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宋城演艺踩过的十二颗雷:投资需警惕的风险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41回复:254喜欢:306

 $宋城演艺(SZ300144)$ 

自从11月11日发布《宋城演艺是一家值得长期跟踪的好公司》网页链接  后,截至11月27日收盘,宋城演艺的股价从17.5块上涨至19.9块,涨幅14%,超过同期沪深300创业板指数的涨幅。应该讲,我本人是这篇文章的最大受害者,因为最近宋城股价的不断上涨,导致我无法全力以赴建仓,只买了预计中一半的仓位,且平均价格达到18.7块,远高于自己计划的16块左右。真是吹票资友800伤己1000啊。

言归正传,尽管股价不断上涨,但我不断专研宋城演艺的决心并没有丝毫动摇。近期先后阅读了2010年以来的年报、数篇券商研报以及一些大V的专栏文章。在这里诚心推荐 @徐凤俊  先生关于宋城演艺的分析文章。在我看来,徐先生对宋城的研究深度远超一般券商研究员和雪球上的部分大V,其文章值得细读慢读反复品味。

与徐先生相比,我就是个打酱油的!好在我打酱油的热情特别高涨。今天我向大家呈现一下宋城演艺历史上及现在踩过的12颗雷。一方面以此说明宋城演艺的发展并非一直一帆风顺,风险与机遇并存,打消个别人的盲目乐观情绪;另一方面以此证明我并非宋城演艺的盲目吹票者,是冷静的研究者,打消个别人对我的偏见情绪。

第一颗雷:豪华游轮雷

严格来讲,这颗雷不是宋城演艺踩上的,是其母公司宋城集团踩得。但不管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踩得,都是黄巧灵董事长亲自踩的,所以非常有参考意义。这段案例来自于景鉴智库网页链接 

2000年宋城以6000万元拍得奥丽安娜号巨型豪华游轮(一艘上世纪50年代下水的退役名船),同时还承接了原游轮拥有者4000多万元的债务。黄巧灵没想到自己中了“圈套”——游轮原经营者1000多万元的隐形债务在收购之后浮出水面;游轮停泊在上海的装卸码头既不适合豪华游轮的停泊,也遇到了客观上的不允许。

2002年6月花了7000多万元的奥轮装修完工,成为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世界上惟一豪华邮轮主题乐园,并驶向了大连。然而,轩昂的皇家气势好象并不受北方百姓的喝彩。到了2004年6月,一场没有任何预报的11级台风吹沉了这艘42000吨的老船。最终这个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可能持续亏损的失败项目,以中保大连分公司1.15亿的理赔告终,也使黄巧灵当初的错误决策以一种意外的方式(好运)得以结束。

第二颗雷:跨海大桥雷

严格来讲,这颗雷同样不是宋城演艺踩上的,是其母公司宋城集团踩得。这段案例同样来自于景鉴智库网页链接 

2003年作为最大的民企股东(占股17.3%),宋城集团黄董事长参与投资了总额118亿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但在进入项目之后才发现,自己在项目中很少有发言权。比如原定的水泥柱变成了不锈钢,投入增加14亿;又如收费权,原定更长的年限被改成了35年;同时,杭州湾跨海大桥从原来的一座变成了后来的好几座,市场风险大大增加;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要投入五、六亿元,又不能融资又需要追加资金投入。黄巧灵看好海上观光平台,提出了建设个性酒店的计划,却只得到了一句“环保问题可能很难处理”的敷衍。权衡利弊,黄巧灵从这一项目中撤退。

第三颗雷:影视公司雷

2013年,搭乘着IPO上市后资金实力大增的东风,宋城演艺开启了多元化并购步伐,下单了IPO后的收购第一单,以1.23亿元收购影视剧公司大盛国际35%股权。

大盛国际成立于2009年,先后参与制作了《叶问2》《小时代》《人民名义》等知名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引起宋城演艺的高度兴趣。收购后,宋城演艺总裁曾表示:该收购是宋城演艺兼并收购第一单,强化了公司对于内容产业的叠加和吸收,为公司下一步丰满线下公园和演艺集群的内容、提升品牌影响力、迎合体验经济的需求以及最终对标迪斯尼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收购后的大盛国际并没有出品高票房电影,也没有与宋城演艺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更没有完成收购时承诺的业绩,2014、2015年仅分别实现1592.11万元、898.73万元净利,距离1.57亿元的盈利承诺完成度不足16%。

