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角度分析,谈谈猫眼娱乐投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3

文丨知常容言仑

图丨通义万相

今天和大家聊聊影视剧行业的投资,我们从电影分析的角度跟大伙唠唠猫眼娱乐投资应该注意的风险。所以这篇文章不单是讲猫眼,更多是关于电影的投资。

首先从“电影的一生”来解释一下猫眼业务的具体内容,知道电影是如何分成后,再来讲讲投资猫眼该注意的风险,包括娱乐内容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动、短视频的持续冲击、三方渠道协议变动、服务费用变动。

01.

电影的一生

首先,猫眼娱乐主要分成三大块业务,包括在线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和广告服务。

其实就是“电影的一生”,我们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一下这些业务具体是什么内容。拍电影,过程需要剧本、投资、导演、演员等等,成片后,就得宣传推广和发售,院线排片,最终在电影院上映,观众根据喜好买票观看,如果出现电影系列特别好的就可能会衍生出IP作品等等,直到下架,基本上一部电影的使命就结束了。

一部电影在电影院播放前的所有工作都可以是猫眼的娱乐内容服务。因此猫眼的娱乐内容服务就包括了电影的制作和宣发,扮演的角色一般是出品方或者发行方,出品方简单来说就是“金主爸爸”,电影拍好后发行方负责对成片进行出售、出租,也就是宣传、打广告、跟影院谈合作等等。

观众要看电影就得买票,猫眼的在线票务服务就是卖票的。线上卖电影票、演出票等等,猫眼拥有微信、QQ、美团、大众点评、猫眼、格瓦拉六大平台流量入口,尤其是微信、美团入口一旦养成用户购票习惯,就具有很大的优势,这就是在线票务行业中猫眼能达到60%以上市场份额的原因,也是我们认为猫眼娱乐具有很强优势的核心观点之一。

第三块业务就很简单了,就是一些公司给广告费在电影植入广告。比如主角用的那些拍摄道具,广告商品在电影中的曝光,最经典的就是主角无来由的突然一句上脑广告词。最后电影火了,衍生出IP为主的电影商品由猫眼提供平台售卖等等。

02.

电影的“蛋糕”如何瓜分

我们常常会听到看到一部电影大火后,最喜欢的标题就是“某某电影”投资三千万赚足30亿,足足翻了100倍!收益率高达10000%,这时肯定有人就会心动了,投资电影这么赚钱,我还买什么股票?直接投资电影不就好了!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都是噱头,30亿那可能是总票房,而具体的分成你清楚吗?电影这块“大蛋糕”,好多人在分呢!

拍摄一部电影,谁最大?是导演吗?不不不,其实是制片人。当初拍摄《泰囧》时因为找不到导演,徐峥被迫上场,结果《泰囧》大火,圈内人纷纷向导演进击,作家韩寒、歌手刘若英、演员王宝强、甚至相声界的郭德纲也都来凑热闹了,争相做导演。结果就是被群嘲,名导张艺谋、冯小刚等都下场讽刺这个现象,冯导一句“大爷你别捡垃圾了,来当导演吧!”,火爆娱乐圈。虽然大家纷纷争做导演,但不代表导演最大。

其实导演负责的是整部电影的拍摄,但权力最大的是制片人,制片人是电影生产过程中的总负责人,因此总是有影视公司的老板或投资方在影视剧中署名制片人职务,制片人要负责“挑本子、找款子、组班子、卖片子”等全盘工作。

权力最大是制片人那肯定分最多钱吧?不对,是影院,又猜错了吧!一部电影的绝大部分收益都来自于票房,而这些票房会分给整个产业链里所有的参与方,包括国家、制片和出品方、发行方、院线和影院等。

首先一部电影卖完后,总票房的8.3%要上交给国家,即扣除5%的国家电影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及附加,然后电影院要分走50%,剩下的按照商议的合同比例分成,2%-7%分给院线(万达、大地等),发行方5%,在线票务6%-8%,最后的26%-35%才是分给制片方也就是制作影片的公司和投资商

比如100亿的总票房,8.3亿上交给国家,影院分走50亿,2-7亿分给院线,发行方分走5亿,在线票务拿走6-8亿,剩下的26-35亿发给制片方。

影院是分最大头的,肯定有人说了,怎么我辛辛苦苦花大价钱拍出来的电影,你一个仅仅放映的电影院既不承担发行不了无法上映的风险,也不用费心尽力的营销推广,凭什么分走一半“蛋糕”?

