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本土国产替代,一边积极出海,双轮驱动的中国轮胎业 (轮胎投资机会分析系列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25喜欢:64

$森麒麟(SZ002984)$

森麒麟4月18日公告,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加101.34%。

轮胎行业龙头在前两年都取得了高增长的基础上,2024年继续出了超100%的高增长一季度财报,表现出非常亮眼的业绩,证明了行业景气度。

而这些亮眼业绩的背后,国产轮胎有着不少深层次的逻辑驱动,比如得益于前些年大力建设的海外产能,产品力的持续提升和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崛起的带动,海外基建工程机械销量带动的非公路轮胎高景气度等。

这些逻辑反应了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的一些趋势,有望驱动国产轮胎龙头的高增长得以持续。从而给市场带来不错的投资机会。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国产轮胎远没有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整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的内卷程度,相比之下行业龙头的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强得多。

另一方面,国产轮胎的崛起之路还在路上,趋势已成,目标尚远。目前虽没有像“杭叉集团”“福耀玻璃”一样已在全球市场确立龙头地位,但这是否意味着,对投资者而言,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国产轮胎的历史和未来。

第一部分 认识轮胎行业

轮胎是汽车、机械中唯一与地接触的零部件,也是汽车中唯一显示品牌名称的零部件。

轮胎按照需求分为新车配套和旧车替换。

轮胎行业的下游主要面对两个市场,一个是配套市场,主要针对整车厂,轮胎企业通过直销或者经销的形式,向整车厂提供轮胎,商业模式为To B;一个是替换市场,轮胎企业仍通过直销或者经销的形式,向终端车主提供替换轮胎,商业模式上不管是直销还是经销,本质上为To C。

轮胎可按结构、市场及用途进行分类。

从功能分类来看,轮胎市场根据适配车型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按照结构不同,轮胎可分为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其中子午线轮胎包括半钢胎和全钢胎。子午线轮胎由于在结构、性能、耐磨及耐刺穿性能、行驶里程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较斜交胎有更加优秀表现,因此是目前主流的公路车轮胎结构,一国轮胎的子午化率也被认为是衡量其轮胎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半钢胎多用于小轿车、SUV、商务车等乘用车领域,而全钢胎多用于载重货车、长途客运车、工程机械车辆等。非公路胎简称OTR,主要包括农用胎、工程胎和航空胎等其他轮胎,主要用于大型农场、露天和地下采矿场、港口码头、建筑业或其他特殊领域等。

从产业链位置看,轮胎上有橡胶、炭黑等大宗化工品,下有汽车厂商等大客户,属于典型的中游产业。

轮胎行业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企业,轮胎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天然与合成橡胶、钢丝帘线、炭黑等,其中天然橡胶作为轮胎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占轮胎产品生产成本的30%-40%左右,而合成橡胶作为天然橡胶的替代原材料,其价格变动与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密切相关,两者合计约占轮胎生产成本的50%。此外,钢丝帘线、炭黑分别约占生产成本的16%、8%。

上述原材料均属大宗商品,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对轮胎企业声场经营会产生较大影响。轮胎企业为平抑上述情况,在采购端会与上游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在销售端会根据原材料价格调整轮胎出厂价格。因此,轮胎出厂价格的涨跌通常较原材料价格的涨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延迟时间在3个月左右。

轮胎企业的配套市场,本质上是车企用自己的品牌为轮胎企业做了一次背书,切入整车厂对轮胎企业来说,即意味着稳定的供货需求,又意味着其品牌价值的提升。同时,轮胎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又能够进一步刺激轮胎企业在替换市场的市场形象。因此,轮胎企业均以进入配套市场为荣,轮胎企业的发展过程一般也为先“配套”后“替换”。

第二部分 全球轮胎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汽车工业的上游行业,轮胎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持续发展,新车市场的发展与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为轮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从全球市场看,目前世界轮胎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高度发达的产业,并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2021年全球轮胎销售额达到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6%,2016年至2021年CAGR约为3.51%。根据米其林年报,2021年全球轮胎销量达到17.27亿条,同比增长8.00%。

世界轮胎行业高度集中,根据美国《轮胎商业》统计的2022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前五强企业分别为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大陆轮胎、住友橡胶工业,2021年合计销售额826.37亿美元,占全球轮胎销售额的46.56%。

轮胎行业存在两个较为重要的风险变量,一为双反政策,二为海运价格。

双反政策主要针对对美国进行出口的轮胎企业,美国为全球唯一的轮胎高价格水平国家,在美国销售的同规格轮胎的利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一旦美国对其某一地区实行双反政策,将会对该地区轮胎企业利润水平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在海运价格方面,2020年-2022年,海运价格波动较大,对出口型轮胎企业的利润水平产生了挤压。