2016年12月,在收购满3年后,宋城演艺以1.6亿元价格将所持大盛国际全部股份出售。IPO后的第一单并购就以这种不光彩、不满意、还凑合的方式结束了。

第四颗雷:文化创意雷

2014年,宋城演艺宣布以210万元收购了杭州本末映画文化创意公司60%股权,实现对其控股。该公司以制作短视频内容为主要业务。宋城演艺接手了,先后推动其与虾米音乐、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开展了视频合作,但似乎合作效果并不是太好。

2016年,宋城演艺在年报中宣布完成了本末映画的回购退出,并实现了一定收益。

第五颗雷:视频直播雷

这就是著名的六房间。这颗雷的来龙去脉相信大多数宋城的股东比我更了解。

事情的起源是:2015年,宋城演艺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了宋城集团(62%)和刘岩等8名自然人股东(38%)持有的六间房100%股权,并定增配套资金6.5亿元。收购总价合计约26亿元,其中宋城集团的62%股权以16亿元现金支付,刘岩等自然人股东的38%股权以宋城演艺的股票支付。

事情的结局大家都清楚了,六间房的经营业绩不甚如意,2018年宋城演艺对六间房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战略充足,结果是宋城演艺收回了12.5亿的现金,变成了重组后新六间房的第一大股东,持股30%。六间房由宋城演艺的全资子公司变成了参股公司。

应该说,六间房收购案例是以失败告终。但此案例对宋城演艺的影响并未随着重组出表就结束,六间房至今对宋城演艺的报表仍有影响。

1.宋城演艺尚有近14亿的投资没有收回,这14亿投资反映在报表上是30%的新六间房股权投资。如果未来六间房经营业绩突出,则这14亿还可以爆赚,这种概率似乎不大;如果未来六间房经营凋零,则这14亿随时就会暴雷,这种概率似乎存在。但是,即便这14亿暴雷了,也仅是宋城演艺一年的净利润,似乎并不致命。

2.在收购六间房过程中,宋城演艺支付给宋城集团16亿现金,这是不是利益输送?按照当时公告的重组评估报告,最迟至2014年底,宋城集团并不持有任何六间房股票。但到了2015年3月份并购开始时,宋城集团持有了62%的六间房股份。按照一些说法,这属于宋城集团的过桥收购。什么是过桥收购?在这个过桥过程中,宋城集团真的没有占用一分钱的便宜吗?如果没有占用,那么就可以把六间房案例完全理解为战略判断失误;如果占用了上市公司便宜,那么这个性质就复杂了,甚至影响我们对宋城演艺投资价值的判断。

可惜的是,我至今仍未有清晰的答案。希望 @徐凤俊   @破晓的星光  两位老师可以给出准确答案。

第六颗雷:福州旅游雷

2015年,宋城演艺公告拟以1.3亿元收购福州新海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的福州三江口文化旅游城中的部分项目。宋城演艺曾经对此项目给予厚望,强调这是公司参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国家大政的战略举措,将在福州打造全国唯一的以“海上丝路”为主题的大型歌舞及休闲配套,再加上完工的浪浪浪水公园,形成独具特色的福州宋城旅游区。

该项目后来不知为何竟然成为福建xunshi的整改项目,后面貌似不了了之了。下面是从网络上找到的福建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内容:

三江口旅游综合体项目经过督促整改,宋城集团董事会已通过决议,由集团及其子公司收购该项目中的文化旅游板块、酒店配套板块,房地产板块实行承包经营模式,待交易全部完成报经市政府同意后,将“福州三江口文化旅游城”改名为“福州宋城旅游城”,宋城集团也制定了具体投资计划,以便完成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旅游地块总投资应不低于15亿元”的要求

但奇怪的是,百度地图福州市中搜索宋城文化旅游城,仍然可以搜的有关地址。Google地图也可以搜到,但显示是永久关闭。不知 @徐凤俊   @破晓的星光  两位老师是否了解福州项目的情况。感谢不吝赐教。

第七至第十颗雷:四个失败的千古情雷

2013年启动第一轮异地扩张以来,成功的千古情项目有丽江、三亚、九寨沟项目,失败的千古情项目有武夷山、泰安、石林、澳洲项目。其实九寨沟项目也不能完全算是成功,毕竟遇到了地震自然灾害导致项目长期停滞。

