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的危机时刻:读2023年年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14

27日洋河的财报一出就引起一片哗然,业绩的下滑也随之引发了周一开盘后股价的快速下跌。从30号的行情来看,目前似乎已经稳住了下跌的趋势。本人粗略看了一下财报的主要数据确实不容乐观。

一、洋河的困境

(一)、洋河行业表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3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 449.2 万千升,同比下降 2.8%;实现营业收入 7,563 亿元,同比增长 9.7%;实现利润总额 2,328 亿元,同比增长 7.5%。

2023年头部酒企的营收占整个行业的46.15%,净利润占整个行业的61.52%。

2022 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 963 家,较上年减少 2 家;白酒产量 671.24 万千升,同比下降 5.58%;实现营业收入 6,626.45 亿元,同比增长 9.64%;实现利润总额 2,201.72 亿元,同比增长 29.36%。

2022年头部酒企的营收占整个行业的44.7%,净利润占整个行业的54.67%。

结论:2023年白酒行业的总体态势仍然是竞争优势向头部酒企不断集中,6大酒企营收占行业近一半,净利润占六成。

2022年主要的6家上市酒企净利润总和1203.89亿,洋河占的比重7.79%;

2023年主要的6家上市酒企净利润总和1432.34亿,洋河占的比重6.99%,下滑0.8%;

同样下降的还有五粮液,从22.17%下滑到21.09%,下滑1.08%;

剩余其他酒企的比重都是略有上升的。

2022年主要的6家上市酒企营收总和2962.25亿,洋河占的比重10.16%;

2023年主要的6家上市酒企净利润总和3490.73亿,洋河占的比重9.49%,下滑0.67%;

五粮液的营收比重也在下滑,从24.97%下滑到23.86%,下滑1.1%;

同样营收方面剩余其他酒企的比重也都是略有上升的。

结论:近两年五粮液洋河营收与利润份额均有所下滑,五粮液下滑的幅度比洋河还要略大一些。可能现在存量市场上,头部酒企不仅抢占小酒企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开始抢占其他头部酒企市场份额,其中五粮液和洋河正在缓慢失掉市场份额。当然,因为我只选取了两年的数据,数据样本应该还不够大,如果拉长时间,比如五年左右应该会有一个趋势性的变化。五粮液我没有深入研究,这里只讨论洋河的情况。

与上述酒企相比:洋河2023年整体数据很不乐观,在头部各酒企中表现垫底。其中营收331.26亿,增速10.04%,净利润100.15亿,增速6.80%。在上述6家酒企里,营收、净利润个位数增长的有洋河,五粮液茅台,其他酒企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而茅台是接近两位数的增长。

与上市19家公司相比(除掉一家亏损的公司):2023年白酒上市19家公司里,营收增速达20%以上的位数的10家,占一半以上,净利润增速达20%以上的8家,占比近一半。在这19家酒企里,洋河的营收增速倒数第三,净利润增速倒数第四。2023年虽然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但绝大部分上市酒企都赚得盆满钵满,但洋河的表现难言满意。

(二)、销售费用与营收

销售费用的年度比较:

2023 年53.86亿,2022年41.79亿,增加12.07亿,增长28.90% ;

其中广告促销费34.6亿,2022年24.14亿,增加10.46亿,增长 43.34% ,占增加的销售费用的10.46/12.07=86.66%,多花费的销售费用主要是用于广告促销了。

但与其他酒企对比销售费用的增幅来看,虽然洋河的销售费用仅次于五粮液古井贡,但增幅并不算太大。五粮液的销售费用高达77.96亿,而茅台的销售费用增幅也高达40.96%。与洋河同争省内市场的今世缘销售费用的增幅也达到了50.88%。

销售费用的季度比较:

2023年四个季度的销售费用分别是11.14亿,11.45亿,13.03亿,18.24亿;

其中上半年报的广告促销费是15.35亿,下半年的广告促销费19.25亿;