第三部分 国产轮胎企业的崛起之路

一直以来,在轮胎市场上存在的“怪”现象:中国人爱用外国轮胎,外国人爱用中国轮胎。

前一种现象代表着历史,后一种现象代表着未来。

中国轮胎工业发展迅速,持续抢占行业份额,现阶段已经成为全球轮胎最大的消耗国,也是最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与此同时,我国轮胎企业的国际地位也在逐年上升,在2021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名中,中国大陆有34家企业上榜。

中国轮胎企业走出一条逆袭之路。

中国轮胎企业的飞速发展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至2018年,该阶段中国轮胎企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发展;第二个阶段为2018年至2021年中,该阶段美国针对中国轮胎企业实施双反政策,中国轮胎企业开始产生分化;第三阶段为2021年中至今,该阶段美国针对东南亚实施双反政策,中国轮胎企业分化加剧。

第一阶段,中国轮胎企业靠低成本生产优势快速扩大规模,首先占领了对于性价比要求最高的全钢胎市场,同时,也凭借着在性能与价格的优势,进一步占领了部分半钢胎市场。

在收入方面,我国主要轮胎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从2001年的27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4亿元,实现了十余年的连续正增长。随后的2013-2018年,虽然我国轮胎产量仍在继续正向增长,但受欧美对我国轮胎施加的双反的影响,收入已经开始出现下滑,2015年后基本在1,700亿元附近波动。

双反政策的实施,几乎堵住了中国所有轮胎去往美国的大门,欧盟也紧随其脚步。中国轮胎行业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困难。但同样,为了规避美国的双反政策,部分中国轮胎企业在此期间完成了海外工厂的筹建。

在利润方面,我国主要轮胎企业利润总额2001-2005年取得了连续五年的正向增长,此时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在2006年至2017年期间,行业利润总额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除了前面说到的双反影响外,还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第二阶段,我国轮胎行业朝着“由大到强”进发,该阶段收入虽然仍保持在1,700亿元左右的水平,但是利润方面有了明显的增长,利润总额从2018年的4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1亿元,轮胎行业开始抚平周期,开始迈向低增速高质量发展阶段。

该阶段中国轮胎企业能够抚平周期的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保持了相对稳定,二是中国企业海外工厂开始贡献业绩。

这一阶段已进入欧美对华双反后期,来自中国的轮胎已经基本淡出高价格水平的美国市场,泰国成为美国轮胎市场的第一大出口国。但前期已在海外建厂的中国轮胎企业,其海外工厂生产的轮胎仍能够进入美国市场,从而赚取较高收益,海外工厂红利凸显。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等几家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发展,行业内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第三阶段,行业分化加剧,造成行业分化加剧的原因系美国对东南亚发起双反。

2020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来自韩国、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21年5月,美国对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越南的双反终裁结果落地,泰国反倾销税率达17.08%-21.09%,越南没有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率大多在6.46%左右。

美国对东南亚轮胎发起的双反也将会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低双反税率、零双反税率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有望取代高税率地区的份额,企业海外工厂选址的差异成为拉开轮胎企业业绩的主要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为赛轮轮胎,其海外第一工厂在越南,只有6%左右的反补贴税,海外第二工厂在柬埔寨,零双反税率,赛轮轮胎也借此机会,市值超越玲珑成为行业龙头。

第四部分 中国轮胎崛起能否持续,最终成长成全球龙头?

一是从产品力的技术创新看

正是技术创新引领中国轮胎的突围,在海内外弯道超车。

赛轮轮胎液体黄金轮胎应用新型橡胶复合材料EVEC胶制成,应用这种新材料制成的液体黄金轮胎同时降低了轮胎的滚动阻力,提升了抗湿滑和耐磨性能,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业界多年的轮胎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难以兼顾的“魔鬼三角”问题。

森麒麟为打造航空轮胎领域民族品牌,历经逾七年持续研发投入,目前已掌握航空轮胎核心技术,具备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能力,包括实现航空轮胎智能化、产业化生产条件。

森麒麟目前成功开发出适配于波音737系列和中国商飞ARJ21等机型的多规格航空轮胎产品,已与中国商飞开展国产大飞机航空轮胎合作,并进入中俄商飞CR929潜在供应商名录、中国商飞C909及C919培育供应商名录,于2019年成为中国商飞ARJ21-700航空轮胎合格供应商。

