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元的07 EM-P,领克再次证明自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北京车展上预售价是18万-21万元,上市时限时权益价直接下探到16万元区间,而且顶配也才18万出头,差不多2万元的价差,不得不让外界再一次重视领克07 EM-P这款车型的有备而来。

5月17日晚,北京798艺术园区,当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喊出16.98万元起的价格,和限时优惠6000元时,现场一片欢呼声,伴随而来的是“价格很好”的诸多赞扬。

虽然外界暂时还不知道领克破天荒新车价格背后,到底顶住了多少压力,但面对如今这种内卷不堪的细分市场,领克真的豁出去了。要玩价格,站在国内销量第一梯队的大吉利貌似还没有虚过,背后价格力的底气非常强硬。

当然,在中型插混轿车市场,目前真正的爆品,实际上只有比亚迪汉DM-i一款,不过其也是用中大型尺寸卖中型轿车价格的方式,去做了降维战略,而旗下成为标准的海豹DM-i,自始至终都难以复刻汉的荣光,月均销量也基本上只有5000辆级别的水平。

所以领克07可以说是背水一战,用独一无二的设计和拉满的配置,以及极具杀伤力的价格,尝试着突破行业和市场的惯例。如果说领克08推开了领克100万辆的新大门,那么领克07则将助推领克汽车,全面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真正去应对来自年轻市场和小米们新势力的势头冲击。

最终究竟是打破电混轿车乏力的魔咒,潜心冲破月销万辆门槛,还是充当继比亚迪汉DM-i之后的又一国货之光,后百万时代的领克,还需要再一次证明自己。

走别人不敢走、走不了的路

细数整个中型或者中大型混动轿车其实产品也就十多款,而真正卖得上量的中型插电式混动轿车,基本上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了,比如以深蓝SL03和零跑C01为代表的增程产品,还有以海豹DM-i和汉DM-i为代表的PHEV车型,最多再加上走亲民路线的五菱星光,整个中型PHEV轿车,似乎并不受消费者待见。

作为对比,该级别和细分市场的纯电产品,那可是基本上有超过30款,数量是插混和增程产品数量的一倍以上,而且还有更多的玩家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

市场总是从供需关系上去发展的,这是导致目前中型混动轿车市场相对蓝海的核心原因。所以,与其说市场玩家们漏掉了中型PHEV轿车这块肥肉,不如说他们是有意而避之。

一方面绝大多数车企会更加倾向利润更好、消费者更喜欢的SUV车型,这符合中国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相较于单纯的纯电系统,再加上内燃机系统的混动产品,本来就比单一系统的产品要复杂一些。这种复杂不仅是研发和产品的复杂,背后还有一整套供应链体系的建立,这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并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中型轿车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具备行业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领地,需要有强大的技术背书、用户基础和一代代产品沉淀,才能稳占市场脚跟,因此更没有车型可以随随便便生存下去的,过去那么多国产中型轿车失败的案例,就是非常典型的教训。

就像如今的大众、丰田和本田一样,即便是外界认为这些主流合资品牌被自主压制得很厉害,销量和份额的下跌也一直在持续,但如雅凯和迈帕这样的中型轿车产品,也一直保持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头部位置,由此也持续奠定了主流合资的地位,并保持至今。

毫无疑问可以说,真正切入到主流中型轿车市场的选手,都是勇士,而领克07走了别人不敢走,或者走不了的路。但为什么领克认为它的07可以?特别是面对更多产品都在走纯电赛道时。

“中国有84%的单车家庭,置换时还是选择一辆车,这84%的人群在置换新能源产品时,选择插混的比例远大于纯电。”来自领克的调研数据显示,他们认为,伴随着如今插电混动市场的热销,以及轿车作为家用汽车的根本,插混中型轿车市场大有可为。

而支撑领克07真正杀入这个市场的,一方面是来自7年百万用户的底气,这是一个由年轻人支撑起来的品牌,充满无限活力。另一方面就是高价值、高品质、高安全、高性能的产品力了。