武夷山、泰安、石林、澳洲项目的失败,原因各异。但总的来讲是公司在小选址方面考虑不周全,导致游客引流失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千古情项目对旅游人流量的依赖性。

武夷山项目、石林项目似乎并没有启动,泰安项目是已经完成建设开始公演,但发现客流量完全不符合预期被迫关闭。

幸运的是,上述四个失败项目似乎并没有给宋城演艺造成多大的损失。

武夷山、泰安、石林项目应该是永久停滞了。澳洲项目公司宣称仍会适时启动。从个人感觉来看,我希望宋城在国际化项目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第11至第12颗雷:两款行业基金雷

2015年,宋城演艺公告成立了10亿元规模的现场娱乐基金和30亿元规模的互联网娱乐基金。2016年至2019年的年报中,宋城累计披露过两个基金投资的项目。比如,2016年,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现场娱乐基金完成了对嘻哈包袱铺、小旭音乐、望乘科技等行业龙头的投资以及对曜伟基金、创新工场等股权投资基金的出资;互联网娱乐基金参与了对暖暖游戏、布卡动漫的投资。

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两款基金成立的初衷是落实公司收购六间房后的互联网战略。目前六间房已经重组出表,公司的互联网战略已经宣告失败,这两款基金的日子如何,相信也不是太好。最起码我还没有听说过这两款基金有什么非常标杆性的项目出现。如果有人了解,欢迎告诉我。

查看2019年年报,这两款基金的规模都大幅下滑。现场娱乐基金规模从年初的4.4亿下滑至1.74亿;互联网基金从年初的3.3亿下滑至1.2亿。但年报利润表中似乎并没有披露权益工具余额减少带来的收益,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欢迎了解的朋友告诉我。

但总的看,目前这两款基金余额不到3亿,即便全部亏损也不会致命。

总结上述12颗雷,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一是黄巧灵董事长似乎并不擅长跨行业投资。无论是早期的游轮项目、杭州湾大桥项目,还是后期的福州三江口、六间房、行业基金项目,无不以失败告终。其实这几个失败项目并不完全是跨行业,因为其都是以旅游为核心,是旅游类延伸项目。因此,黄巧灵董事长在此类项目上的失败不能完全归结为盲目跨行业。个人感觉,更多地应该理解为黄董事长不擅长投资,对项目的投前调查并不充分,更多的是一种感性判断。也就是说,从这几个失败项目可以看出,黄董事长是艺术大于理性的管理人员。

二是黄董事长似乎总能从失败项目中全身而退。细数上述失败项目,似乎都没有给宋城演艺带来致命损失。即便是金额巨大的六间房项目,也已经收回了十几亿的现金,剩余的14亿现金哪怕全部打水漂,也只是宋城演艺一年的净利润损失,大不了白干一年,不会致命。经历了这么多失败项目,还能屡屡全身而退,黄董事长似乎有一种处理复杂难题的魔力。个人猜想,这种能力应该与其从军经历锻炼有关。

三是经历了数次跨行业失败的宋城演艺似乎更懂得专注的价值。我猜想,2013年丽江、三亚项目扩张的成功促使黄董事长似乎有点头晕了,以为扩张就是这么简单。所以,2015年之后连续搞出了六间房、两款行业基金、福州、武夷山、泰安等失败项目。这些失败项目算是给黄董事长的当头一棒,告诉他扩张并不是那么简单,尤其不能随意跨行业。从2018年以后,黄董事长的第二轮扩张明显谨慎、专注了,不再搞跨行业并购。希望宋城演艺今后可以继续专注下去,踏踏实实搞好自己 的演艺阵地。

四是似乎并不能排除黄董事长通过宋城集团薅上市公司羊毛的嫌疑。六间房、福州、两款行业基金,几乎每一个失败项目背后都发现了宋城集团的身影。黄董事长有没有通过宋城集团薅上市公司宋城演艺的羊毛,这个嫌疑目前不能排除。但另一方面,宋城演艺似乎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对市值管理特别关注,宋城演艺的管理层年薪都不高,仅有50万左右,收入来源主要是股票激励,从这方面讲,宋城演艺管理层的利益与小股东是一致的,可以帮助我们监督董事长有没有损害小股东利益。