森麒麟的石墨烯轮胎可以使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增加约 6%。

芬兰测试世界《Test World》针对17款不同品牌的夏季轮胎进行测试,从制动测试、湿地抓地力、水滑测试、驾驶性能以及噪音 和滚动阻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测试,德国马牌 ContiPremium Contact 5 系列获得9.1分夺魁,国产玲珑轮胎 Gree-Max HP 010 系列荣获8.3分,处于前列。

除了上市的龙头公司,还有很多国产轮胎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技术。

比如雷神轮胎的静音棉轮胎,支点轮胎的天鹅绒轮胎。

这些都是国产轮胎凭借科技的力量和底气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未来有望在技术上持续领先世界轮胎业。

二是从产品力的性价比看

中国轮胎崛起,有着其关键原因:“性价比”。这里的“性价比”并不意味着价格低、产品力差,而是意味着相同品质下的相对便宜。

中国轮胎企业的业务发展路径多为先“全钢”后“半钢”,即以商用车作为突破口进行商业布局,这条路径的底层逻辑就是中国轮胎的“性价比”。商用车对于司机来讲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那么作为消耗品的全钢胎就变成了一种生产成本,“性价比”就超越了品牌力成为了司机选择轮胎的关键因子,所以当商用车司机发现中国轮胎性价比更高时,全钢胎市场(包括国内与海外)就迅速被中国品牌全钢胎抢占。

“性价比”逻辑在“半钢”市场同样讲得通,但需要区别北美市场与国内市场。北美市场汽车基本实现了人口的全覆盖,对汽车以及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消费是完全成熟、充分认识的,因此北美市场的轮胎消费,“性价比”仍是首要考量因素。

国内市场的汽车消费经验明显弱于北美市场,作为汽车后服务市场的轮胎消费经验更是与北美市场不在同一个量级,所以私家车车主在选择替换轮胎时,第一选择往往是原厂轮胎,这也是国内轮胎企业下大力气切入整车厂的主要原因。

因此,从私家车替换市场的角度来看,“性价比”逻辑并未完全走通,中国轮胎企业正在通过用整车厂为自己背书的方式,逐渐获取消费者的信任。

此外,在中国轮胎企业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同时,网约车的出现成为了改变中国轮胎市场格局的重要变量,网约车虽然车型是乘用车,但用途却是商用,所以网约车的“半钢胎”走出了与“全钢胎”相同的逻辑,中国轮胎企业再一次在网约用车轮胎领域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国产轮胎近几年新建产能都是采用世界领先的制造设备和高品质的原材料,这些让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全球龙头都望其项背。

自动化的流水线,智能化的仓库,轮胎成型机VMI,裁断费舍尔,炼胶三菱重工,硫化神户制钢,还有检测设备、压延设备等。这些都是高端制造的基础。

对轮胎企业来说,原材料也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贝尔卡特钢丝,卡博特炭黑,杜邦尼龙,泰国橡胶都是国产轮胎采用的原材料。

对于海外龙头来说,这些都是无法消化的高成本,而中国制造企业竞争力其中也体现在降本增效的强大能力。

因为过去两年欧美日市场轮胎巨头们提价21.4%,导致欧盟委员会(EC)对欧洲轮胎市场展开反垄断调查,美国对普利司通、米其林、诺记轮胎、倍耐力和固特异等六家轮胎公司提起集体诉讼。

综上所述, “性价比”逻辑完全可以帮助中国轮胎企业讲好故事,“全钢胎”的逻辑在“半钢胎”上重演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整体上看,中国轮胎企业的业绩是存在向上空间的;至于谁会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胜出,一是看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管控的能力,二是看中国轮胎企业海外工厂选址的运气。

二是从新能源汽车主机品牌带动的趋势看

现在的全球轮胎龙头当初也是随着所配套的汽车整车品牌成长起来的。全球轮胎销售额排行榜上最多的是日本轮胎品牌,有普利司通、住友橡胶(邓禄普)、优科豪马和通伊欧等四大品牌;其次是韩国轮胎,有韩泰轮胎、锦湖轮胎和耐克森等三大品牌。这里一个主要外因是日本韩国都是之前世界上汽车销量最高的汽车品牌。

国产新能源汽车一边在国内市场不断挤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特别是日系和韩系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一边在海外市场持续攻城掠地,出口额高速增长。

2023年产销量屡创新高,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坚持开展科技创新,并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

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高达120.3万辆,同比激增77.6%,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注入了新动力。乘用车市场保持良好增长,为稳定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产销回归400万辆;汽车出口再创新高,2023年出口接近500万辆,有效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对轮胎性能的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也无形中也给了国产轮胎一个弯道超车的契机。