那我就要告诉你了,别看影院只是放映,但是影院的成本最高啊,影院固定资产是很重的,影院需要租赁或者购买场地提供地方给观众观看电影,可以发现大部分影院都是在大型商超里的,这里的租金多贵可想而知。当然有些电影选择网络发行,即在视频网站比如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上映,就是我们说的网络大电影,这属于另话了。

03.

猫眼的优势和风险

既然清楚了电影的分成,尤其是知道投资方也就只能分到三成左右,拿上面的例子,总票房30亿就能分到6亿左右,三千万的投资,投资回报率也能达到20倍了,但是我告诉你普通人投资电影真的这么容易吗?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或者某某电影方会发布公告,警示大众不要相信某某消息宣传的投资广告,且不说普通人容易被这种小道消息欺骗,更别说电影还有无法上映的风险,电影的上映是要经过广电总局审核的,电影投资的认知门槛是很高的,2023年上映的电影总共有520部,上亿票房的仅有74部(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而上10亿更是只有12部,你能保证你投的电影在其中吗?

电影投资也是很复杂的,投资周期长,多轮投资容易产生骗局,首轮投资方可以按照合同将自己未来电影盈利比例卖给下轮投资方以此获得更多的融资,一环套一环,普通投资者能搞清楚自己在哪一环吗?甚至台湾一些电影投资拍摄还可能涉及到洗钱等犯罪行为。

图片来源:百度

而且投资电影的周期是很长的,拍摄过程可能就需要一年,然后宣传、上映院线拍片也可能需要半年,最后分成的时候真正到投资方手上还得需要半年或更久。所以普通人想要投资影视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比如做影院的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作为出品方、发行方还拥有在线票务系统的猫眼娱乐,全链条的中国电影等。

投资猫眼的第一个风险也是最大的风险就是来自娱乐内容的不确定性。影片制作和上映存在不确定性,上映后的票房收入更不确定。首先是电影制作,如果题材、剧情不能通过广电的审核就得删改,比如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就是被审核了两年才上映,很多电影更是因为各种原因上映不了,比如演艺人员突然暴雷,吴亦凡、范冰冰等事件。

上映后票房也是不确定的,质量好电影票房一定高吗?豆瓣电影应该来说是国内电影评分最具参考性的网站了,但是很多电影评分很高票房确实不佳,比如21年的《宇宙编辑部》、23年的《我爱你!》、《忠犬八公》、《毒蛇律师》等等票房都没有10亿,但是一些评分很低的烂片却可能票房极高,比如23年过10亿票房的电影中:《消失的她》豆瓣6.2分、《坚如磐石》豆瓣6.0分、《人生路不熟》豆瓣5.8分、《前任4:英年早婚》豆瓣5.6分,说不好听的,这些烂片都能拿到高票房,实在荒谬!

但事实就是如此,娱乐电影就是如此不是说质量高评价高票房就高,不然的话那些高分文艺片也不至于被导演称为只为拿奖的作品。很多时候大众都是为了图一开心或者就是跟风话题去看的电影,典型例子去年大火的《消失的她》。

小编也是阅片无数,朋友圈都是各种影评,看过的电影可能也是上千的,就拿今年春节档的三部票房最高的电影来说,《第二十条》小编认为是春节档最佳,无论从剧情上、笑点、表演上小编都认为要更胜一筹,但电影观感是很主观的,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喜好去观看电影,然后去打分。

尤其是在节假日上映期间,春节档大家主要是图一乐,因此上映的首选就是喜剧、热血,你看《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这些话题比较重的不就因为票房不行而选择退档,《第二十条》标签是剧情、喜剧,但真正看下来是喜剧吗?当然里面的笑点我觉得是三部里面最高级的也是最好笑的,记住那句话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图自:某编朋友圈

