(23年12月初)==> 4000-5000(12月底到1月初)==>2000-2500(24年2月底3月初) ==>1500-1800(24年3月底) ==>1800-2200(24年4月初) ==>2000-2400(24年4月底)==> 2500-2800(24年5月初) ==>2800-3200(24年5月中) ==>3000-3400(现在的运费) ==>3400-3600(24年6月初涨价已经公布)
以上部分是已经发生并确认的运费变化情况,下面部分是我个人推测的运费走势,我认为有70%的概率实现:
3400-3600(24年6月初) ==> 4000-4500(24年6月中) ==>4500-6000==> 3000-3500==> 4000-6000==>3000-3500==>4000-6000……..3000-3500==>2000-2500==>1500-2000(回到24年3月底的运费水平)
如果以24年3月底欧线1500的运费作为这轮超级周期起点,现在已经持续了快3个月了。 这个周期至少还会在高位与次高位(2500以上)持续3个月的时间,回到3月底1500的水平就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了。但我想说的是欧线小柜1500都已经算超级暴利了!
等待验证马哥的推测结果$中远海控(SH601919)$

草莓蛋terryshi05-18 22:42

货物鄙视在几十年前集运行业刚发展的时候最典型,那个阶段的运费是根据货物品类不同而分别定价的。但是这终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插曲。
现在的仓位分配,更多的还是从运营效率的角度进行的常规操作。
至于运价得涨到高端货都用不起,怎么说呢?要是价格不敏感型客户真能撑起这个市场,那沃尔玛这种低运费客户,船公司何必要去签长协呢?
可能整个航运业未来的运价波动会比过去几十年更激烈,且周期节奏变化更难预测吧。总之利用波动挣钱是船公司的大趋势。吐槽一句:这船真颠簸

始终在赚钱效应里05-18 01:28

哈哈,海运集装箱是全世界竞争的,外国公司在中国接到货累计远远大于中远海控,不赚白不赚啊,国家不会管的这么细。让利润都给老外的钱赚了,那才叫傻

全部讨论

运价大幅度波动,目前的股价已透支今年的运价,想当年,海狗于业绩提前一年股价见顶,历史周期会不断重复!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中远海控(SH601919)$ @省心省力

为什么说上一轮货代挣的多,这一次挣的主要是船司?有从业的帮忙解释一下

为了方便大家有更直观的了解,我用最近火爆的欧线运费(20尺小柜)为例,大致估算一个运费变化的走势(运费只是我印象中的大概数据,并非完全精确,但小的出入不影响分析):
600-700(23年8-9月)==> 900-1000(23年12月初)==> 4000-5000(12月底到1月初)==>2000-2500(24年2月底3月初) ==>1500-1800(24年3月底) ==>1800-2200(24年4月初) ==>2000-2400(24年4月底)==> 2500-2800(24年5月初) ==>2800-3200(24年5月中) ==>3000-3400(现在的运费) ==>3400-3600(24年6月初涨价已经公布)
以上部分是已经发生并确认的运费变化情况,下面部分是我个人推测的运费走势,我认为有70%的概率实现:
3400-3600(24年6月初) ==> 4000-4500(24年6月中) ==>4500-6000==> 3000-3500==> 4000-6000==>3000-3500==>4000-6000……..3000-3500==>2000-2500==>1500-2000(回到24年3月底的运费水平)
如果以24年3月底欧线1500的运费作为这轮超级周期起点,现在已经持续了快3个月了。 这个周期至少还会在高位与次高位(2500以上)持续3个月的时间,回到3月底1500的水平就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了。但我想说的是欧线小柜1500都已经算超级暴利了!
等待验证马哥的推测结果$中远海控(SH601919)$

我也重仓海控
说实话你考虑因果颠倒了吗,是短期供需失衡,导致船公司有议价权涨价,货物鄙视链是果不是因,这是市场效应,价格为什么出现在你的货物受鄙视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短期供需平衡了。
有人说船公司垄断涨价,我觉得不对,要能垄断去年干什么吃的,大家都追求利益都在竞争,为什么有部分船公司敢于先喊出涨价,要不是确实供小于求,价格自然是上不去的,因为“被鄙视货物”需求减少了,供需又平衡了。

05-18 00:49

$中远海控(SH601919)$ 我也发表下几点想法:
1、首先我是干投资的,从这些年接触的项目来看,中国就没有不卷的公司,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血拼价格,我感觉中国仿佛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随地都会爆炸。这个时候,出海就是一个很好的宣泄口,搞不死自己人还搞不死外国人吗,所以公司们有出口需求,这是前提一。
2、美国佬加关税,是因为国产商品和国外商品有价差。例如国内外产品价差是30%,美国佬就会加40甚至50%的税,让国外商品有那么一丝竞争力。但是如果国产商品和国外商品之间的价差缩小了,他加的税也会随之缩小。那么这个价差空间由谁来吃掉呢?我觉得就是运费,所以有充足的涨价空间。更不用说除了美国佬还有谁敢给国产商品加税,这是前提二
综上,出口有需求,涨价有空间,海控真龙出世!
当然我还没仔细测算过市场规模,到时后直接看结果就好了!$中远海控(SH601919)$

1.运费上涨现象:欧线20尺小柜(TEU)运费自23年8-9月的600-700美金上涨,至12月初的900-1000美金,12月底至1月初的4000-5000美金,24年2月底至3月初的2000-2500美金,3月底的1500-1800美金,4月初的1800-2200美金,4月底的2000-2400美金,5月初的2500-2800美金,5月中的2800-3200美金,目前运费为3000-3400美金。
2.货物鄙视链:船公司根据货物价值和重量排序,高端货物优先,低端货物如化肥在行情火爆时舱位受限。
3.船公司策略:在市场火爆时快速提高运费,优先供给高端货物,限制低端货物订舱。
4.运费走势预测:已公布24年6月初的运费为3400-3600美金,个人推测6月中的运费可能上涨至4000-4500美金,后续可能在4500-6000美金和3000-3500美金之间震荡。
5.市场心理与采购行为:运费上涨和市场恐慌情绪可能刺激买卖双方进行超额采购。
6.周期性变化分析:通过分析21-22年40尺大柜运费最高达到2万美金的数据,以及当前运费快速上涨的情况,推断出高运费周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并在未来几年内重复出现。
后续内容预告:将深入分析运费上涨的原因和影响,包括买卖双方心理博弈、客户采购习惯与商品库存周期的变化等。
免责声明:文章分享为个人经验,不构成投资建议。$中远海控(SH601919)$

有道理,我们公司出口的商品,对运价就没那么敏感,不会因为运价过高而推迟出货。目前是想尽办法抢仓和抢柜。

估计在中国还是要讲政治,国家不能任由中远的运费暴涨过度。倒是不知道若图们江出海,有无可能增加一些有竞争力的航线?

货物鄙视在几十年前集运行业刚发展的时候最典型,那个阶段的运费是根据货物品类不同而分别定价的。但是这终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插曲。
现在的仓位分配,更多的还是从运营效率的角度进行的常规操作。
至于运价得涨到高端货都用不起,怎么说呢?要是价格不敏感型客户真能撑起这个市场,那沃尔玛这种低运费客户,船公司何必要去签长协呢?
可能整个航运业未来的运价波动会比过去几十年更激烈,且周期节奏变化更难预测吧。总之利用波动挣钱是船公司的大趋势。吐槽一句:这船真颠簸

看的我热血沸腾啊,请问一下这个运费涨价,对招商轮船这种各方面比较齐全的利好大不大呢,这个利润会不会也拉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