总之,排查了宋城演艺黄董事长历史上踩过的12颗雷,让我们对宋城演艺未来发展有了更加谨慎、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杞人忧天,还是要专注研究,专注公司业绩本身。希望宋城演艺从2021年开始可以给出高增长的业绩结果。

下一阶段,我需要集中研究一下宋城演艺即将在2021-2022年开业的上海、珠海、西塘项目,详细计算一下到底2021-2023年宋城演艺的业绩增长能有多少,从而给出自己的估值。

 @今日话题    @自由之路s   

 @二马由之   

精彩讨论

黄健峰2020-11-29 12:10

1. 我认为踩这么多的雷说明黄巧灵有做大事的欲望。如果没有这个欲望,恐怕还在杭州偏安一隅。不会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2.踩了这么多雷却没有大碍,而且还活得挺滋润,说明宋城做事还是挺小心的,一次不伤身是运气,次次不伤身就是技术了。3.这篇文章后面的武夷山,泰山项目其实不算雷,那个是经营项目的成败,和前面几项的雷性质不同。一般我们说踩雷都是搞非主营业务的时候遇上大事才称之为雷。4.后续能否继续踩雷真不好说。因为宋城还有扩张的欲望。从以前的事情上看黄巧灵还是有做大宋城的欲望。从以前的经验来看,我感觉他躲雷的技术还是不错的

john一万九实盘2020-11-28 20:07

我是去年年底桂林开年会,去看了千古情演出开始了解宋城的,这种演出别具一格,但是每个公司都会走的不那么顺利,人都是走过来了就好了;公司也是这样的,优秀的公司是懂得及时调整,专注主业;

龙霓2020-11-28 19:53

证明董事长运气很好,跟着运气好的人走运气也不会太差

70后实习生-闹闹2020-11-29 21:25

大多数都不算雷吧,而且都挺过来了。如果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这样筛查一遍,相信没有几个没雷的。实业就是这样啊,哪有一帆风顺、毫无波澜的,何况是民营企业,做到这么大更是不易。
明年疫情大幅缓解,上海千古情开演,宋城恢复常态,股价翻个倍都是有可能的。

不忘初心_12020-11-29 16:29

$宋城演艺(SZ300144)$ 开头先提一句:文旅企业有谁一路顺风的做起来,并且市值比宋城还大的?文旅市场目前除了宋城还有哪家有稳固的盈利模式和成长性的?如果没有,就不要动不动”雷“啊”电“啊的称呼,这个行业的生意可能没你想的那么顺畅,宋城去年一年干出12个亿利润,你如果是老股东也不吃亏!
这个老哥的文章,很细致,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值得。但是标题和内容略显耸动。我不理解为何在建仓之后去细数宋城的十几“雷”,吓自己还是吓别人,如果不是吓没必要标题起成这样。前面几个雷,在2010年公司上市之前,只能是说是大股东的个人发家史。我只能看到一点,黄董事长想做大的!至于是否犯错,我也没见到哪个做文旅企业的不犯错一路成长起来,只能是老黄摸着石头过河,千古情不也是独一份嘛!至于2010年以后的事情,我可以给一张图作为参考。说白了,6间房也好还是其他投资也好,本质上就是老黄一直想切入互联网演艺,目的就是寻找让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大家如果了解过迪士尼的历史,就知道迪士尼一路起来就是一路收购了许多大的影视IP,文化项目借助网络媒体传播,说实话想法很好,但是宋城想吃这块肉,难度确实大了一些,等他的体量足够大或许才有机会。至于其他的几个景区投资,福州也好,泰山也好,这些项目怎么能称之为“雷”呢,如果一搞一个准,那还了得,这种文旅项目,用脚指头想就不是那么好搞的!那么踏着实体景区的节奏,2013年-2014年有一波异地扩张。2018年开始又有了新的一波异地扩张。这些就是为了企业的“成长”。一个杭州宋城吃一辈子也不是不可能,旅游市场你想成长,很容易吗?至于利益输送,谈多了也没意思,不说找不找的到证据,A股明摆着利益输送的也能数出来不少,六间房这事也早就用脚投过票了,只要不造假,凡事市场化就行。反而作者唯一心心念念的公司市值管理,是最应该忌讳的,顶着这么多所谓的“雷”做市值管理,心也真够大的!