这就是为什么说电影投资需要的认知门槛是很高的,不仅仅是说热门明星+热门话题的电影就能火,投资这样的电影就能赚钱,讲道理有些时候电影火不火还是一门玄学,如果你们去了解一下《无间道》这部电影名字(换过)背后故事就知道了。

这就要说一下猫眼娱乐的优势了,猫眼平台记录着观众的喜好类型数据,可以根据大模型推出大致可能会火的电影类型,这也是猫眼预测票房数据能够做到比较准确的原因,然后猫眼作为出品方就能更好的选择投资哪部电影了,况且猫眼的资金比较多,多投几部这些类型的电影总有一两部会火的嘛!有点像成长股的投资,只要投资组合选中了一只10倍股,那即使组合中有一两只股票是亏损的又如何呢?整体收益依然是盈利的。

投资猫眼第二个风险就是行业竞争格局变动。猫眼收入最大的业务在线票务服务,目前抖音进入了电影票务市场,虽然没有改变现有市场格局,但抖音的流量不容小觑。就像我前面说的猫眼拥有微信和美团这两个优势极强的入口,同样的如果观众在抖音刷电影宣传短视频的时候直接就购买了电影票,养成了在抖音购置电影票的习惯,那猫眼的市场份额是要下降的。

猫眼另一个优势就是在线票务服务业务就不用承担电影无法上映或者是某部电影票房低下的风险,基于未来电影票单价以及电影观看频次的提升所带来的,在线票务服务业务靠着4%-6%总票房分成,起码是能够保持通货膨胀3%的增长速度。

第三个风险就是短视频的持续冲击。且不说短视频会瓜分走一部分视频流量,消耗观众在视频上的娱乐时间,短视频的流行让大众对于剧情的敏感度飞快提升,通俗来说就是大众什么样的剧情都见过了,那些电影中的笑点已不再“好笑”。可以类比春晚小品,不仅是观众觉得越来越没意思,就连小品演员也说:“创作越来越难了,观众什么好东西都看过了”。这也是沈腾拍的喜剧越来越“不好笑”的原因。

第四,猫眼流量入口较为集中也带来了三方渠道协议变动的风险。猫眼线上票务绝大部分流量入口都来自于腾讯美团,若两者提高入口费用,对票务利润或带来一定影响。

最后就是服务费用变动的风险。电影这块大蛋糕人人都想来分一分,部分电影制作企业对现有平台服务费用并不满意,不排除行业服务费用率存在变动的压力。

05.

2024年预期

2月22日,猫眼发布盈利预告,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介于47-48亿,增幅超100%,归母净利润介于8.8-9.3亿,增幅超700%,按推算,经调整净利润中枢值或处于9.5亿附近。公司盈利预估数据,优于我们此前经8.3亿经调整利润预期。以3月19日10.3港币收盘计算,经调整净利润对应2023PE约11.6倍。

业绩方面,结合23年盈利预告。展望2024年,预计2024年票房将在2023年的基础上继续恢复,中性预计票房能到600亿,悲观预期总票房保持不变。

中性预期公司2024年在线娱乐票务服务业务营业收入24.57亿,同比增长5.54%,主要来自电影票务及演出票务增长;

娱乐服务内容结合公司现有储备及上映情况,预计收入23.16亿元,同比+5%;广告服务及其他营业收入2亿,同比不变;

综合预计,公司全年营业收入49.73亿,同比增长5.05%,预计经调整净利润为10.03亿,同比+5%。

推荐阅读

从电影角度分析,谈谈猫眼娱乐投资

手把手教你LOF基金溢价“套利”

今天不讲公司,谈谈套利“薅羊毛”

如果觉得不错,请【点赞】+【关注】。本文首发于XX号

@今日话题 $猫眼娱乐(01896)$ $腾讯控股(00700)$ $中国电影(SH600977)$

全部讨论

03-22 14:07

团队文章,欢迎阅读!$猫眼娱乐(0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