下半年的销售费用明显增多,特别是第四季度,绝大部分用于广告促销。

结论:洋河的销售费用单和自己往年比的话,确实有巨额增加,但与其他酒企相比则又不算太突出。总体而言,2023年上市酒企的销售费用都呈上涨趋势,这也说明了白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营收:

2023年四个季度的营收分别是150.46亿,68.26亿,84.1亿,28.43亿;

洋河历年第四季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是最低的,2018年第四季营收31.94亿,扣非净利润8.3亿;2019年陷入调整营收20.28亿,扣非净利润只有800万;2020年营收21.87亿,扣非净利润1700万;之后扣非净利润上升到上亿规模。而2023年首次出现第四季度亏损,扣非净利润为-3.22亿,公司有可能遇到了比2019年更大的危机。

销售费用率:

2023年的销售费用率为16.25%,超过了历年。洋河一向对销售费用率会有所控制。虽然2023年促销费用巨增,但销售费用率仍然不算很高,远低于古井贡的30%。

2023年四个季度的销售费用率分别是7.4%、16.77%、15.49%、64.15%。第四季度极高的销售费用投入并没有带来营收的增长,反而造成了亏损。那么是为了春节做的促销吗?如果是的话那2024年的营收应该会很大增长。

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162.54亿,增长8.03%,以64.15%的销售费用率只带来8.03%的营收增长。同时合同负债58.15亿达到了近几年的新低,仅高于2019年的19.73亿。

结论:即便是加大了促销力度,提升产品营收仍然存在很大困难。

广告促销费:

2023年广告费用构成中全国性广告费用的费用4.08亿,占比36.73%;用于地区性广告费用7.03亿,占比63.27% 。

2022年全国性广告费用的比例是84.07% ,地区性广告费用的比例是15.93% 。

也就是说2023年公司把广告的重点放在了地方上。全国性广告的作用是长期性的,目的是提升品牌力,而地区性广告的作用是短期性的,目的是促进销售。

有人说促销费用中,主要是开瓶返现和品鉴会等活动费用,其中开瓶返现费是大头。对这一块我是不太能理解,如果这个开瓶返现费已经支出了,那么说明相应的产品就应该已经消耗掉了。那就应该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营收才对。2023年促销费用多支出了10多亿,带来的营收增长30.22亿,扣非净利润增长5.66。多花了10亿,只赚回来5亿,那肯定亏损。

结论:2023年公司投入大量广告促销费用进行短期促销,但未见很好的效果。

2024年一季度和2023年四个季度的主要费用:

结论:公司主要在第一季度采购原材料,所以第一季度的营业成本最高;在第四季度做的促销最多,销售费用最高;第四季度除了销售费用外,其他费用并没有太突出的增加,之所以亏损应该就是由于收入没有增加太多,同时销售费用大增挤占了利润空间。

(三)、产品产销分析

中高档酒与普通酒:

2023年中高档酒收入增长8.82%, 普通酒增长20.70%。中高档酒占营收比86.14%,普通酒占比 13.85%;

2022年中高档酒收入增长21.87% , 普通酒增长4.97%。中高档酒占营收比87.11%,普通酒占比12.88%;

2023年中高档酒的增速和占比都低于2022年,而普通酒则相反,难道是消费降级了?查看其他酒企的数据,高档酒与普通酒有的升有的降,那洋河的数据变化就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省内与省外:

22023年省内营收占比44.30%,省外占比55.70% ;

2022年省内营收占比45.16% ,省外占比54.84%;

2023年省外比省内略有提升,洋河应该是已经完成了全国化的。

线上与线下销售:

2023年线下销售毛利率76.17% ,线上71.70%;

2022年线下销售毛利率75.50% ,线上78.60%;

2023年线下毛利率略了提升,线上比2022年少了近7个点,线上的产品也销不动了?

