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致癌!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提问:哪类人喝酒后致癌风险最大?

A:喝酒后,脸很快变红

B:喝酒后,脸越来越白

C:喝酒后,脸不变色,全身发热

D:喝酒后,不停上厕所

(下文可得到答案)


你有没有听过“有人说”?

有人说:少量喝酒对身体好?长期坚持喝葡萄酒能可以抗氧化/保持年轻/软化血管/加强心脏活性/减肥?

 

事实上,早在2012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披露红酒抗衰老论文造假的新闻,也揭示了一个关于研究经费的疑点:许多酒类工业与许多学术研究中心之间存在着经济关系。没有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支持以上推论,所以这些“论断”都只是酒商们的一厢情愿?


而真正获得科学界认可的结论是:

喝酒会致癌,在研究癌症的过程中发现所有酒类都是一类致癌物


【科普:关于致癌物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层发布过致癌物清单,并分了四大类。

一类(明确致癌):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

二类A(较大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 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二类B(较小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三类(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四类(基本不致癌):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注释:“肯定致癌”指的是确认含有引发癌症物质,而不是吃了就肯定得癌,肯定的只是致癌性,只是可能性风险性而已。



2018年,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指出:酒精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有直接关联。


图来自《柳叶刀》期刊


2016年,因饮酒直接导致全球280万死亡。饮酒是全球过早死亡和残疾的第七大主要风险因素。对于年龄在15到49岁之间的人来说,饮酒是全球风险可归因疾病的主要原因。


图来自《柳叶刀》期刊


结论是:癌症风险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安全酒精摄入量为0,无论摄入多少都会对人体有害。


图来自《柳叶刀》期刊



那“饮酒致癌”的原理是?


酒精本不是致癌物,真正致癌的是乙醛


原理: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由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乙醇和乙酸(醋)都相对安全,但中间的乙醛直接结合DNA诱发基因突变,所以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


一个人喝酒致癌的高低,在于你喝酒之后,进入你体内的乙醛含量的高低。


【科普:你听过“亚裔红脸”么?】

当身体中的乙醛无法快速代谢时,乙醛就会留在身体中,其主要表现就是导致血管扩张,表现出来就是“脸红”。东亚人种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于是还有了一个特别的名称“亚裔红脸病”。

研究发现,东亚人中有一半人口带有突变的乙醛脱氢酶,无法按常理将乙醛转化为乙酸,大量的乙醛就会留在体内。


所以“喝酒后,脸很快变红”的人致癌风险最大,上文答案为A



图为饮酒致癌的原理



那饮酒具体会诱发哪些癌症呢?


图来自荷兰Elsevier


荷兰Elsevier期刊曾推荐了一个癌症身体交互图,向大家普及致癌物和癌症的关系,也包含了酒精可能诱发的癌症。


除了我们熟知的喝酒伤肝,容易诱发肝癌外,还很容易提高患口咽癌、喉头癌、食道癌、大肠癌、小肠癌以及乳腺癌的风险。

 

所以,下次朋友们叫你去喝酒时,可能要认真考虑半小时……


最后建议:少喝总比多喝好,不喝总比少喝好

 

 

资料来源:

1. 20张癌症人体地图,告诉你致癌真相

网页链接

2.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网页链接(18)31310-2/fulltext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酒鬼酒(SZ00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