全部讨论

1. 我认为踩这么多的雷说明黄巧灵有做大事的欲望。如果没有这个欲望,恐怕还在杭州偏安一隅。不会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2.踩了这么多雷却没有大碍,而且还活得挺滋润,说明宋城做事还是挺小心的,一次不伤身是运气,次次不伤身就是技术了。3.这篇文章后面的武夷山,泰山项目其实不算雷,那个是经营项目的成败,和前面几项的雷性质不同。一般我们说踩雷都是搞非主营业务的时候遇上大事才称之为雷。4.后续能否继续踩雷真不好说。因为宋城还有扩张的欲望。从以前的事情上看黄巧灵还是有做大宋城的欲望。从以前的经验来看,我感觉他躲雷的技术还是不错的

2020-11-28 20:07

我是去年年底桂林开年会,去看了千古情演出开始了解宋城的,这种演出别具一格,但是每个公司都会走的不那么顺利,人都是走过来了就好了;公司也是这样的,优秀的公司是懂得及时调整,专注主业;

2020-11-28 19:53

证明董事长运气很好,跟着运气好的人走运气也不会太差

2020-11-29 21:25

大多数都不算雷吧,而且都挺过来了。如果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这样筛查一遍,相信没有几个没雷的。实业就是这样啊,哪有一帆风顺、毫无波澜的,何况是民营企业,做到这么大更是不易。
明年疫情大幅缓解,上海千古情开演,宋城恢复常态,股价翻个倍都是有可能的。

2020-11-29 16:29

$宋城演艺(SZ300144)$ 开头先提一句:文旅企业有谁一路顺风的做起来,并且市值比宋城还大的?文旅市场目前除了宋城还有哪家有稳固的盈利模式和成长性的?如果没有,就不要动不动”雷“啊”电“啊的称呼,这个行业的生意可能没你想的那么顺畅,宋城去年一年干出12个亿利润,你如果是老股东也不吃亏!
这个老哥的文章,很细致,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值得。但是标题和内容略显耸动。我不理解为何在建仓之后去细数宋城的十几“雷”,吓自己还是吓别人,如果不是吓没必要标题起成这样。前面几个雷,在2010年公司上市之前,只能是说是大股东的个人发家史。我只能看到一点,黄董事长想做大的!至于是否犯错,我也没见到哪个做文旅企业的不犯错一路成长起来,只能是老黄摸着石头过河,千古情不也是独一份嘛!至于2010年以后的事情,我可以给一张图作为参考。说白了,6间房也好还是其他投资也好,本质上就是老黄一直想切入互联网演艺,目的就是寻找让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大家如果了解过迪士尼的历史,就知道迪士尼一路起来就是一路收购了许多大的影视IP,文化项目借助网络媒体传播,说实话想法很好,但是宋城想吃这块肉,难度确实大了一些,等他的体量足够大或许才有机会。至于其他的几个景区投资,福州也好,泰山也好,这些项目怎么能称之为“雷”呢,如果一搞一个准,那还了得,这种文旅项目,用脚指头想就不是那么好搞的!那么踏着实体景区的节奏,2013年-2014年有一波异地扩张。2018年开始又有了新的一波异地扩张。这些就是为了企业的“成长”。一个杭州宋城吃一辈子也不是不可能,旅游市场你想成长,很容易吗?至于利益输送,谈多了也没意思,不说找不找的到证据,A股明摆着利益输送的也能数出来不少,六间房这事也早就用脚投过票了,只要不造假,凡事市场化就行。反而作者唯一心心念念的公司市值管理,是最应该忌讳的,顶着这么多所谓的“雷”做市值管理,心也真够大的!

2020-11-29 09:18

宋城演艺踩雷的历史体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从基建和实体投入,逐步到网络和精神的扩展,但从宋城老板的情况看,只有自己主导和内行才能赚钱,而不是像阿里、腾讯那样靠打造平台来发展。聚焦主业才是宋城的能力圈。谢谢分享,希望有更多的深入探讨。

2020-11-29 22:26

九九八十一难呀!取得真经何等容易[跪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啊,失败是正常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2020-11-28 19:02

很好很客观希望能专注做好千古情

2020-11-29 13:37

应该这么看,能踩雷还能爬出来的公司不多。而且之前踩的雷都是经验,以后再踩概率不大。