产销量:

2023年销售量(吨)下降14.93%, 生产量(吨) 下降19.61% ;

生产和销售量同降,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存货增加12.26亿,其中增加的主要是半成品11.66亿。这一部分主要是基酒,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四)、合同负债与其他

合同负债:

与往年同比:2023年的合同负债111.04亿,比2022年少了26.37亿;

同时,2024年第一季度的形势也不乐观,合同负债58.15亿,是近五年来的最低,2019年第一季度都有67.53亿,2022年甚至有近100亿,这就太严重了。经销商不愿意打款了,产品滞销到这种地步了吗?

与上季环比:2022年底,合同负债137.41亿,2023年一季度69.74亿,2023年一季度消耗掉67.67亿,实现营收增长15%;

2023年底合同负债111.04亿,2024年一季度58.15亿,消耗掉52.89亿,实现营收8.03%;

结论:从历年同比数据来看,合同负债降到了近几年的最低,但环比显示最近一个季度消耗掉的合同负债不算多,但提升的营收也不高。

预缴税费:

2023年其他流动资产10.16亿,其中预缴消费税2.22亿、预缴其他税费0.15亿,预缴所得税0.1亿,以往历年只有预缴所得税这一项,其他的消费税、所得税提前预缴是从来没有过的。另一项从业没有过的是待抵扣增值税7.62亿,2022年的增值税是1.13亿,以前年度也基本维持在1亿左右。提前上交税费2.47亿,推迟抵扣7.62亿,这个差额就是10.09亿。大V老唐说是宿迁市财政缺钱,那就相当于免费给政府的借款了。

经销商保证金:

2023年其他应付款中经销商保证金 5.76亿,2022年4.16亿,增加1.6亿,(经销商保证金包括经销商备货保证金,折让保证金等);

经销商风险抵押金6.59亿,2022年6.72亿,(经销商签约时交纳风险抵押金);

2023年经销商8,789家,平均每家收的抵押金74,982元,2022年8238家,平均每家收的抵押金81,653元。每家少收6,671元,降低经销商的要求了吗?

2023年应付经销商尚未结算的折扣与折让比2022年少了8.56亿,这说明已结清的折扣折让多了,但营收,利润似乎并没有增长太大增幅。

(五)、管理层

今年张董继续连任,大家对出身于政府机关的张董颇有微言,本人参加过去年的股东大会。张董提前半小时到达会场,对他的印象还是蛮佳的。张董外在形象好,显年轻,在他这个年龄能保持这种体形应该是个比较自律的人。去年流传的股权纠纷事件,我没太放在心上,但从2023年的业绩来看,洋河管理层内部可能还是存在比较大的矛盾冲突的。去年的股东大会上就明显地感受到了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接近高层的干部与最高领导,面不合心也不合。我依稀记得张董在会上说,业绩增长市里面是要考核的。我想张董既然是从体制内出来的,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应该会有很清醒的认识,但没想到目标任务还是没完成。2024年的增长目标是5%-10%,2023年的增长目标都没有完成,2024年的能完成吗?所有人都会在心中抱有疑问。

今年张董仍然继续连任,矛盾有可能仍会继续。董事会里新增加了三名成员,陈军,郑步军,戴建兵。其中陈军也是来自于体制内,后两位来自于洋河集团。郑步军一直在公司任职,今年新进入董事会。经在爱企查上查询,现公司里留任的蓝色同盟成员还有戴建兵、尹秋明、张学谦、宋志敏四人。戴建兵为公司董事,应该是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后三者为高级管理人员。蓝色同盟现持股比例为17.59% ,四人持有的蓝色同盟股份比例并不高,不到1%的份额。随着蓝色同盟成员的逐渐离开,三三制的股权结构的逐渐瓦解,本人猜测有可能政府想重新将洋河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如果单拿成绩说话的话,今年的表现实在是没有说服力。当然,我们普通人不在决策圈内,无法了解事情真相,如果实在不满意也只能用脚投票。