比如独一无二的原创造型设计,有传承有创新;配置上零感舒压带3档通风、3档加热和气囊按摩功能的“四座同享”座椅,23扬的哈曼卡顿的音响系统,用料更用心的内饰和座舱布局。配合在领克08上体验非常好的Flyme auto车系系统和双龙鹰一号7nm芯片的加持,智能化水平行业一流,而这次领克还发布了Co Pad可拆卸的高清智慧屏,可以通过Flyme Link实现音响、座椅、空调、导航等众多控车功能,延展了手车互联体验,无界畅联,纵享丝滑。

性能也是领克EM-P系列比较重要的买点,领克07采用1.5T四缸电混引擎和DHT Evo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达280kW,综合扭矩615N·m,零百公里最快加速仅需6.5秒,同级领先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达126km,城市通勤不用油;同时满油满电的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400km,长途出行无焦虑,真正做到心中无桩,诗和远方。

所以,在一个看似对手不多,但竞争相当残酷的市场,领克07用极致的产品力和价格力,期望进入到该市场的第一阵营。对了,就在领克07上市前不久,深蓝将自己的SL03更名为L07,相当于又一款“7系”产品更直接地加入了战斗,背后的思考和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也颇耐人寻味。

领克还需要大爆品

雷军说,小米要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爆品。这个话放在目前刚刚起步的小米汽车身上,确实没问题。但对于领克这样已经7年的品牌,更多的爆品,也将推动领克成功进入月销2万辆+的赛道,朝着年销30万台目标前行的底气。

当外界都在期待雷军把小米汽车的价格放在19.9万元时,他没有做到。但领克将原本20万元的产品放在18万元的细分市场,确实带给了消费者不少的惊喜。

纵观6年前领克01将A级SUV的价格放在15万-22万元,以16万-17万的平均成交价奠定了品牌向上的基石,但现如今一款混动的中型轿车,依然无法逃离这个价格带,这就是中国汽车市场淘汰赛进入攻坚阶段的真实写照。存量市场的竞争你死我活,能抢到一位用户就多一份进步的可能。

但从另外的角度想,这种产品和价格策略,一方面避开了20万元级往上的B级纯电轿车市场区间的鏖战,减少了用户手握20来万预算时的选择纠结症;另一方面则是,16万-18万元本身就是领克价格体系的核心区域,在这个价格地带去开拓,深耕多年的领克,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所以,当领克07到来之后,真正危险的是盘踞在16万-18万元的传统合资B级车产品,同时又可以以极致的质价比和品价比,带走一部分20万元级的纯电和豪华品牌市场的用户,上下通吃的定位,非常有利于领克07又一大爆品的打造和呈现。

毕竟如今的领克,对于大爆品真的是太迫切了。

姑且不说后百万辆时代市场和行业包括用户对领克的期待,上一轮领克用01、03、06这几款大IP,奠定了它在高端燃油车市场的地位。随着油车市场的关注度下滑,和原本就以年轻用户为主的领克,凭什么继续获得年轻人的青睐,新能源和智能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重任落在了07和08这样的产品上。

上一次是领克08,它不仅在上市第三个月就实现了月销万辆的突破,成为领克品牌的销量支柱车型,同时还一度登上中型插电混动SUV榜首。同时推动着领克汽车重新回归到月销2万辆的水平,并推动整个品牌以高质量迈向累计100万辆的销量门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不过竞争的残酷,也不得不让领克有所担忧,包括之前08在细分市场的基础和优势,在面对行业内卷和价格战爆发时,一样有些招架不住。最近几个月领克08罕见地跌破万辆水平,订单增长稍显乏力的事实,再一次触动了领克想要企稳的内心。

所以上个月领克08推出了EM-P 120长续航Plus车款,将配置和价格实现了进一步下放,到17.98万元的价格起步,期望去扩充更广泛的市场天地。而领克07的价格策略,何尝不是汲取了领克08的市场经验,更何况轿车比SUV市场更难做,这无疑再一次坚定了领克07将价格放在16万打头的决心。

相信这种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今年五一期间,短短几天时间,07和08两款车型的大定就超过了7800台,果然还是产品力+价格力的完美配合,才在市场具备强大的杀伤力。07+08“双子星”的布局,以及他们对16万-20万元级价格段的重新梳理,也将再一次焕发领克品牌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