新能源汽车车身比燃油车重,轮胎不仅要有更大的承载力,还会直接影响轮胎的损耗和刹车距离。这对轮胎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的噪音,这要求轮胎有更好的静音性和舒适性。

新能源汽车加速性能更好,这要求轮胎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抓地性。

三是从国产轮胎近几年持续提升的市占率看

全球轮胎产能向亚洲地区转移趋势非常明显,国产轮胎全球市占率的提升有望持续。

轮胎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原材料、装备等供应充足,全球轮胎产能正向亚洲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

1998-2022年,全球前三大轮胎制造厂商份额从55%下降至40.91%,同期中国(含中国台湾)制造商全球市场份额从5.4%提高至17.85%。

结合上文论述的国产轮胎发展三个阶段,在全球的市占率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快速扩张阶段(1991-2013):国产轮胎依靠成本优势快速抢占全球市场,市占率从不到3%一路攀升至15.2%。

去产能阶段(2013-2016):贸易摩擦加剧,出口受阻,进入去产能阶段,市占率停滞不前。

海外建厂阶段(2017-至今):国产轮胎头部企业纷纷海外建厂规避贸易争端,海外产能释放继续抢占全球市场份额至18%左右。

第五部分 政策引导落后产能出清,国内外产能集中度提升

头部企业持续扩产能,中小企业破产加速。

受益于需求增长,2023年多家轮胎企业纷纷发布了扩产计划。据小邦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有40多家企业的50多个项目开工,40多家轮胎企业2023年扩建产能。

而在经济、环保政策所带来的多重压力下,不同的轮胎企业面对的情况天差地别,中国轮胎行业末位淘汰也在加速,大量中小轮胎企业排队破产,尾部企业加速出清。

2003年,污染环保限令不断加码,轮胎企业加速向绿色、智能制造升级(落后轮胎产能加速出清)。

中央及地方推出了一系列环保减排政策,轮胎制造产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一系列淘汰落后产能、产能置换、升级改造政策也纷纷出炉。

国家层面,“双碳”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国家发改委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扩大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范围。

针对轮胎行业,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优化轮胎铸造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包括支持高端,提升终端,淘汰低端,实现轮胎行业的集群化发展。

看看国外产能出清情况,两点原因:一是生产线老旧,很多服役几十年的老厂效率低下。作为对比,中国轮胎企业新建工厂设施生进、单厂规模较大,基本实现“黑灯工厂”智能化生产。二是成本高企,在低价亚洲轮胎的冲击之下亏损严重。

欧洲作为全球仅次于亚洲的轮胎生产基地,2022年-2023年国际巨头们至少关闭15家欧洲工厂,轮胎产能出清5000万条(俄罗斯2500万条,其他主要包括德国、英国等产能较高的国家)。

进入2024年,米其林继续关闭波兰工厂,并预告于2025年底彻底关停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和特里尔工厂;

固特异预告德国勃兰登堡州菲尔斯滕瓦尔德和富尔达工厂停产,预计两家工厂的关停时间分别为2024年和2025年。

原创来自:春秋研究院

(轮胎投资机会分析系列一END,顺祝长红!)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学习交流。

$赛轮轮胎(SH601058)$

精彩讨论

总甫榕树04-30 11:58

国产汽车崛起,最受益的大概率不是整车,配套的轮胎应该是其中之一
看看那些整车的利润,卖个几百亿,利润才那么丁点。就是钞票过一下手,留不到自己手里。
选行业生意模式太重要了。
地产与家电也是这样,地产火的时候,为住宅配套的家电涨得也不比地产差。现在地产都破产了,家电还在继续新高。
家电国内配套不行,又找了海外这条路继续嗨。
生意模式还是还是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赛轮轮胎(SH601058)$ $海尔智家(SH600690)$

全部讨论

正经分析的文章没人看,跳梁小丑哗众取宠的热度尤其的高

04-30 11:58

国产汽车崛起,最受益的大概率不是整车,配套的轮胎应该是其中之一
看看那些整车的利润,卖个几百亿,利润才那么丁点。就是钞票过一下手,留不到自己手里。
选行业生意模式太重要了。
地产与家电也是这样,地产火的时候,为住宅配套的家电涨得也不比地产差。现在地产都破产了,家电还在继续新高。
家电国内配套不行,又找了海外这条路继续嗨。
生意模式还是还是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赛轮轮胎(SH601058)$ $海尔智家(SH600690)$

04-23 11:07

请教一下,您觉得为何森麒麟的利润率比赛轮和玲珑都要高?

04-23 10:38

04-26 18:46

学习

好文,学习到了,感谢。

04-24 22:40

感谢

04-24 01:20

好文章

05-11 16:22

轮胎

原来是春秋研究院的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