话说茅台又换帅了,丁董辞职,张德芹上任。真是可惜呀,丁董干得这么好,为什么要换掉呢?丁董上任也才两年,勤勉、有能力、有魄力,成绩有目共睹。有人说他想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更觉得是有可能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执掌茅台两年的丁董将直销比例提升到近50%,提高茅台的出厂价,这些操作都削减了经销商的利润。有人深挖茅台的经销商确认都是大有背景的。本人没有深研,不知真假。新闻报道茅台2024年一季报直销比例又降到了43%左右。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另外,洋河新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江苏亿果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股75%。我记得2023年股东大会时,张董说过洋河建了一个亚洲最大的苹果园,要开发果酒。新成立的这家公司有可能是为了开发果酒做技术储备。

二、思考

通过以上的分析,洋河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虽然没有达到恶化的程度,但某些指标已经有了衰退的迹象。洋河自2019年开始进入调整,之后几年经营数据有所好转,经过几年的疫情,2023年经济衰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确实不易。洋河的基本面其实是好于古井贡的,有全国最大的古窑池,最大的产能储备,最多最好的调酒师,现在高端酒也开始放量了。去年参加股东大会,明显能感觉到洋河的管理是好于古井贡的,如果好好经营,洋河的收益会比古井贡更高。

为什么古井贡能取得40%多的利润增长,它到底做对了什么,能取得这么惊人的增速?我知道洋河是因为什么没有取得很好的经营业绩,却看不明白古井贡做对了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而且洋河的基本面也仍然好于A股市场上的大多数企业。基本没有应收款项,无有息负债,经营现金流充足,库存商品不存在贬值卖不出去的问题。账上有现金258亿,58.51亿的银行理财产品,55.32亿的股票、基金类资产,这些加起来就有371.83亿。按现在市值1432亿计算,(1432亿-371.83亿)/100.16=10倍市盈率,估值已经非常低了。

但更应该看到的是与同行的表现相比,特别是头部主要酒企相比,洋河逐渐掉队。本人认为洋河目前可能遭遇自2019年以来最大的危机,这场危机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的话,洋河只会被同行甩得越来越远。而对于是否能尽快解决这场危机本人持悲观态度,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改善的可能。

这时候很多人选择离开是可以理解的,前几天大V唐朝的操作引起了巨大的争执。对于他的操作,本人表示完全认同。老唐的选择没有什么问题,他的水平超过我们绝大多数人,投资系列逻辑自洽,言行合一。如果没有对他的投资理念有所了解就罔加评论的话,那就是自说自话。他认为投资就是比较,在你的能力圈范围内,将可选择的投资品进行比较,选择收益率最高的那一个。就像择偶一样,如果有一个年挣一亿的高富帅你不选,你非得选一个年挣一万的矮挫穷,这个损失是巨大的。巴菲特也是这样做的,在市场估值很高的时候,巴菲特会选择收益率大约在10%左右的优先债,这就是一种比较。从确定性来看,未来几年茅台的收益率大概率会远超洋河。同时,根据2023年的利润,洋河的估值也需要做调整。但问题是,目前的情形根本看不清楚洋河未来的现金流,没办法做出估值,如果继续持有的话只能当困境反转的票拿着。因此,对于完全有的选的老唐来说,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一点小思考是,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心中有了一个观点,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去进行数据的筛选,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很可能与事实不符。这是投资研究中需要尽量避免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而不是根据结论收集数据。同时,数据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的广泛,这样看到的情况才可能会全面。

声明:以上内容仅为本人的学习和思考,可能存在偏颇甚至错误,请自行进行独立思考,切勿根据本人的言论进行投资决策。

全部讨论

05-02 17:13

2023年底合同负债111.04亿,2024年一季度58.15亿,消耗掉52.89亿,实现营收10%;洋河一季度营收没有增10%。本具表达是否有误?

05-02 17:20

文章写得挺好!

05-02 15:41

转,白酒行业财报分析

05-02 17:56

还和最近几年更流行酱香有关。
风水会轮流转的。当意见领袖无法从中受益时,风水会再度转回流行浓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